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也许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的避难所,但是社会偏见仍在阻碍很多人出柜。"我曾经是一个金童。"贾斯汀·特罗特(Justin Trotter)回想起自己住在佛罗里达州布里瓦德县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度过的少年时代时如是说。他是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家庭的英俊、口齿伶俐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包揽科学展览的获奖项目,并从14岁起就在大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了。  相似文献   

2.
<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容的科学是更好的科学。从各个方面拥抱多样性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关键。但要保证包容性是共识而不只是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化学教授汤姆·韦尔顿(Tom Welton)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了他作为一个同性恋科学家受到的歧视。心胸狭隘的同行们武断地下定论,侮辱他并揣测他的信仰和行为。韦尔顿说,藏在背后说谎反而更好,"我经常觉得说‘我是一个老师’更简单。"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22日,美国科学界发起全球性的科学大游行。为此,《科学》杂志发表社论,主编杰里米·伯格(Jeremy Berg)号召人们重视科学,依靠科学创造前景光明的未来。在弗兰克·卡普拉的经典之作《生活多美好》中,主人公乔治·贝利希望他从未出生过,于是他被传送到了另一个版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掉了,这个世界与他原来的世界大不相同:一个蒙昧不开化的世界,一个文明程度更  相似文献   

4.
<正>欧盟委员会放弃考虑"科学2.0",他们认为"科学2.0"的形式太具有野心。而柯林·马基宛(Colin Macilwain)则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今年八月,欧盟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前往海滨,他们被问起如何考虑科学的未来。研究专员卡洛斯·莫达斯(Carlos Moedas)宣布他个人倾向于"开放式科学"和"开放式创新"的做法,并请其团队就如何实现进行观点汇报。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上有着许多传诵至今的科学教育故事,它们曾成为许多青少年励志的"精神引擎",其中,以绘画艺术形式展现的这方面逸闻趣事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因而也更加直接生动、激励人心。科学家投身科学教育1831年,法拉第在电磁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突破,进而蜚声世界。他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变压器;一个月之后,他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发电机。除了研究和发明,法拉第还热心于科学教育事业。他曾在皇  相似文献   

6.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10,(12):38-40
<正>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经承诺,在他的任期内美国科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充满诚信和开放的时代。现在,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科学家在询问:究竟哪些东西发生了改变?罗伯特·沃尔(Robert Wall)在学术报告的第11张幻灯片中只写了三句话:"羊和牛早在1980年就已经被克隆了;而80年代产生的克隆动物似乎已经被人们食用多年了;为什么现在还有大量关于克隆的争议呢?"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哲学家在探讨科学发展和科学进步问题时提出了"范式"、"科学研究纲领"、"研究传统"等概念。他们就此所作的说明,为理解和把握科学思维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科学思维方式从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上,概括了这些概念的共同特征,扩展了其哲学和文化意义。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Kuhn)出版《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范式"概念,推动科学哲学开始注重研究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和社会心理因素。此前,科学哲学只注重抽象的形式分析,很少研究科学理论的发生和科学知识的增长。科学认识主体、科学活动的主观方面、科学研究的过程等等,都被排除在研究主题之外。此后,科学哲学改变了  相似文献   

8.
阿碧 《世界科学》2012,(1):F0003-F000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爱因斯坦生前曾经执教过的普林斯顿大学,继承了他对科学和艺术的热爱,每年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作品,并在年底举办"科学与艺术展"。下述图片是从2011年度"科学与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关毅 《自然杂志》2013,35(1):73-078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过去,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注定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上为2012年赋予了史诗般的内涵;放眼今朝,太多的期许让你我有理由相信,这或许也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美国航天局2012年12月17日证实,燃料耗尽的姊妹探测器——"埃布"和"弗洛"已于当天下午"故意"撞向月球表面,其科学探索任务就此终结。美姊妹探测器"故意"撞月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喜欢哲学,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如果你喜欢数学,一定知道微积分的发明者除了牛顿,还有莱布尼茨。他通晓各个学科,被后人称为"罕见的科学通才"。年輕的博學者莱布尼茨降生于史称"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战乱时期,战事在他出生两年后方告终结。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与德意志诸侯争夺欧洲均势的这几十年间,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不知道,还能有谁比爱因斯坦更适合"科学的艺术家"这个尊称。尤其是在2015年,当人们纪念他创立优美的"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我的感觉更是如此。本来,科学发展似乎不会完全依赖于某个人,然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却有些特殊。它就如同一位伟大画家创造的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杰作,优美且独一无二,从中我们甚至可窥视宇宙的奥秘。我自己就是一个画者,而且自认为是越来越倾向  相似文献   

12.
<正>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初创于1978年的《世界科学》杂志如今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迎来了创刊40周年的日子。2019年4月25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新时代的科学与科学传播——《世界科学》创刊40周年研讨会"。研讨会以"新时代的科学与科学传播"为主题,邀请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关于科学发展与科学传播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开创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元,也留下了不少超越先贤、启迪后学的文字。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仍是颇受教益的。本刊特从中选择少量重新发表,作为迎接创刊百年献给读者的礼物。本期重新发表的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原发表在《科学》创刊号上。任鸿隽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学术界多称为"李约瑟问题",并时有讨论。由于任氏的这篇文章用文言写成,这次特别配发了文言的译文。还请译者专门撰文对这篇文字进行了解说.梳理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探讨"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脉络。任氏撰文时恐怕没有想到,后人会对"李约瑟问题"展开争论并把它叫做"难题",他自己的答案其实是清楚的。他行文时。也没有在"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上着墨太多。在创刊号上,他这篇文字最想表达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创办《科学》的心声。所以,他着重说了科学是什么,以及在中国传播科学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并在最后强调:"要之科学之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不然,虽尽贩他人之所有,亦所谓邯郸学步,终身为人厮隶,安能有独立进步之日耶"!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方法",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多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到作者后来所撰的《科学精神论》,以及《科学》前辈作者的其他有关论述.他们当时用"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种子"等字眼所指称的,其实就是"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学思维方式"。抓住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育,就抓住了在中国发展科学的"种子"和传播普及科学的"渔"。不然尽贩他人之"鱼".怎么会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进步!关于"科学思维方式",本刊近年来正组织思维方式: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科学思维方式:结构和生成》、《科学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的本体论预设》等系列文章进行论述。读者可以参阅。  相似文献   

14.
科学老人     
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科学院院士彼得·卡皮察(Peter Kapitza),这是对一位健在的科学老人的赞赏。卡皮察不仅有理论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资质,他还对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同时也是苏联最早的科学组织者之一。卡皮察生于1894年,他在当时彼得格勒工艺学院物理系的艾布拉姆·约飞(Abram Ioffe)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在1921年,他被派送到英国学习,他在那里耽了许多年,在卢瑟福(Rutherford)领导下的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中进行工作。卡皮察在剑桥开始了他的低温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他为此荣获  相似文献   

15.
<正>钱学森指出:"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科学家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发现的过程呢?爱因斯坦曾经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和完成的科学"加以区分,他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所以,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那里,所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把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相区别,他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  相似文献   

16.
皮埃尔·迪昂(Pierre Duhem)1861年出生于巴黎,1916年病逝。他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大体分为几个阶段:1884~1900年期间,他的兴趣在热力学和电磁学方面;1900~1906年他集中研究流体力学;1892~1906年他转向科学哲学;1904~1916年从事科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不仅是20世纪初新文学史上"新月社的巨擘"、"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文学创作上所散发的光芒如日中天、久而不晦,而且他风流浪漫的人生同样传奇瑰丽,富有诗情画意。无庸讳言,徐志摩一生最受社会责难的莫过于他所追求与实践的"不是罪"的"浪漫真爱",但人们却常常忽略了他为把各类具有不同价值的西方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引入到封闭已久的中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毫无差别地要求理论可证伪或可观察,这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疯狂的想法。维也纳的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遭受了内心的煎熬。他解决了核物理学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但也付出了代价。"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在1930年冬天向一位朋友承认,"我假设了一个无法检测到的粒子。"尽管泡利有着难言的绝望,但他在信中透露出,他并不真的认为他的新亚原子粒子始终不会检测到。他相信,实验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进化论者赫胥黎认为,生活常识与科学并不对立。他说:"完整化了的常识就是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道理,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在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得益于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灵魂出窍"一直是热门的"超自然"话题,神秘学爱好者试图通过"灵魂出窍"现象证明"灵魂"的存在,而科学家们则试图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一位医生通过电极刺激大脑诱导了"灵魂出窍",这一发现会成为解开"灵魂出窍"之谜的关键吗?1958年,美国人罗伯特·门罗第一次体验到"灵魂出窍"。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他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正当他迷迷糊糊地想着周末的出游计划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肩膀撞到了什么东西。门罗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居然"飘"到了天花板附近。他从高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