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可以弥补以往基于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的不足,不但可以给出教师的综合得分或所属类别,还可以给出教师在每个方面的得分.所使用的组合神经网络,由多个结构相同的BP神经网络组成;用构建的组合神经网络和传统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实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相对误差较小,可以满足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2.
小波神经网络是将小波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结合了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它有很好的逼近、容错能力.文章综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主要模型、算法和其它相关问题,最后展望了小波神经网络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变形监测是安全化、信息化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建筑物设计、施工和运营整个过程.本文基于小波分析、BP神经网络、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结合的相关理论,借助MATLAB编程,建立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辅助式小波神经网络、嵌入式小波神经网络3种变形预测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利用建立的3种模型,分别应用累积沉降和期间沉降不同模式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两种小波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预测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且训练样本数目越多,模型精度越高,预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BP神经网络预测高水分农产品物料比热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分农产品物料的比热是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和农产品加工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热特性参数之一。预测精度关系到所设计加工设备的质量、性能的优劣。本文建立了高水分农产品物料比热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了二元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高水分农产品物料比热的预测效果,得到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二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指数趋势预测的BP-LSTM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股指、股价等数据的时序特征将人工神经网络(ANN)与深度学习中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引入股指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BP-LSTM模型.基于上证指数,本文进行了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BP-LSTM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有明显提升,与普通LSTM模型相比也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实代数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样条权函数实现一个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模型,克服传统神经网络训练的权值难以反映训练样本信息的缺陷;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简化数据挖掘模型结构;增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解决神经网络神经元个数与样本有关的难点;采用以上方式实现一个能解决传统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模型存在的挖掘速度慢、收敛速度慢、初值敏感等缺陷的高效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神经网络模型外推效果不理想、泛化能力较差的缺点,将神经网络集成用于诺西肽发酵过程的建模.采用Bagging技术进行重复取样用于个体神经网络的训练,结论生成时采用加权平均法,各子网络的权重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来确定.个体神经网络选用典型的动态神经网络Elman网络,通过对多个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进行融合,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诺西肽发酵产物浓度模型.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基于单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年来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进展历史.对全局耦合映射(GCM)模型、A ihara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和Inoue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等模型的构成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述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评述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今后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混沌神经网络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局耦合映射(GCM)模型、Aihara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和Inoue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等模型的研究现状、构成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述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并试探性地指出了混沌神经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Elman回归神经网络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给出了E1man回归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学习方法。基于E1man回归神经网络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1man回归神经网络建立安全监控模型的方法。实验表明,所建立E1man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快,并且其拟合及预报精度高于统计模型和BP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1.
首先建立了车辆制动过程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JS2310农用运输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模型是正确的为进一步提高该车辆制动性能预测的精度,引入了神经网络技术使用BP网络对不同条件下的多次仿真结果进行第一步学习,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车辆制动性能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再进一步使用整车部分试验结果对已得到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提高车辆制动性能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运动模型辨识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机器人模型辨识时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改进得到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状态延迟输入动态递归神经网络.以德国PowerCubeTM模块化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将机器人关节位置信息和OPTOTRAK 3020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得的机器人末端位置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对包含各种影响因素的机器人运动模型进行了辨识.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输入验证样本进行验证,所得结果及误差分析说明了该神经网络在学习能力上的优越性及辨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求解线性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避免了惩罚函数模型的缺点,当模型达到稳态时,网络输出将给出问题的精确解。作为一个应用,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导出解一类线性规划问题的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时变化性以及多因素影响的特点,探讨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供水管网预测的原理,阐述了建立基于BP网络的城市供水时序预测模型方法.根据管网的节点压力历史数据纪录,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网压力时序预测模型,对未来某一时段的节点压力进行预测.从预测过程和结果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供水管网预测方法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误差修正方便,精度高.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15.
Hopfield神经网络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 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扰动和时滞, 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神经网络的动态性能, 并有可能导致网络失稳. 通过建立模型, 讨论了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鲁棒性, 给出了有效的判定条件, 推广了有关文献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将切换系统设计中的切换思想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切换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将样本数据分为多组训练数据,每组数据对应训练一个单一神经网络模型,再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制定相应的切换规则.根据输入数据特性,选择单一网络或多网络组合的输出作为模型输出,从而达到函数逼近目的.本模型更好地利用了各个子网络在特定区域具有较高逼近精度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切换神经网络模型有较高的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17.
回声状态网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声状态网络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递归神经网络,独特而简单的训练方式以及高精度的训练结果已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该网络中,引入了储备池计算模式这一新的神经网络的建设方案,克服了之前网络模型基于梯度下降的学习算法所难以避免的收敛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围绕这种新型网络结构,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多样的研究.本文全面深入介绍了回声状态网络这一新兴技术,讨论了回声状态网络的优缺点,并综合近年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回声状态网络的主要研究工作进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之前研究中,根据多项式理论,提出了幂激励前向神经网络及其权值直接确定法。本文应用该神经网络研究反插值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一映射反插值问题,而对于非一一映射,却不具备准确反插值能力。基于前面提出的网络模型,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增加时序控制条件的神经网络,即时序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理论推导和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时序神经网络能够成功解决一一映射及非一一映射反插值问题。  相似文献   

19.
前馈型神经网应用于非线性系统辨识的一个问题是确定系统阶次。采用前馈神经网进行非线性系统定阶与神经网的推广性问题密切相关。OLS算法是构筑径向基神经网的一种学习算法,但是采用OLS算法构筑神经网存在推广性问题。ROLS算法将OLS算法与正则化(regularization)方法相结合,以提高算法的推广能力。本文将基于径向基网的ROLS算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定阶。本文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教育评价方法的随机性和低效性,将ANN技术应用于教育系统的综合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教育评价方法,给出其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输入指标的量化方法,自学习机制及其计算机实现。文中提出的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