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袭击和英国脱欧的连续冲击下,许多欧盟成员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安全感缺失、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减弱。2017年是欧洲大选年,荷兰、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欧盟老成员国相继举行了大选,反欧盟、反移民的极右翼政党力量明显上升,甚至进入主流政坛。在此背景下,欧盟新成员国捷克于10月20日?21日举行了1993年独立后第七次议会众议院选举。自2014年1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石。而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它又是为政党制度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就有与之相匹配的选举制度。所以在德国"比例代表制"背后应该是德国政党特有的存在状态及其形成的政治根源,一面是德国典型的多党性,另一面是德国特有的稳定性。本文重在关注德国"比例代表制",深究这一制度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右翼民粹政党在德国政党体制里一直只是一种边缘现象,这在一些观察家看来,也是德国默克尔政府一度能够对难民持欢迎姿态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德国选择党的组建和崛起,尤其是3月13日德国巴符州、莱法州和萨安州等三个州议会选举中德国选择党的壮大,德国主流政党不得不正视右翼民粹力量,并寻求应对之策。德国选择党成为选举中的大赢家在3月13日这个"超级星期日",德国举行了巴符州、莱法州和萨安州  相似文献   

4.
黄萌萌 《世界知识》2017,(20):42-43
9月24日,德国第19届联邦议院选举拉开帷幕。大选结果既在意料以内,也折射出德国政治文化惊人的变化趋势。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最低点,大量选民流失至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  相似文献   

5.
德国统一社会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德国工人阶级政党。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世界上第一个在一国范围内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随之诞生。这就是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其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还是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泥潭之中,德国经济的表现都可以用抢眼二字形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内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与"工业4.0"战略的纵深推进。"工业4.0"概念诞生于德国并非偶然。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占据全球信息技术的显著地位。德国提出并推动"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打造智能制造的新标准,稳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地位。包括西门子、菲尼克斯电气、倍福和库卡机器人等在内的多家德国企业都在"工业4.0"时代全速前进,抢占行业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健 《世界知识》2022,(4):31-33
<正>法国是欧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但德国经济的强劲长期以来使其黯然失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更是如此,欧洲甚至被称为"德国的欧洲"。2017年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其旺盛的精力、对欧洲建设的极大热情开始带动法国影响力回升。随着默克尔时代在2021年12月正式结束,同时恰逢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2022年1月1日~6月30日),  相似文献   

8.
<正>难民危机是冷战结束后欧洲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其影响很有可能超过欧元区债务危机。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估计,截至10月底,今年抵达欧洲的移民人数已经接近70万。面对汹涌而至的难民潮,欧洲疲于应付。德国对难民问题采取积极态度,赢得了国际赞誉,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并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制高点。然而,在崇高的道义和冷峻的现实间,德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围绕着对难民危机的应对,欧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总理默克尔可谓当今欧洲政坛的"强人",自2005年她执掌德国大权以来,对内重视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对外拓展德国影响力并引领欧洲一体化航向。在欧债危机爆发时德国独善其身,百姓对其也敬重有加。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欧洲难民大潮,默克尔个人的威望在德国极高,她欲在2017年的联邦大选中蝉联总理易如反掌。然而,在难民危机高发时她实施的救助难民政策从一开始就饱受诟  相似文献   

10.
<正>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危机在最后时刻以一种政治正确、顾全大局的方式得到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希腊找到了化解危机之道,而是似曾相识的"稳定压倒一切"。可以说,欧元区阶段性"维稳"成功,而齐普拉斯政权的国内"维稳"则刚刚开始。默克尔:拒绝讹诈的真正赢家希腊危机其实也就两个问题:希腊肯不肯认账,德国愿不愿意买单。希腊不是第一次遭遇危机了,在过去的200年间,希腊共计六次主权违约,几乎是信用级别最低的西方国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0月29~31日,由国立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和德国波兹丹大学联合发起,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民经济——应对危机的商业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受国立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博士Valentina Vladimirovna Alekseeva教授之邀有幸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正>当整个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经济一片萧条时,唯有德国经济依然较为稳定,成为灰色天空笼罩下欧洲大陆的一个"奇迹"。德国经济增长的内在生命力究竟是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是德国拥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更多普通人或许会说: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德国制造"。当然,没有一种发展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德国同样面临全球化时代的诸多不确定性,需要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德式"呆板""德国制造"以耐用、精密、稳定、安全著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日,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开启为期半年的任期。德国接任恰逢欧洲一体化的危机时刻,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欧盟不仅面临卫生危机,还需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自启动以来最严峻挑战。作为欧盟内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临危受命",承载着欧洲伙伴的期待。欧洲的危机关头  相似文献   

14.
正法国"黄马甲"运动在短短一个月内席卷全国,其自发性、暴力性、扩散性惊人,至2018年12月22日仍无全国性领袖,却已造成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数千人被捕,甚至将"火势"蔓延至比利时、德国、荷兰、加拿大等国。人们在感叹"法国大革命精神不朽"的同时,不禁要思索此次危机的"星火"由何而来,何以迅速燎原,又将对法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深刻、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然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持续四年,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信贷危机并发。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约倒退到一九○八年至一九○九年的水平;贸易总额下降了66%;生产能力受到极大  相似文献   

16.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自1869年成立至第一国际解散,始终是第一国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国际反对普法战争、支持巴黎公社的斗争以及国际内部反对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中,它一直是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是在总结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党经验和巴黎公社教训的基础上,第一国际在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要求。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一国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桌上立着一个小小的银色立方体,当遭遇棘手的问题时,她就会将其捏起来把玩,闪亮的立方体上镌刻着一行字——"力在静默中"。2015年5月,默克尔第五次蝉联《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权势的女人。从风雨飘摇的欧债危机中一路走来,曾经被德国前总理科尔称为"小姑娘"的默克尔嬗变成为力挽欧洲狂澜的"女武士",如果说沉着冷静是她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工业的基础是"制造科技"。而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创新目标,即"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尖端制造"。正是这些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使德国工业在世界经济不振时保持相对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持续的欧债危机并未重创德国经济,反倒是通过贸易、资本流入等途径让德国大发"危机财"。一、企业是德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经过长期的竞争与发展,德国企业无一例外地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把科技水平作为竞争力强弱的标志,把科技成果当作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7日是德国总理默克尔60岁生日。和以往对待本国领导人不同,媒体大量发文向默克尔表示庆祝。《世界报》以"默克尔的升迁像7∶1对巴西"为题,刊登了基民盟姊妹党基社盟前主席施陶伊伯的文章。施陶伊伯说:"如果时间倒回到1989年至1990年,默克尔的升迁轨迹正如本届世界杯德国对巴西7∶1完胜那样令人不可思议,只能用‘革命性’及‘独一无二’来形容"。默克尔从当年"科尔的小女孩"成为德国以至欧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19~21日,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联合举办的"欧债危机后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调整与增长"中德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国际货币基金(IMF)驻北京办事处、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汉堡大学、普福尔茨海姆大学、明斯特大学、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社科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