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了 245 个高粱材料整株的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并采集其整 株粉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了高粱 3 个饲用品质性状的近红外模型。 结果表明:这 245 份高粱材料整株的蛋白质均值为 5.97%?变幅为 2.38% ~ 13.48%,NDF 均值为 64.67%?变幅为 40.34% ~ 82.45%,ADF 均值为 32.37%?变幅为 13.25% ~ 52.86%, 说明实验材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与 NDF 和 ADF 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而 NDF 和 ADF 之间呈显著 正相关。 利用近红外光谱模型软件构建这 3 个饲用品质性状的近红外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信号修正方法建立原 始模型。 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 6 即二阶导数光谱、未滤噪、未优化波长且手动去除异常数据点的优化可获得 3 个品质性状的 最优近红外模型。  相似文献   

2.
脱落酸对羊草人工草地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羊草人工草地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的羊草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分析了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和品质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以0.01 m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5.17%和3.8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94%,6.15%,16.14%.喷施脱落酸可提高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羊草人工草地上的羊草,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以2×10-4mmol.L-1处理效果最佳。羊草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23%和4.6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52%、9.76%、32.75%。外施BR可增加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羊草人工草地上的羊草,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以2×10-4 mmol·L-1处理效果最佳.羊草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23%和4.6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52%、9.76%、32.75%.外施BR可增加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发酵对棉籽壳营养成分及游离棉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由纤维分解菌、乳酸菌与酵母菌等主要有益菌组成的复合菌发酵棉籽壳。测定发酵前后游离棉酚及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变化,对发酵后微生物细胞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棉籽壳发酵后游离棉酚含量降低,脱毒率达75.4%,CP提高了2.29%,NDF降低了18.21%,ADF降低了16.04%,微生物细胞数量达到9.85×109个/g,与发酵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该方法处理棉籽壳,棉籽壳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豇豆品种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随机区组设计进行10个豇豆品种比较试验,以商品成熟豆荚鲜样观测荚色、荚长、荚重和维生素C含量,以干样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性状,并估计了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等.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单荚长、单荚重和含水量的变幅分别为26.90~64.00cm、9.82~21.02g和89.35%~90.96%,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为19.81mg/100g,变幅为18.24~24.00mg/100g.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3.20%,变幅为1.09%~5.6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0.43mg/g,变幅为0.29~0.59mg/g.粗纤维含量平均值为11.77%,变幅为9.59%~13.26%.后4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均在97%以上,但其遗传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根据品质性状表现,按照欧氏距离之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供试10个品种分为两个品种群.对品种品质性状作了综合评价并讨论了遗传参数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叶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为甘蔗梢叶高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尿素、糖蜜、乳酸菌液的添加和三者混合添加对甘蔗梢叶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添加剂均能改善甘蔗梢叶青贮的营养品质。当尿素添加量为0.5%(W/W)时最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34.68%和61.27%,半纤维素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降低10.67%和6.23%,差异极显著(P0.01);当糖蜜添加量为15%(W/W)时最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20.42%和36.42%,纤维素、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降低54.04%,28.30%和45.72%,差异极显著(P0.01);单独添加乳酸菌对青贮影响不明显,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0.5%(W/W)尿素、15%(W/W)糖蜜和5%(W/W)乳酸菌液青贮效果最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85.92%和69.36%,纤维素、NDF和ADF分别降低38.94%,17.92和33.44%,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甘蔗梢叶青贮时,同时添加尿素、糖蜜和乳酸菌,能有效降低其粗纤维含量,提高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结合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技术预测了毛竹中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含量.用常规湿化学方法测定了54株毛竹样品的木质素含量以及53株毛竹样品的综纤维素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为了提高信噪比和计算速度,对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平滑、压缩、归一化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BP-ANN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Leave-n-out交叉验证法优化了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学习率,动量因子和学习次数.优化的BP-ANN模型用于预测测试集中9个毛竹样品中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含量,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1.40%.结果表明,应用毛竹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BP-ANN技术,可以用于预测木质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基本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了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种类的定性分析模型以及测定食用植物油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实验根据19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建立了纯橄榄-芝麻-花生油定性识别模型,识别率和预测率可达100%.根据59个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型优化方法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且模型指标较好.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用植物油品质快速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选择4只体质优良、体重约40kg安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新疆细毛羊。试验按4×4拉丁方设计,设一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1.65mL纤维素酶,试验1、2、3组日粮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均为0.83、1.65和3.3mL。旨在研究多糖降解酶对苜蓿干草中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苜蓿干草中DM、ADF、NDF的消失率及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而3个试验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多糖降解酶较为适宜的组合及添加量为纤维素酶1.65mL、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均为0.83mL。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米近红外高光谱特征轮廓不清导致有效信息损失与有损化品质检测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掩膜下能量泛函活动轮廓波的大米高光谱典型特征区域提取算法组合模型. 该方法对目标样本形态学区域与几何形心点进行高光谱谱段信息对比寻优建模, 对4个产地、3种品质大米进行泛化性可视判别. MATLAB实验结果表明, 对不同品质大米典型特征区域的光谱信息进行建模对比, 形态学感兴趣区域识别准确率更高, 泛化预测集精度为94.84%, 优化了近红外高光谱大米典型特征区域择优建模问题, 实现了大米快速无损化品质检测.  相似文献   

12.
5个热带豆科牧草14个营养品质组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研2号柱花草(S1)、圆叶决明CPI34721(S2)、圆叶决明CPI86134(S3)、圆叶决明ATF3248(S4)、羽叶决明ATF2217(S5)等5个热带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品质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随着牧草生长S2、S4、S5的粗蛋白(CP)质量分数呈持续下降,S3前后变化不大,而S1呈低-高-低的趋势;磷(P)质量分数为S1、S4持续下降,S2、S3、S5呈低-高-低趋势;粗脂肪(EE)质量分数为S3呈高-低-高趋势,其他4个品种前后变化不大;5个品种的钙(Ca)质量分数前后变化都不大,钾(K)质量分数呈持续下降,粗纤维(CF)和洗涤纤维质量分数都为持续上升,尤其是酸性洗涤性木质素(ADF)质量分数在生长后期急剧上升.对14个品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63对呈极显著相关,7对显著相关,21对相关不显著.其中叶茎比和CP、EE、P、K、Ca为牧草品质正作用因子,烘干率、根冠比和CF、NDF、ADF、ADL为负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印刷品颜色进行快速、准确检测,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印刷品颜色检测模型.对近红外光谱获取的144个样本光谱曲线,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降维,维数为5.选取的主成分作为光谱优化特征子集以替代原来复杂的光谱数据.随后,将144个样本数据随机分为定标集和预测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在103个定标集样本数据基础上建立印刷品颜色预测模型,应用此模型对41个预测集样本颜色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LS模型得到样本的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预测决定系数(R~2)为99.74%,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636%,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印刷品颜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驴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肉类.选择了40个不同个体和不同部位的驴肉鲜肉样品,采集了样品在4 000~12 500 cm~(-1)光谱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使用索氏提取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检测了样品的脂肪和蛋白质参考数据.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对肉块和肉糜2种类型的样品光谱数据进行了压缩,结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分别建立了驴肉脂肪和蛋白质的定量模型,并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性能比较,发现肉糜光谱使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结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所建立的驴肉脂肪模型,以及肉块光谱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降维结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所建立的驴肉蛋白质模型定量结果最优,其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和相对预测误差分别达到了0.058%、14.69以及0.111%、14.39.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或偏最小二乘回归降维以及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对驴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可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产地的石榴汁样品为对象,对其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小波变化处理提取光谱特征,采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三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支持向量机的石榴汁中花色苷含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019 766,决定系数为0.999 2,模型预测性能良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石榴汁中花色苷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选用6头13月龄左右的中国荷斯坦生长公牛,分别饲喂6种NDF水平(NDF的质量含量分别为30.26%,32.49%,34.71%,36.94%,39.16%和41.39%)的日粮,并采用6×6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考察了日粮NDF水平对生长公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DF水平为30.26%的日粮组中,生长公牛的干物质(DM)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NDF水平组的DM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其他各组之间,生长公牛的DM的表观消化率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NDF水平为30.26%,32.49%,36.94%的日粮组之间和NDF水平为32.49%,34.71%,36.94%,39.16%,41.39%的日粮组之间,生长公牛的有机物(OM)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其他组之间,其OM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日粮NDF水平对生长公牛的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较明显(P<0.05),且随着日粮NDF水平的增加,其表观消化率也随之升高;NDF水平对生长公牛的淀粉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则不明显(P>0.05);氮的沉留效率受日粮中NDF水平的影响,过高和过低的NDF水平都不利于氮的沉积;生长公牛在采食不同NDF水平的日粮时,其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日粮NDF水平的增加,其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8.
皖草2号是我国育成的第1个高粱和苏丹草的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的特点。以皖草2号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对其株高(PH)、茎粗(SD)、分蘖数(TN)、单株鲜质量(FW)和单株干质量(DW) 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皖草2号RIL群体的遗传图谱,并对株高、茎粗、分蘖数、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5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RIL群体的平均株高、茎粗、分蘖数、单株鲜质量和单株干质量都位于2个亲本之间;除分蘖数外,其他4个性状呈正态分布。(2)利用147个SSR标记构建了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总遗传距离为1 030.4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7.14 cM;进一步利用遗传图谱定位了控制5个农艺性状的QTL位点共22个,其中PH位点1个、SD位点2个、TN位点6个、FW位点7个、DW位点6个,在这22个QTL位点中,qFW-6位点贡献率最小,为3.61%;qDW-8位点贡献率最大,为34.24%。研究结果可为饲用高粱与苏丹草杂交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多性状联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的产籽率、木材密度和11年生子代的材积生长量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以选择速生、优质、结实高产的种子园建园材料。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及产籽量、木材密度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材积、产籽量、木材密度为主要指标,选择出花期一致且三性状兼优的无性系20个,其单株材积均值0.076 8m3/株,比对照的增长206.1%,遗传增益122.7%;其产籽量均值为159.6g/株,比产籽量均值增长90.8%,遗传增益74.5%;木材密度为0.514 3g/cm3,比木材密度均值的增长7.8%,遗传增益5.6%。  相似文献   

20.
采用6×6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及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17个性状杂交F_1普遍存在杂种优势,以表现负向超亲优势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正、负部分显性。各性状间的遗传力有很大差异,广义遗传力变幅为54.49~86.25%,狭义遗传力变幅为17.77~68.18%。除缬氨酸、蛋氨酸和丙苯氨酸外,其它各性状的杂种F_1与双亲平均值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极显著,并且一般配合力的作用大于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与大多数氨基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有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