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太原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太原地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及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时期,太原东山、西山矿区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沁水向斜的西北偶;太原盆地形成使太原东、西山分离,清交等断层下盘(上升盘)的掀斜作用,使西山地区形成了向斜构造,鄂尔多斯块体的逆时针旋转,使太原东、西山地区地质构造展布方位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建成了石膏制硫酸和水泥工厂。但大都用硬石膏(即天然无水石膏矿)为原料。根据我国条件,生产试验选用了太原西山二水石膏为原料,为了提高粉磨效率,稳定煅烧操作,在粉磨、配料和烧成之前必须将二水石膏脱水烧僵,使其变为不溶性硬石膏。经在回转窖内800℃脱水的石膏,粉磨、配料后,其流动性比天然硬石膏差得多,在料斗和输送设备中经常堵塞,使下料不均,影响窑内稳定操作和生产的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蒸发岩类石膏——硬石膏矿床成因的学说石膏——硬石膏矿床和石膏——硬石膏——岩盐矿床在石膏矿床中占极重要地位,尤其是前者,矿床规模巨大,质量较好,从奥陶纪至第三纪均见产出。在国内外它都属  相似文献   

4.
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为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标准层型地层剖面。采用岩石学和重矿物学方法对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太原组砂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砂岩的母岩类型主要为富含燧石结核或条带的沉积岩,部分为岩浆岩和变质岩。Dickinson碎屑组分三角图解显示太原组砂岩的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结合古水流特征,认为太原组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物源区的风化剥蚀从寒武-奥陶系的富含燧石结核或条带的碳酸盐岩开始,向下逐渐剥蚀到新元古界震旦系的石英岩。  相似文献   

5.
从3个方面介绍了西山煤电集团太原选煤厂开展劳动竞赛的组织方式,阐述了劳动竞赛中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膏矿床地下开采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膏矿床地下开采过程中重大特大事故不断的局面,分析了石膏矿床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指出采空区大面积坍塌是当前我国石膏矿床地下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危害因素.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方面提出的安全对策,对于促进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研究了顾桥太原组的的蜒类11属42种,其中1新种;建立了两个蜒类组合带,自下而上为:1.Quasifusulina tenuissima-Pseudofusulina vulgaris watanabei组合带,2.Schwagerina Postcallosa—Rugosofusulina huainanica组合带,并与江苏大屯、太原西山太原组的蜒类化石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实际资料的理论分析,继而经过勘探实践验证,论证了枣庄底阁—四户盆地石膏矿床成矿可能性及其分布规律,发现了具有相当经济意义的石膏矿床,从而修正了第三系盆地边缘难以形成有价值矿床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蔡青  刘星  高慧文 《河南科学》2014,(12):2553-2556
兰坪铅锌矿床是目前我国最大的Pb-Zn矿床,一般认为其成因为热液成矿作用.兰坪盆地自中生代以来,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产,是我国著名的热液成矿带,同时还拥有大型的石膏矿床.以成矿过程中石膏的流体性质为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架崖山—北厂矿段为主要样品采集区.以热液矿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石膏的结构和构造.通过矿物学-岩相学研究,观察石膏在不同矿化阶段的这些特征,观察石膏在热液成矿期次中的这些特征;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基本查明石膏在各阶段流体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300MW机组烟气脱硫所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西山晚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下部石英砂岩及晋祠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砂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重矿物进行分析,揭示太原组下部两层砂岩的碎屑端元组成特征。两层砂岩体的碎屑颗粒以岩浆岩型石英,沉积岩型石英,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型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稳定矿物和中等稳定矿物为主。该两层砂岩的物源区母岩组合都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共存;且随着时间演化,物源母岩具有沉积岩比例相对降低而结晶岩比例相对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原市西山地区生态恢复建设和绿色转型重点工程,论述了综合治理西山的意义,介绍了实施整治的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开展治理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太原组混合沉积特征,利用区域地质、钻/测井和岩芯资料,对碳酸盐-碎屑岩混合沉积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太原组既是带障壁海岸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又是混合沉积;本溪组混积层岩性组合主要为碎屑岩、煤层夹灰岩,而太原组为灰岩夹泥岩及煤层组成;本溪组发育混积相类型为混积潮坪、混积瀉湖、混积障壁砂坝,太原组发育混积台地;结合区域沉积资料总结出了两种沉积相组合模式——本溪组发育混积障壁海岸相、太原组发育混积陆棚相;构造、海平面变化和气候是影响混积发育和组合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陆表海多期次海侵是混积主要原因。混合沉积决定了本溪组具有丰富的烃源岩、优质储集体和多套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4.
在灰色聚类分析中,把太原市西山矿区环境质量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研究对象,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矿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定量评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把整个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单元划分,将全区划分为70个有效单元.经过筛选确定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密度、地震强度、地面坡度、相对高差、矿层开采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矿层开采状况、灾害分布密度和规模大小十一个评估因子.由于原始数据样木中的各个输入数据值大小和单位都不同,为了避免评价结果受到数据样本数据绝对值大小和单位的影响,木文采用平均标准化方法,在应用数据样本之前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根据危险性评估的分类标准,确定了灰类白化函数.由公式计算出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根据太原西山矿区不同地质单元的地质要素实测值(聚类白化函数),计算出不同隶属关系的灰类的白化函数fj^k,然后计算出各加权聚类系数,即得不同隶属关系的聚类行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关系确定该地质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文中以第26单元为例详细说明了灰色聚类法.按照该法依次求出其它单元所属地质灾害聚类类别,从而判断出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地形和岩性条件,按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将太原市西山矿区划分为三个区.木文用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所得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太原市西山矿区实际情况基木吻合.  相似文献   

15.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地层宏观岩性特征、结构特征、古生物种类及组合、垂向沉积序列、石灰岩微相及地化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该段地层的沉积环境,石灰岩属碳酸盐潮下亚相沉积,包括开阔潮下和局限潮下微相;泥岩与煤层为障壁砂坝-泻湖沉积体系中的潮坪沉积,包括泥坪和泥炭坪微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后沙峪凹陷ZK19钻孔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旋回地层分析,以古地磁测年数据为年龄锚点,建立了后沙峪凹陷第四纪0.1 Ma年精度的年代标尺,为后续研究后沙峪第四纪的构造演化、气候变化提供了精细的年龄标定。通过对钻孔ZK19开展沉积相分析,将地时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讨论本区第四纪以来的沉积演化,以及沉积环境对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响应。分析表明,钻孔中识别出的两次浅湖沉积,沉积时间分别为2 240~2 152 ka, 1 784~1 475 ka,分别对应了早更新世早期的西山强烈上升时期和早更新世中期的青藏运动B幕,北京地区构造以北东向断裂活动为主导。根据后沙峪凹陷浅湖相的消亡时间,确定后沙峪凹陷的形成时间大概2 080 ka。晚更新世以来,北东向断裂表现为整体运动,两盘差异不大,后沙峪地区主要为曲流河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西山地区是山西省重要的工业聚集地。通过对西山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利用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合理进行土地资源配置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