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年之际,《自然》杂志"职业生涯"版面助理编辑莫妮亚·贝克(Monya Baker)采访了12位知名度颇高的40岁以下的年轻科学家,询问他们的新年计划以及他们对科学未来的希望。找到科学前沿奥斯卡·费尔南德斯-卡佩蒂略(Oscar Fernández-Capetillo),40岁,想找到是什么导致了一种与癌症和衰老有关的DNA损伤类型。他是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一个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去年从一场严重的摩托车事故中死里逃生。他还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以九寨沟、黄龙为代表的岷山式喀斯特和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有什么异同?让我们跟随地质学家范晓老师,在欣赏喀斯特自然奇观的同时去探索其中的自然奥秘吧!岷山式喀斯特广布于桂、黔、滇、川、湘和鄂诸省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等)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带之一,它的一些典型景观地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贝加尔湖名称的来源,有3种不同的解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情景写真地图版》的解释是"富饶的湖泊";《彩图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则这样记叙:当地的布里亚特人称之为"贝加尔一达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胜录》的文字描述却是:"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 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相似文献   

4.
正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深夜美食剧,而《孤独的美食家》无疑是其中最温暖人心的一种。这部根据人气漫画《孤独的美食家》改编的电视剧,曾让无数观众味蕾萌动。片中伴随每集不同故事而登场的美食,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剧中除了主人公五郎外没有一个出来抢戏的角色,除了那句"明天要去浅草了,吃点什么好呢"之外,没有一句像样的台词。它所关注的只有食物本身,而且这些让你在剧中看到馋得不行的食物,全部可以在东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3月,世界自然摄影奖组委会公布了2020年度最佳作品获奖名单。出自加拿大摄影师托马斯·维杰扬手笔的《世界正颠倒》拍下了猩猩爬下树的画面,精妙绝伦,帮助他斩获年度最佳摄影奖。大赛方总共设置了13个竞赛组,以下遴选其中部分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来自自然世界的奇妙镜头吧。  相似文献   

6.
<正>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29岁,参与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45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就是潘建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的量子之父"。  相似文献   

7.
<正>小时候看电影《红灯记》,一个情节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李玉和把密电码放在圆桶形的饭盒里,表情严肃地告诉女儿铁梅,一定要誓死保护好。那时我就十分好奇,密电码是什么东西,一定要让"好人"李玉和赴死。像这样的电影情节,在《永不消失的电波》等影片里也多次出现,总让人觉得  相似文献   

8.
<正>来自细菌体的毒素是这套编辑体系的王牌。CRISPR–Cas9基因编辑对生命科学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不过还在蓬勃发展中的它依然有不少难点尚未攻克,"线粒体DNA(mtDNA)编辑"就是其中一个重大难点。很多科研人员试图打破此局面。最近有捷报传来:有人跳出了CRISPR–Cas9的传统框架,借助一种独特的细菌酶实现线粒体中DNA的编辑,2020年7月8日研究成果刊载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爱心与厚望     
我是在80年代中的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世界科学》杂志的,从此,我对它可谓“爱不释手”,订阅《世界科学》已12年,这期间,读《世界科学》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月初,我如果看不到新一期的《世界科学》,好像失去什么重要之物那样不自在。记得去年4月份的《胜界科学》被邮递员遗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试着《世界科学》编辑部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希望能卖我一本。我很快地就收到了我所要的刊物,并附有编辑同志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感谢我对《世界科学》的厚爱和支持,免费赠送我这本《世界科学》。通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10.
<正>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的《黑客帝国》(《Matrix》母体)当年风靡全球。它以炫酷的特效、新颖的创意和深邃的剧情,给影迷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影片《黑客帝国》(《Matrix》母体)讲述了一个虚拟却不乏严肃,又充满哲理性的科幻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尼奥是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他偶然间发现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由名为"母体"  相似文献   

11.
<正>从遥远的火星表面直至距离我们更近的人类大脑(神秘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火星),今年《科学》杂志编辑挑选出的读物将邀请读者投入到科学之中。初试身手酿酿酒,在一名考古学家的指导下重现远古的美酒;趁着CRISPR技术大热的契机,看看圈内人如何概述基因编辑;带着你的营火故事到另一层面,这儿有一辑来自核子历史的怪异故事或者戏剧性地复述地球的真实天灾;1793年,是什么昆虫让美国联邦政府陷入混乱?宗教是如何指引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特约编辑的功劳《世界科学》的正式编辑人员只有3人,能按时完成编辑出版任务,虽然有自己的尽心尽职尽责,但与特约编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确切地说,他们为《世界科学》立下汗马功劳。我出差外地,与同行们谈起编辑工作,他们不相信《世界科学》只有3位编辑人员。我告...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知识就是力量》2015,(2):96-97
特别"剧透"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知识就是力量》2015年第3期的"特别策划"将以"水资源"为主题,和大家聊聊关于水的那些事儿。你知道水和水资源有什么区别吗?目前水资源面临着哪些危机?南水北调究竟是怎么回事?水能够成为新型能源吗?可燃冰是什么东西?这些问题专家将一一为你解答,不要错过下期杂志哦!够成么  相似文献   

14.
<正>《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榜单集中了2023年的科学里程碑以及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十位人物和他们的同事一起做出了了不起的发现并提醒公众关注至关紧要的问题。《自然》十大人物不是一个奖项或排名。这十位人物由《自然》的编辑选出,他们的故事代表了2023年发生的重要科学事件。2023年还有一位非人类上榜——ChatGPT。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了科普出版社出版的《潜海世界》、《走近科学》等中国科普图书。以"为了年轻的读者——来自中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现实?你如何知道,自己是生活在虚拟空间还是现实世界?著名的图灵测试,会用些技巧让你知道和你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但是机器足够智能之后你也许无法区分对方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虚拟现实也一样,当大脑足够深度地进入虚拟之中,你如何能感知到自己置身虚拟还是现实之中?在《阿凡达》《盗梦空间》  相似文献   

17.
其实只要岗位安排得合适,世界上就没有残疾可言。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篡了《资政要览》一书,《资政要览》中"知人"一节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顺治皇帝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有可用之才。背驼的人可以让他去敲钟;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4,(9):51
什么是自然遗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⑴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⑵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  相似文献   

19.
<正>BigPicture自然世界摄影大赛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主办的摄影赛事·这项年轻的赛事创办于2014年,旨在展示自然生物的多样性,通过摄影激发人类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该赛事的名望逐年提升。近日,BigPicture自然世界摄影大赛公布了2017年度的获奖结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奇点大学(SU)试图通过给学生灌输未来派理念,以培养领导世界的人才。本文作者、《自然》杂志编辑尼古拉·琼斯(Nicola Jones)认为。SU模式是一个融合了远大目标、杰出人才、最新科技和创新思想层出不穷的重磅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