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追风人物     
<正>"第四届中华复兴论坛"在山东威海举办10月13日,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华复兴论坛——新时代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研讨会在威海举行。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赵玉璞在主持致辞中表示,2016年旨在凝聚学者智慧共同探讨中华复兴重大问题的中华复兴论坛正式设立,论坛每年一届,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希望能够在中国北方、在威海这样一个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位置上,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并且打造国内  相似文献   

2.
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暨教育部东北亚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9-20日在长春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双边多边合作日益增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3.
<正>东北亚只有五个国家(中朝韩日蒙),但分量极重。美俄两个域外国家又在这一地区"神一般存在"。从全球范围看,东北亚经济引领力最强、政治安全不确定性最高、大国力量集聚和战略博弈强度最大、不同价值观碰撞最激烈。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缘中心,半岛问题高度敏感复杂,而且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4.
以“西部大开发与中小企业改革的将来”为主要议题的东北亚经济研究交流中心夏季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9日至 12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召开 ,这是由日本国北海学园东北亚经济研究交流中心 (HINAS)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 .来自日本国北海学园大学、福井县立大学、北太平洋区域研究中心、越南胡志明市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山东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青岛大学兴田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 3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对中…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挖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由Google(中国)、Intel(中国)资助支持,同时得到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亚作为一个地缘区域,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蒙古国六个国家。东北亚国家之间有着天然的链接与利益的紧密联系,在长期的历史相处与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亚情结""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认同"。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和日本曾书同文,结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发展基础良好,经济十分活跃,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合作成效显著,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很大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比如,地区安全机制尚未确立;某些国家容易受外力影响;各国政府步调难以一致等等。目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北亚经济圈的建成,将促进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发展,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繁荣。中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区位条件,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亚区域六国(中国、俄罗斯、蒙古国、朝鲜、韩国、日本)的经济体量,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区域之一。东北亚地区合作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各国都有开展区域合作的强烈愿望,地区经济存在一定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但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动荡复杂、政治互信不够,导致区域合作进程缓慢。中俄同为东北亚域内大国,在此区域都有维护安全稳定、提升合作水平、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强烈意愿。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区域合作也因其供应链相对缩短受到地区国家青睐,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主要国家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呈现出历史与现实交织、强权与多级纵横的特点,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从东北亚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及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阐述东北亚区域内主要国家间矛盾,分析论述东北亚区域内存在的多种结构性、体系性矛盾,究其根源、探其现状,寻找区域内主要国家矛盾冲突点,为缓解国家间矛盾,破除地区内安全困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全面回顾了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历史,深刻分析了东北亚经济格局的现状及特点,并对东北亚经济格局的未来发展变化进行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五国中国、蒙古、朝鲜、韩国、俄罗斯于1991年提出了一项区城性经济计划,即开辟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这一计划旨在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引起了普遍关注。目前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已将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列为系北亚地区首选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更是多民族交往团结之路。佛教的传播途径,尽管不局限于传统的丝绸之路,但佛教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传入和发展线路,其实也主要是顺着丝绸贸易往来的商路进行并逐渐普及深入的。历史上,佛教在东北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构成了东北亚文化圈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促进了国家内部的政治整合与民族团结。及至今日,佛教仍然是东北亚国家交流的一条"黄金纽带"。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东北亚安全局势发生着戏剧性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主要国家集体陷入安全困局,热点由单一趋向多发。自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作为本地区惟一的"冷战孤岛",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热点所在,也始终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来,人们却不那么热衷于所谓的"涉朝事务"。缘起当前东北亚乱象纷呈,历史或现实的矛盾交织,长期或突发的事件频发,战略或战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国际学术动态》2010,(3):55-55
<正>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吉林大学地学部各学院协办的2009东北亚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7~28日在长春举行。来自俄罗斯、蒙古、韩国、朝鲜、日本和我国等东北亚六国的地学专家代表100余人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地学专家(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0日至21日,由山东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第二届山东论坛(2018)在威海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东北亚和平发展"。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前副部长于洪君、日本防卫大学前校长五百旗头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0,(19):30-30
<正>2010年9月14日下午,"东北亚超国境友好合作学术研讨会暨《走向大同》出版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与韩国东北亚共同体研究会共同举办,来自韩国的东北亚共同体研究会会长即《走向大同——东北亚共同体建设新思维》一书的作者李承律博士致开幕词,北京大学的宋成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黄有福教授、中央  相似文献   

17.
孙娟 《科技潮》2002,(6):61
五月的威海,风光旖旎,绿树红瓦,碧海蓝天。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经济日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东北亚论坛在威海市举行。东北亚各国政界、企业界、学术界的朋友,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参加东北亚论谈。5月2日上午,一曲《相聚东北亚》主题歌唱响在2002年东北亚经济论坛开幕式主会场大  相似文献   

18.
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有效路径要服从于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目标,同时受制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现状和有关成员的战略取向.辽宁应以贸易合作为甚础,积极推进投资合作,并努力拓展科技合作,从而与东北亚国家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局面,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各国农业发展各具优势.发展国际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拥有世界上仅存的黑土带.农业生产资源丰富。日本和韩国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但拥有世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雄厚的农业发展资金。蒙古和朝鲜虽然目前仍处于农业发展危机时期,但其农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如果能够整合东北亚各国的农业资源.发展国际农业合作.不仅能够保障东北亚各国的粮食安全.还将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东北亚地区国际农业合作的巨大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1月19~20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所在山东大学(济南)联合召开首届"国际中共学与世界社会主义比较"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会。会议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