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印度软件业崛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晴 《安徽科技》2006,(5):55-56
印度仅仅经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就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软件大国,占领了全球软件市场20%的份额.世界银行的调查评估显示,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印度目前有软件公司近3000家,从业人员多达41万,前10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预计到2008年,印度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产值将达到7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印度高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在核能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印度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国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间技术发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间大国;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年来其软件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在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于世界信息技术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3.
赵萌 《世界知识》2023,(9):56-57
<正>联合国人口基金会4月19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到今年年中,印度人口将达14.286亿,从而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长始于20世纪下半叶,每年增长近2%。2011年,印度人口达12.1亿。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印度人口数量未来还将继续增加,2050年或达16.7亿,2064年达到峰值。此外,印度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统计数据显示,印度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8岁,超过40%的印度人在25岁以下。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土面积328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排第七;人口10亿,在世界上排第二。印度分四大部分:北部高山带、中部印度——恒河平原和沙漠区,南部半岛区。印度河流包括喜马拉雅山水系、德干水系、滨海水系和内陆水系。花絮姹紫嫣红——大自然的神奇在于她的造化,同一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韩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起点基本相同。与我国相比,韩国在1960年时人均GDP与我国当时的水平基本相当,但到了2003年,人均GDP达到12628美元,比我国高出10倍之多;据IMD的评估结果,2003年韩国国家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第15位,而我国位居世界第29位。上世纪70年代前,韩国科技落后于我国,但到了2003年,韩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0位,已远远超越我国。韩国2001年全国的发明  相似文献   

6.
《奇闻怪事》2013,(9):54-55
2012年7月30日、7月31日连续两天全国性大面积停电,使印度3.7亿人处于黑暗之中,相当于人类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停电事故并非印度独有,说这次大停电令印度蒙羞,不仅是因为停电让人们看到印度基础设施的薄弱,对印度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产生怀疑,挫伤了印度的大国自信;更重要的是电力恢复供应后,该国负责人在列举停电原因时,  相似文献   

7.
寅晨 《华东科技》2010,(10):66-67
<正>以农业为本的印度一向以农业大国自居,该国制造业总值将首次超越农业,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感谢印度"喜怒无常"的季风气候。对于印度西部"沙漠之邦"拉贾斯坦邦的维贾普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执政后不久就提出了"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提出要在2022年前使印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5%,可计划推进一直没有太大起色。6月15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一带爆发激烈肢体冲突后,印国内抵制中国货和中国投  相似文献   

9.
拉·甘地担任印度总理半年多来,在力求稳住国内局势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他同参加英·甘地葬礼的各国代表广泛接触;派遣特使到邻国和中东去活动;倡议召开和主持多种国际会议;亲自出访苏联、美国、法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在外交上显得异常活跃。印度报纸评论说:“在国际舞台上,印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作为亚洲大国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如果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GDP高达4.457万亿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不过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2011年的GDP为1.676万亿美元,排行第11位。从直销从业人口与业绩来看,显然大部分直销公司在印度都没有找到爆发点。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的行业现状,更利于有勇气、愿拓展的企业和直销商加入  相似文献   

11.
吴坚 《今日科技》2002,(4):16-18
近几年来,印度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引入注目。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和印度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信息产业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本文试图将杭州天堂硅谷与班加罗尔印度硅谷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表两国基本数据比较国外直接投资(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货物-服务生活费低于1美元/天占人口总数的%成人文盲率-男性(%)-女性(%)人均寿命,年GDP总量(亿美元)中国3883.32.118.5925709912印度220.71.244.2325663374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1999年)中印两国基本情况按照印度官方的说法,印度已通过“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2.
仔细揣摩安利和玫琳凯近来在印度市场的动向,你可能会感受到,印度直销人正在经历中国直销1998年"一刀切"之前的纠结——爱恨交织. 2013年6月,安利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预计总投资约400千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9亿元)的新工厂开工.9月,安利又专为印度市场开发了男士美白霜.安利对外表示,期望印度市场2020年净销售额能达到5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9亿元).从安利在印度的投入和对其长远的期望,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市场巨大的潜力.安利的做法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到那一天也许印度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在直销市场,人口就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唐宁 《世界知识》2008,(24):38-38
早在印度独立前,尼赫鲁就预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句话,是印度大国战略的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地缘因素对大国崛起起过重要的作用。地缘优势有利于大国的崛起,而地缘缺陷则制约着大国的崛起,导致其难以崛起或崛起失败。印度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然而印度所处的地缘环境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制约印度崛起的重要因素。印度只有对自身的地缘缺陷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才能顺利实现崛起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而这条"海丝"必经的两个周边大国印尼和印度也都有着各自的"海上宏图":印尼新总统佐科在就职演说中誓言要将印尼打造成海洋强国,而印度也早就有其印度洋发展规划。而且,颇具意味的是,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海丝"的需求和态度相去甚远。如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怀揣着不同"版本"的"海上宏图"的三个大国间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其间潜在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6.
截至今年2月,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100万,成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第二多的国家。与此同时,印度也成为最大的新冠疫苗对外输出国之一。印度积极向外输出疫苗,既有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意图,也试图向世界彰显“印度制造”的实力。疫苗生产与出口大国印度原本就是疫苗大国。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6日是印度第69个"共和国日",与往年只邀请一位外国元首作为阅兵仪式主宾相比,今年莫迪来了个"大手笔":邀请了东盟十国领导人作为主宾,借"共和国日"之机,举办印度—东盟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莫迪政府的强势"东向行动"姿态引发关注。一方面,这些行为体现了印度对自己在东盟地区利益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印度大国情怀所面临的困境。峰会宣言关注三个领域2014年,"东向"政策被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印]《今日印度》2015年11月2日在带领印度追逐全球大国梦的路上,莫迪总理总是喜欢以势夺目。10月26日~29日,第三届印度非洲论坛峰会在新德里举行,赴会的非洲国家代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有超过40个非洲国家的首脑参会,其中包括埃及总统塞西这样具有争议的人物。在与非洲的接触和交往中,印度的意愿和能力会逐渐增强,最终也将成为与美、中、日、欧等比肩的大国。毫无疑问,与非洲的关系是印度要做的下一件大事。印度与非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月,印度科学大会,印度总理辛格承诺增加下个五年计划(2012—2017)的科研经费,由2011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80亿美元。印度政府以发展高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经过近60年的努力已经显示成效,印度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中的科技大国,如今印度如此大幅增加科研投入,展示了印度崛起成为世界科研强国的雄心,但是在累积优势和诸多制约因素的角力之下,印度科研崛起的前景如何,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3日~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再次访问印度,与莫迪总理举行他们之间的第十次会晤。这是中国与印度在洞朗地区的对峙结束后,印度迎来的第一位大国领导人。近年,印日互动频繁,双方发展成为特殊的全球战略伙伴。2017年4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日印核能协定》批准案,该条约于7月20日正式生效,由此解除了两国合作的一块绊脚石。5月,印日声称要合作打造从亚太到非洲的"自由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