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H.264是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而DirectShow则是多媒体设计的一个非常好的框架.用DirectShow设计并且实现了有自主版权的H.264视频流编解码过滤器.利用这两个过滤器,可以将视频压缩成H.264格式,然后将H.264视频文件转为AVI文件,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等普通播放器就能播放.  相似文献   

2.
H.264是新一代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视频压缩标准。本文研究了利用DirectShow技术和开源的T264编解码器实现H.264视频采集与播放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视频电视电话会议、远程网络课堂、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医疗等多媒体应用中。  相似文献   

3.
董夙慧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36-37,40
本文分析了目前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H.264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研究,目的来提高音视频处理的速度及系统的灵活性问题。本文介绍了H.264技术特点,着重说明了H.264的实现方法及改进办法,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便于与多媒体服务器搭配使用,同时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4.
Linux系统因开源而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H.264编解码因具有高压缩比、良好的网络适应性成为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研究热点。怎样将H.264编解码器移植到Linux系统上,以完成效率更高、压缩比更高视频编解码技术,是突破编解码技术的关键。该文经过分析H.264编解码算法,将H.264编解码器移植到Linux系统中,实现了H.264对视频文件的编解码,为嵌入式系统的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琳 《科技资讯》2007,(16):123-124
H.323协议是当前发展非常成熟的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协议,H.264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视频压缩标准,研究H.264内容在H.323协议上的传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新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提出的要求,分析了H.264编码标准的特点和技术优势,并介绍了H.264在H.323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H.264可分级扩展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其同时实现时域、空域和质量可分级的机制.分析了H.264可分级扩展中的主要技术,即基于运动补偿的时域滤波和分级B帧.通过比较H.264这一目前最先进的单层闭环编码标准,分析了H.264可分级扩展的性能,并验证了该技术在实现时域、空域和质量可分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在视频通信领域存在多种视频编码标准,这些标准在码流格式、压缩效率、输出码率、分辨率等方面不尽相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H.264和MPEG-2是当前较为通用的两种数字视频压缩格式。该文就MPEG-2编码概述及应用、H.264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MPEG-2转码H.264常用算法、MPEG-2转码H.264系统的搭建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双DSP实现MPEG-2到H.264码流的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 ChipWrights 公司的多媒体处理芯片 CW5521 硬件结构特点,设计了适应实时信号处理的高性能 H.264 解码器架构.阐述了优化的具体过程和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解码器能实现 VGA 解析度下25 f/s以上的实时解码.  相似文献   

9.
于冰 《科技信息》2011,(33):130-131
H.264协议是目前最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高复杂度是算法推广的最大瓶颈。本文研究了H.264的编码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H.264的DSP移植及优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H.264编码器的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连续性和传输速率,提出对视频数据进行H.264编码并通过流媒体方式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案.系统采用S3C6410内部自带的硬件编解码模块MFC(Multi Format Codec)进行H.264标准的硬编码,并深入研究了H.264视频数据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打包方式及网络传输方法,最终通过Wi-Fi网络发送到接收端,实现了C/S架构下的H.264视频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硬编码的帧率达到30帧/s,同时具有压缩比高、传输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H.264码流在无线传输中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割和扩展窗喷泉(EWF)码的H.264视频的不等差错保护策略.通过H.264数据分割获取重要性不同的信息比特,采用EWF码对其进行分窗,分别采用鲁棒孤波度分布完成LT编码,实现不等差错保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抗误码特性,可以提高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值,从而保证了视频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系统的连续性和传输速率, 提出对视频数据进行H.264编码并通过流媒体方式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案。系统采用S3C6410内部自带的硬件编解码模块MFC(Multi Format Codec)进行H.264标准的硬编码, 并深入研究了H.264视频数据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打包方式及网络传输方法, 最终通过Wi-Fi网络发送到接收端, 实现了C/S架构下的H.264视频传输。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 硬编码的帧率达到30帧/s, 同时具有压缩比高、 传输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对H.264/AVC的视频解码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H.264解码核的硬件实现方案,对熵解码CAVLC查表方案进行了优化.介绍了句法预测模块、反量化、逆DCT以及帧内预测模块的具体实现结构;并引入流水线、并行处理和状态机处理方法来提高处理速度,实现了解码结构上的优化.本算法在EP2S60F672C5ES FPGA上获得验证,结果表明给出的H.264解码算法是正确的,且有节省硬件资源和较快解码速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严亮 《科技信息》2006,(12):30-31
重点介绍H.264视频编解码的主要过程,离散余弦变换(DCT)以及DCT实践的一些改进的想法.结合X264_20061024版本的代码对H.264编码的流程和DCT技术的实现加以分析,同时对DCT的设计方法做了一些改进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H.264和AVS两种先进信源编码方式的区别以及在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MPEG-2编码系统中同时实现H.264和AVS码流混合传输的方法,以及接收终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在因特网络中实时传播,常因网络的带宽限制造成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丢失.如何提高多媒体传输的质量是一个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任务.现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丢包率判决来自适应控制H.264视频流量的传输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解决了有效带宽变化对视频传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多媒体传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H.264视频编码特点,将其应用到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中,有效解决了网络多媒体课件数据量大、传输速度慢等问题,以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同等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应用,应选择合适的视频编解码工具.介绍了H.264编码的优点,提出基于H.264编码的视频发送/接收系统框架,并分析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史慧 《科技资讯》2007,(7):185-185
H.264是最新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本文简要介绍了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H.264编码标准及其采用的主要编码技术。最后探讨了H.264在视频、广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移动终端传输视频图像质量低、传输速度慢的问题,将移动互联网中的Android系统开发技术和H.264视频编码方法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H.264视频监控。采用了将Andro
id系统移植到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平台的方法和ARM平台采集视频数据的方法,分析了Android操作系统架构及其启动原理。该H.264视频编码采用基本档次的编码方法,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达到38.210 dB,编码帧速率达到136.66 帧/s,与主要档次和高级档次的编码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编码帧速率,实现了实时稳定的视频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