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科技顾问、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气象学家开尔文·德罗格梅尔(Kelvin Droegemeier)希望在不增加甚至削减联邦资助的情况下开启美国科学一个新的黄金时代。2019年1月11日,开尔文·德罗格梅尔正式入职OSTP主任,结束了科学顾问位置空缺长达2年的历史,这个时长打破了历史纪录。这位60岁的气象学教授因休假直到近日才接受《科学》杂志的独家专访,并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相似文献   

2.
正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最具有科技创新力的国家。支撑了美国当今实力的许多基本政策原则可以追溯到75年前,即首位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工程师范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在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前两周所发布的一份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这份文件将成为战后科学的蓝图。"无尽的前沿"促使科学家们成功地倡导了联邦科学基金的建立,以及科学政策与政治的分离。他们认为,如果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3月9日,在《消除对涉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负责任的科学研究的障碍》的行政命令,以及总统关于"科学诚信"的备忘录发布之前,奥巴马总统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会见了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约翰·霍尔德伦博士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科学顾问。2016年4月13日,奥巴马来到白宫科学博览会上,参观中小学生的科学成果展出,奥巴马观看了九岁的雅各布用3D打印机打出的玩具和建筑微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7月11日,《科学》杂志报道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的进展。特朗普上台后大幅度缩减了办公室的规模,目前办公室还没有负责人。7月12日,《科学》杂志就白宫科技政策议题对话奥巴马高级科学顾问、物理学家约翰·霍尔德伦。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目前回到哈佛大学,任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及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环境政策教授。他对科技政策办公室的现状以及特朗普执政下的科技政策表示担忧。霍尔德伦与《科  相似文献   

5.
在耽搁两个多月和不断遭到科学界的口头抗议之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终于在上星期(1989年4月)宣布他选定耶鲁大学教授阿伦·布朗利(D.AllanBromley)担任总统科学顾问之职。布朗利的任命使得让物理学家担任总统顾问和科学技术政策局局长的传统得以延续。布朗利下星期将满63岁,他是耶鲁大学的赖特(A,W.Wright)原子核  相似文献   

6.
正在其两届任期内,奥巴马总统一直是美国科学事业的坚强后盾,他的科学顾问强调。据总统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介绍,奥巴马政府在科学、技术和科学教育领域推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计划。但是,霍尔德伦在回顾其七年的工作时也承认,仍然有许多工作尚未开展,例如如何吸引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加入到  相似文献   

7.
外联部门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4,(10):49-49
<正>政府部门科学顾问不可能成为危机话题的专家,但他们在将相关的专家召集起来,并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方面至关重要。如果所有的政治生涯都以失败告终,那么那些政治家们采纳的科学谏言又能说明什么?在政策制定中挖掘学术智慧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惊动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他任命詹姆斯·基里安成为美国第一位科学顾问。60年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基里安的后继者近期聚首新西兰。想必,他们会将自己的手机开机。  相似文献   

8.
美国未来的科技政策走向如何?即将入主白宫的美国第43届当选总统乔治·布什在接受《科学》杂志访问时对此作了描述── 很少有人将科学事业同总统竞选牵扯起来,可政治家们却日益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维系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当时作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布什回答《科学》杂志记者的提问。 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哪三个因素是 您所优先考虑的? 布什:如这次竞选成功,我将制定一系列政策以确保我们的生产力能够及时把握高技术经济发展机会。将致力于对那些运转失灵、趋于僵化的学校进行改革,具体地说是要靠提…  相似文献   

9.
正当选总统乔·拜登(Joe Biden)选择了一位政策研究专家担任其科学顾问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而这位被任命的专家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现年63岁的埃里克·兰德(Eric Lander)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博德研究所的所长和创办人。  相似文献   

10.
正开尔文·德罗格梅尔被提名,美国科技界一片叫好!经过漫长的等待,白宫科学顾问一职到底花落谁家,终于揭晓。2 0 1 8年7月3 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打算提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前任副主席、气象学家开尔文·德罗格梅尔(Kelvin Droegemeier),掌管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而OSTP的主管,依照传统,也享有总统科学顾问的头衔。这一举动的背后是一个长达560天的筛选之旅,创下了  相似文献   

11.
I=PAT:财富是祸害? 1970年,当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美国的环保人士却深深感到了内疚:美国的先进技术显而易见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影响在一个著名的公式中凸显出来,它是由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和物理学家约翰·P·霍尔德伦(John P.Holdten,现为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正约翰·霍尔德伦(John Holdren)是媒体聚光灯下的常客,在他漫长的科学生涯中,这位物理学家致力于解决诸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备受争议的问题。在过去将近8年时间里,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的形象变得更为高大,因为他担任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科技顾问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随着奥巴马预定于2017年1月结束总统任期、离开白宫,霍尔德伦这位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能源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军人物、物理学家约翰&#183;霍尔德伦(John P.Holdren)被美国当选总统巴拉克&#183;奥巴马(Barack Obama)提名为他的科学顾问.担任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这一提名,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希望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将比布什政府有更加积极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里根在今年初发表国情咨文时,白宫新闻办公室同时对外界宣传了里根总统为了增强美国的竞争能力而制订的具体计划。其中第二部分是“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它对增强美国的竞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里根总统发展科学技术的计划旨在使美国不断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并使之相应变成新产品和新工艺。联邦政府的有关政策必须为以下三项总的目标服务: 1.在先进技术领域中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即二次大战末期的1945年,时任美国科学发展局主任的V·布什,向美国总统提交了一份《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科学报告。该报告回应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有关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四大问题,扭转了美国科学发展“重应忍、轻基础”的历史取向,它是战后美国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拐点,具有重大历史地位和深远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好莱坞从来就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输出窗口,这座文化工厂生产的每一卷拷贝都渗透着所谓美国精神,而这一特征在科幻影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美国经济受挫时代的《超人》,到为克林顿总统树碑立传的《独立日》,以及1996年最新出品的《火星人入侵》(《MarsAttacks》;导演蒂姆·伯顿)。 《火星人入侵》这部影片一开始,火星飞碟便已大规模地兵临地球上空。总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信心十足地告诉电视机前的人民:我们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随后他否定了军方中鹰派对火星人来意的恶意猜测,派一位鸽派将军与火星大使接洽。  相似文献   

17.
鲍林生于1901年,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唯一一名人人皆知的美国化学家。美国对鲍林和另外一些科学家褒贬不一,因为他经常与美国极右翼分子作对。 他多年得不到联邦政府的科学研究补助。尼克松总统根据白宫科学顾问的意见,两次拒绝授予他全国科学奖章,只是到了1975年,福特总统才最终给予了他这一荣誉。但是,他在分子和晶体结构、在将两  相似文献   

18.
王巍 《世界科学》2009,(2):45-45
哈佛大学能源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军人物、物理学家约翰·霍尔德伦(John P.Holdren)被美国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提名为他的科学顾问.担任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这一提名,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希望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将比布什政府有更加积极的作为。  相似文献   

19.
恢复气候研究 2021年注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美国总统当选人乔·拜登(Joe Biden)已经明确表示:他将采取行动,恢复国家在气候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包括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以应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执意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20年大选之后第二天(11月4日)...  相似文献   

20.
正卡米尔·帕梅森(Camille Parmesan)表示:"数年前我们曾怀疑的东西现在已经非常明确。政策需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卡米尔·帕梅森是德克萨斯大学和普利茅斯大学的生物学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气候变化科学家。她告诉公众各大洲的蝴蝶及其他物种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削减科学研究基金并宣布美国退出2015年巴黎协议之后,有18位美国科学家接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前往法国,她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