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工程结构整体屈曲的临界荷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很多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取决于整体屈曲分析所确定的稳定承载能力.一般认为特征值屈曲计算值是非线性屈曲计算值的上限,而且按照第一阶屈曲模态施加初始缺陷必将减小临界荷载,通过数值计算表明实际工程中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并根据屈曲理论研究了上述现象的机理.比较了不同的屈曲类型屈曲后平衡路径的发展特征及其缺陷影响,采用若干典型结构作为算例对特征值屈曲分析进行探讨,发现其适用范围为直柱、框架及平板结构,并以实际结构为例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得知:不同类型的屈曲形式有着不同的缺陷敏感性;屈曲后平衡路径的发展特征决定了特征值屈曲分析的偏差情况;对极值点屈曲的结构进行临界荷载分析,需要施加正负缺陷进行比较以得到最低临界荷载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子结构力学方法,应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参数化编程,建立了含S-W(Stone-Wales)缺陷的单壁碳纳米管有限元模型。提出方向角的概念以表征缺陷的不同类型。对一系列含S-W缺陷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轴向拉伸和纯扭转的仿真计算,揭示出缺陷类型、数量和排列方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弹性和剪切模量都会因缺陷的存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折损,特殊情况下反而上升,可从能量观点加以解释。缺陷的类型和排列方式决定其对弹性和剪切模量的影响趋势;当缺陷的类型和排列方式一定时,弹性和剪切模量的折损率与缺陷数量大致成正比。所得结论对实际含缺陷碳纳米管力学性能的评估和缺陷状况的预测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型方法和集料类型对混合料均匀性指标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的部分影响因素——成型方法与集料类型,展开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室内研究中,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轮碾成型,马歇尔击实,旋转压实;不同类型的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同的集料类型,不同的集料产地,在其他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声检测缺陷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缺陷表征方法.该方法采用Fischer线性判别分析对表征缺陷的时域信号的波形参数进行选择,并将这些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智能缺陷表征系统进行训练,用概率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分别对缺陷的类型和大小进行识别.对135种人造焊接缺陷(裂纹、夹杂和气孔)的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辨识缺陷表征信息和提高缺陷识别率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地有效损伤积概念提出一种新的表征微缺陷(微裂纹和微空洞)损佃的损伤变量定义,该定义较经典定义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可描述单个缺陷对材料宏观特性的影响,也可描术含多个微缺陷的材料行为,而且适合描述不同类型缺陷共存时各向异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套微机辅助的可对局部放电源进行检测和识别的系统,建立了一种以马氏距离对局部放电指纹特征空间划分为基础的中心分布归类识别法(CentrumScore),并编制了识别不同类型放电缺陷的通用计算机程序.该方法对4种典型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局部放电缺陷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文中的方法和计算程序是可靠的,可用于识别不同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型.文中对特征值进行了仔细筛选,从而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ZnO压敏陶瓷反射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简便的粉末反射光谱法,测量了不同烧结温度下ZnO压敏陶瓷的反射光谱,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同纯ZnO相比,压敏陶瓷反射光谱吸收边发生红移,红移量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吸收边斜率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变小.吸收边的变化是烧结过程中ZnO晶粒表面包覆程度和元素相互扩散随温度变化的结果.高温烧结的试样在波长为566nm、610nm、650nm处存在光反射谷,反射强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降低.烧结过程中形成的界面层缺陷是反射谷形成的主要原因,缺陷类型与温度变化无关,浓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IPv4协议设计缺陷所导致的网络攻击(即基于IPv4设计缺陷的网络攻击)进行初步分析.就不同的网络攻击比如对主机服务端口进行扫描从而非法收集网络信息、使用TCP半开的连接状态来进行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使用IP源地址假冒进行欺骗或信息轰炸等网络攻击等进行讨论,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策略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典型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变压器油纸绝缘内部常见缺陷的分析,制作了5种油纸绝缘缺陷放电模型,并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进行老化实验,用以模拟变压器中的实际缺陷.研究了不同类型放电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温度和电压对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的影响.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放电和同一放电模型的不同放电阶段,放电的灰度图谱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灰度图谱来区分不同的放电类型和放电阶段.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和绝缘老化特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漏磁无损检测中一种基于双极磁荷法的漏磁信号分析模型,运用这一分析模型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缺陷的径向和轴向漏磁信号.设计制作了实验装置与试样并进行了实验,将实验结果与分析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得到了较好的吻合,说明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这个模型建立了缺陷尺寸与漏磁信号的关系,具有参数少,计算快,分析方便等优点,它为漏磁信号处理和缺陷的识别评估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氧化铁红生产过程中加入氧化硅等,作者从实测的动力学数据确定氧化铁红几种生产工艺动力学方程。同时证明:生成普通氧化铁红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单分子反应;而生产包膜氧化铁红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双分子反应。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受噪声作用的有限化学反应系统的随机热力学理论,以存在膜平衡交联的简单反应模型为例,建立了交联体系的有效主方程及有效随机熵平衡方程。进而阐了这类体系中有效熵产生的统计内涵,初步揭示出内涨落和来自化学反应交联的外噪声的随机热化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Belousov-Zhabotinskii反应装置的化学振荡器,对健康人与病人的尿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检验,发现不同对象尿液对该反应有一定的规律性,作者根据B-Z振荡反应的机理对实验结果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氧化钙吸硫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回归计算,提出了以相界面化学反应控制为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出了表现活化能值,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目前氧化钙吸硫反应机理尚无定论,本文提出的在特定条件下的吸硫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提高吸硫反应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更全面地理解吸硫反应机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增强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化学增强催化(EPOC)通过电化学方式可在线控制化学反应进程,施加较小的电流或电势可以引起催化反应速率、产物产率或选择性有显著的变化,是近30年来电化学领域最令人激动的发现,对催化和电化学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综述EPOC机理、研究应用进展,建议进一步研究EPOC的方向和技术路线。研究了EPOC型燃料电池堆反应器(MEPR),探索其传递特性、调控机制,有望获得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成果。随着燃料电池的发展,催化膜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催化效率将显著提高,这种新型反应器最终将能满足工业规模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用于估计Arrhenius反应速度函数中动力学参数的神经元微型网络模型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并例举了其在一发生于CSTR反应器中特定反应过程的参数估计的成功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此应用例子在化学动力学的背景下,显示了文[6]中提出的神经元网络中元作用函数的可学习性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对余热锅炉腐蚀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出:在高温化学腐蚀中,当硫通过金属表面形成的保护性极差的硫化物时,腐蚀加速;在低温电化学腐蚀中,硫通过控制阴极反应来影响腐蚀速度.此外,还提出了相应防范硫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化学反应同时平衡的意义,运用原子守恒原理扼要论证了在一般情况下同时平衡体系中独立反应数的确定方法.并运用反应进度和化学亲和势概念推导了同时反应体系同时平衡的热力学条件,最后指出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原则,并通过实例阐明了代数方法、图解方法和反应进度法三种方法如何计算同时平衡体系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曲线,推导出铀矿硫酸堆浸过程的控制模式和化学反应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浸出率在小于60%以内,与浸出时间呈直线关系,得出浸出过程控制模式为化学反应控制的结论。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在该实验中化学反应浸出速率常数为1.5×10^-7s^-1,液固相化学反应速率系数为3.6×10^-8m/s。实验结果在未加氧化剂的酸堆浸铀矿石中,最多只有40%的四价铀能氧化成六价铀,要想进一步提高铀的浸出率,必须加入氧化剂,提高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岭土和盐酸的反应过程由多个反应步骤串联而成。文章研究了盐酸用量和浓度、搅拌强度、颗粒粒度、反应温度对Al2O3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过程中各控制步骤的操作区间。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该反应过程展开反应模型、化学动力学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