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低盐河段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生态系统微食物网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广州河段轮虫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特征,于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对该河段中大码头(S1)和鱼珠码头(S2)站点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1次的调查和理化指标的测定,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及QB/T指数对水质进行了生态学评价.3年调查期间,共记录轮虫48种,其中污染指示种34种.优势种多为耐污种类,主要为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微型多突轮虫(Lififerotrocha subtil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西氏三肢轮虫(Filinia novaezealandiae)、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udatus).轮虫丰度变化为2~4 063 ind./L,中大码头轮虫丰度年平均值为(1 359.46±189.54)ind./L,鱼珠码头年平均值为(1 058.61±156.16)ind./L.调查发现,广州河段盐度很低,均在1.5以下.TN、TP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中大码头TN、TP平均值分别为(6.22±0.39)mg/L、(0.84±0.53)mg/L,鱼珠码头TN、TP平均值分别为(6.32±0.35)mg/L、(0.83±0.09)mg/L,两站点TN、TP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68~215.33μg/L,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年平均值分别为(56.25±45.31)μg/L、(49.77±7.14)μg/L.统计分析表明轮虫丰度(y)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x)呈正相关关系(P0.05;y=629.750+10.717x).生态学评价和水质评价表明广州河段水质已呈重度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2个站点(中大码头和鱼珠码头)轮虫群落结构进行每月一次的调查,同时测定了透明度、叶绿素、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利用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轮虫种类组成、富营养型指示种数/贫营养型指示种数(E/O)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调查期间,共记录轮虫66种,其中污...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汾河公园水体轮虫的群落结构以及水体的多项理化参数,共检出轮虫32种,污染指示轮虫21种;主要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n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ua cochlearis )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各站点轮虫丰度处于1395ind/L到7570ind/L.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公园水体整体呈富营养状态,用轮虫指示生物法和多样性指数评价的水体营养状态与理化分析一致.主成分分析显示CODcr和BOD5对第一主成分贡献最大,水质主要受水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迎泽湖轮虫的种类、生物数量的初步研究,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群落特征、生物指数和轮虫污染指示种类评价迎泽湖水质状况及营养化程度,研究表明,迎泽湖水质属于寡污-β中污型水体,且各湖区水质污染程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状况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于2010年1-12月,每月1次对上海滴水湖水系轮虫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引水河道和湖区分别设置6个和5个采样点。通过调查,共鉴定轮虫35种,隶属于7科19属。其中,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和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为优势种。引水河道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821.31/L,生物量为600.97×10-3mg/L;湖区中轮虫年平均密度为434.98/L,生物量为317.74×10-3mg/L。引水河道和湖区中Margalef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87±0.19和1.14±0.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58±0.25和1.21±0.76。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较湖区中高。季节变化上,引水河道中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BOD5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湖区轮虫密度、生物量分别与水温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分布上,轮虫生物量与总溶解盐和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NO2-N呈显著正相关,与BOD5则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污染指示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水体理化性质对滴水湖水系水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滴水湖湖区为轻富营养,引水河道总体处于轻富营养-中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福州内河的轮虫与水质污染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福州内河6个采样点一周年轮虫的种类组成量变动。菜采获轮虫115种,隶属于12科39属。各采样点的轮虫种类数在36~93种间,年平均数量为258~3684个/L。各点轮虫拱有种为22种,数量优势种6种即:针簇多肢轮虫、长三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暗小异尾轮虫和椎尾水轮虫。尝试用个生物学指标即:Q值、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指示指标生物评价内河污染状况。从轮虫生物学角度评价,福州内河的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富营养化研究成果,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对参数法营养级别评价、营养物质负荷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参数法能够简便地评价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级别;营养物质负荷模型适用于对氮、磷营养元素负荷的统计计算;预测模型则使鄱阳湖湖区水环境富营养化状态得到了定量评价.将参数法与模型进行综合应用,对于鄱阳湖富营养化的长期研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近5年的调查监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南宁市南湖水质变化情况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南湖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TP、TN超标严重,是主要污染因子。南湖水质总体上处于Ⅳ~Ⅴ类,即为中污染至重污染,在个别时期出现了严重污染。南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大多处于50~70,大部分属于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较有规律的波浪式变化,波峰大都出现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波谷大都出现在每年的1月至4月。  相似文献   

9.
鸟类多样性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监测指标,为掌握白洋淀冬季鸟类的资源情况,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白洋淀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共记录鸟类81种,隶属于16目34科,其中冬候鸟18种,留鸟35种,旅鸟21种,夏候鸟7种;2)优势种2种,常见种8种,稀有种19种,罕见种52种;3)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4)鸟类种类12月份最多,鸟类数量1月份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Pielou指数12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冬季鸟类资源丰富,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地,应加强对白洋淀的保护与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对珠江广州河段及天河、流花公园内湖泊轮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鉴定,共发现轮虫21属77种(包括亚种).其中湖泊的优势种分别为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微型多突轮虫(Liliferotrocha subtil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和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而广州河段则是微型多突轮虫(Liliferotrocha subtil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尾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udatus).轮虫数量的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春末夏初和8月份.全年最高密度为5 494 ind./L(中大采样点,2005年12月),最低密度为117 ind./L(中大采样点,2006年7月).枯水期,轮虫密度较高,丰水期,轮虫密度较低.4个采样点轮虫年平均密度以天河采样点最高(1 260 ind./L),中大采样点次之(1 123 ind./L),黄埔采样点再次(737 ind./L),流花采样点最低(718 ind./L).径流量、盐度、温度是造成河口和湖泊轮虫密度以及种类组成区别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轮虫在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防洪排涝与生态干旱监测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地区重要的湖泊,对调节该地区的防洪排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白洋淀面临的2个主要的问题是防洪排涝的科学调度和预防发生生态干旱.本文对白洋淀内366 km2的地形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绘制了白洋淀在防洪水位下水域面积的分布情况,并给出了所谓“干淀”及发生生态干旱时,白洋淀具体的水域分布范围,为科学调水及时补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白洋淀次表层水温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淡水湖泊,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利用开发的数字化软件对白洋淀进行数字化,计算出了3-9月白洋淀内次表层水温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白洋淀的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白洋淀次表层水温变化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3月份次表层开始出现温度差异,温差为3℃;4-7月,随着气温的回升,水温也逐渐上升;次表层水温的年最高值出现在8月,其值为14℃;9月份温度开始回落,温差也减小到2℃.  相似文献   

13.
白洋淀水生植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洋淀1988年重新蓄水后,水生植物区系组成已完全恢复。现有维管束植物48种,隶属21科33属。芦苇、莲、马来眼子菜、菹草、轮叶黑藻、水鳖和紫萍为优势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挺水植被、浮叶植被、漂浮植被和沉水植被四个亚型,包括16个主要植物群丛。芦苇群落分布广泛,面积最大,是白洋淀的景观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浮游植物群落评价白洋淀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3年调查研究了河北省白洋淀的浮游植物,共鉴定451种,隶属51科136属。其中,1991年出现261种,1992年243种,1993年201种。平均细胞密度为280.88×104个/L,最大值为679.80×104个/L,出现在1993年4月,最小值为55.37×104个/L,出现在1992年4月。应用浮游植物群落资料通过指示生物法、藻商值、营养状态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了白洋淀水质,同时利用理化分析方法对水质进行监测,两种评价结果是一致的。1991~1992年白洋淀的水质为中性或微碱性贫营养型水体,而1993年则为碱性富营养型水体。漾堤口1991年为重污区,烧车淀1992年为中污区,其他淀区均为轻污或无污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生产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白洋淀几个主要淀区春季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生产量。各淀区浮游植物生物量(mg/ L) 平均为45.261,以寨南最大(113.138),藻 淀最小(0.862);叶绿素含量(μg/ L) 平均为7.573 3,其中南刘庄最大(17.690 4),藻 淀最小(0.245 7) ;最高生产层以碳计的日产量(g/(m3 ·d))平均为0.285,其中南刘庄最大(1.055),藻 淀最小(0.015) ,水柱日产量(g/(m2 ·d)) 平均为0.431,其中寨南最大(1.001),藻 淀最小(0.013)。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水环境状况与治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连年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洋淀面临生态缺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危机。近几年,白洋淀水体多为V类或劣V类,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与总磷。研究表明,白洋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自净与生态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上游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截断水源,导致入淀水量减少;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流经府河汇入白洋淀;淀区养殖业与旅游业发展加快了污染进程;而紧绕白洋淀规划的雄安新区对入淀污染负荷有潜在贡献。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现状与水体恶化原因,为使白洋淀恢复生态自净与循环能力,提出了污染源治理与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白洋淀典型挺水植物净化水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白洋淀建立种植芦苇及香蒲的围隔实验区,研究挺水植物对水质的影响。从2011年7月到8月每周采样一次,共7次。测定水中溶解氧(DO)、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围隔内水质明显好转。在实验组中,香蒲高密度围隔实验区对于水质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对DO、SD、TN等改变率分别达到120%、81%、29.41%。而对于水中CODMn、TP去除,第三组中密度芦苇围隔实验区相对更好,其改变率分别达到20%、36%。第七组香蒲与第三组芦苇富营养化指数分别为41.64和44.07,低于同期对照组54.43。因此,在水体修复中可选择种植高密度香蒲、中密度芦苇净化水质,这对于改善白洋淀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机氯农药(OCPs)是一类环境激素,对生物体产生遗传毒性、内分泌毒性等效应,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至2017年白洋淀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的OCPs多介质赋存水平及来源。分析表明,白洋淀区表层水OCPs浓度为10.80~261.90 ng/L,沉积物中OCPs含量为73.95~269.80 ng/g。OCPs污染以六氯环己烷(HCHs)和滴滴涕(DDTs)为主,其他OCPs检出率很低,并未呈面源污染特征。淀区的OCPs污染与河流(府河)的外源输入关系密切,也与生态补水频繁、周边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及自身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菹草生长参数的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初至5月对白洋淀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长参数进行了连续观测,以探索白洋淀菹草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洋淀菹草的生长过程遵循Logistic增长模式,方程为Y=121.419/(1+42.814e-0.843 t)(R2=0.896,n=7).其最大日增生物量为25.59g/(m2.d),环境容纳量为121.419g/m2.白洋淀菹草各构件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发现4月到5月初是白洋淀菹草的迅速增长期,此后则进入凋亡和腐败期,建议在石芽成熟期(5月初)对菹草进行收获,以避免氮磷营养盐的再释放对白洋淀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重新蓄水后的白洋淀鲫鱼的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重新蓄水后白洋淀鲫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鲫鱼主要以硅藻、枝角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可分为五个年龄组,平均肥满度为3.1324,Ⅱ-Ⅲ龄组生长最快、最好。绝对怀卵量为5127~61596粒,相对怀卵量为72.54~402.59粒/克,性腺成熟系数为4.293%~13.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