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本研究对多氢酸的酸度特性、溶蚀性能、润湿性、静态腐蚀性以及多氢酸的分散和防垢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并对土酸、氟硼酸及多氢酸进行了酸化效果实验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多氢酸性能优越,可明显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氢卤酸酸性强弱的差别及其变化规律,从热力学角度来看,是由于氢卤酸离解过程中自由能变化有着质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与卤素离子的大小有关;从氢酸强度定量计算来看,则与键强度有关,而键强度又与卤素离子的大小戚戚相关。通过对上述二方面的分析,得出氢卤酸强度随卤素离子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H_mX 为氢酸的通式,有关其酸碱性的定性描述比较常见,但定量计算却不多.周志华从成酸元素原子的共价半径和价电子出发提出的经验公式,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蔡寿辉从成酸元素的负离子半径、离子所带负电荷及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出发提出的经验公式对第Ⅵ、Ⅶ主族的元素符合较好,但对第Ⅳ、Ⅴ族元素形成的氢酸又不适用.陈文建等进一步考虑了分子对称性对酸性的影响,提出的公式虽然符合大多数氢酸,但对氢氟酸来讲偏差却很大.笔者综合影响氢酸强度的各种因素,提出计算氢酸强度(pK_a)的经验公式,其计算  相似文献   

4.
着重从卤离子X~-的质子亲合能和卤素的电负性的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氢卤酸的强度变化规律,对HF是弱酸在浓溶液中又变为强酸的实验事实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同时,也从化学热力学角度扼要地介绍氢卤酸的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前言 虽然迭氮化铅(以下简称迭化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起爆药,但是它有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并放出腐蚀性强的氢迭氮酸(以下简称迭氮酸或氮氢酸)的缺点。迭氮酸能够与各种金属作用,生成的产物有时具有炸炸力大和感度高的特征。如果对这类产物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因此研究氮化铅的分解,迭氮酸对金属的腐蚀,对腐蚀产物的分析鉴定等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拟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基于Born-Haber热力学循环理论,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的超重元素Uus及其同族元素Cl,Br,I和At的离化势和亲和势及已有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实验值,拟合得到了Uus的元素电势图.结果表明:在酸溶液中Uus的0价态能够稳定存在,而1,1+和5+价态不能稳定存在;在同族元素中,随原子序数Z的增大,0价态和1+态的稳定性逐渐增加,1价态的稳定性逐渐降低;而5+价态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变化并不是单调的.对于这种稳定性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我们从价电子能级的相对位置以及电子电离或亲和的过程作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主族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或酸酐的氧化与中心离子的有效核电葆平方米径比有关。本文引入屏蔽常数校正系数A〉用有效核电荷数Z*=Z-A计算出Z^2/r,作Z^2/r-Z图,呈现的同周期直线上升,同族中锯齿形变化,总趋势上升规律与EΦ-Z图中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相似性。使对主族元素最高氧化态含氧酸或酸酐氧化性规律的解释具有半定量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电负性是原子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质,应用电负性值可以判断化学键的极性,计算键的离子性。异核双原子分子的键能。本文用电负性数值解释过渡元素氧化态变化规律.利用成酸元素R及其氧的电负性计算含氧酸根离子的电负性及其组成原子上的局部电荷,根据局部电荷值判断含氧酸强度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揭示影响含氧酸强度的实质。此外用成酸元素最高氧化态的电负性讨论了VO_4~(3-).CrO_4~(2-).MnO_4~-的电荷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P区元素同族内某些性质的起伏变化称之为第二周期性。本文总结了呈现第二周期性的各种性质。并从屏蔽效应出发得出了各周期元素原子价电子层的松紧规则,以此去解释第二周期性,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李年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141-5151,5220
我国一大批复杂难动用砂岩储层酸化改造面临重大技术挑战。针对高温深井砂岩储层研制出具有良好的缓速、缓蚀、抑制二次沉淀性能的新型多氢酸体系;针对我国海上高孔、高渗、多层系、非均质性强砂岩储层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并研制出了分流效果好、对地层无伤害的高效化学分流剂;针对致密~超致密、异常高压储层实施水力压裂存在压开困难,对地层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提出前置酸压裂技术,改善压裂效果;针对复杂岩性底水砂岩储层,大胆提出采用一种新的平衡闭合酸压技术,对传统酸化增产理论中砂岩油藏不适合酸压的观念提出了挑战;针对复杂流体(凝析气藏)砂岩储层提出"酸+醇+醚"组合酸液技术,有效防止水锁、促进酸液返排。各项关键技术在我国陆地和海上油田得到成功应用,以我国各代表性油田的复杂砂岩储层特征及酸化改造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为切入点,提出各项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成功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影响酸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分别讨论了元素的电负性、原子的大小、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分子中的诱导效应、阴离子的共振稳定化作用和溶剂化作用等因素对酸强度的影响情况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贵金属与锡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iedema理论计算了Cu-Sn,Ag-Sn,Au-Sn三个二元系统的整个成分范围的固态形成焓和液态合金混合焓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并将计算结果同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同时讨论了原子尺寸因素、电负性、电子轨道能量等对合金形成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该文在计算取代乙烯分子部位电负性的基础上,计算了一些常见的取代丙烯类C1、C2、C3的电负性标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Sanderson电负性均衡原理,并对根据该原理计算基团电负性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电子能谱和Si核磁共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分子筛钠型和钾型的化学组成.结果发现,分子筛的表面Al/(Si Al)比和骨架Al/(Si Al)比与其体相Al/(Si Al)比具有一致性,其电子结构与其组成及阳离子有关.分子筛表面晶格氧碱强度与其铝含量成正比,与阳离子的电负性成反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电子能谱和Si核磁共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分子筛钠型和钾型的化学组成.结果发现,分子筛的表面Al/(Si+Al)比和骨架Al/(Si+Al)比与其体相Al/(Si+Al)比具有一致性,其电子结构与其组成及阳离子有关.分子筛表面晶格氧碱强度与其铝含量成正比,与阳离子的电负性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从新的角度以喻典、陈志达、王繁等人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元素电负性和硬度为参数,首次提出并计算了YBCO、YBSCO、BISCCO、TIBCCO和TIRESCCO等当代极其重要的超导体系高温氧化物的阴阳离子电负性之差和硬度之差,进一步研究发现这5类超导体系的高温氧化物的电负性之差和硬度之差与其对应的临界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这无疑对寻找和制备新的超导材料和探索超导机理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密度泛函理论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理论框架下 ,发展了直接用于计算原子及键电荷分布的原子 键电负性均衡方法的σπ模型 ,本文应用此模型计算了氨基酸和一些较大多肽分子的电荷分布 .  相似文献   

20.
密度泛函理论的电负性与氧化物超导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氧化物与元素电负性之间的关系。用电负性均衡值Xcq作为稀土氧化物超导电性新的判据依据,并用均方根公式确定稀土氧化物中元素电负性的均衡值Xcq集中在4.537~6.571,而电负性的均衡值在此范围之外的稀土氧化物都不具有超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