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浊度高、含盐量高的水质特点,采用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淡水含盐量小于20mg/l,满足锅炉预脱盐补充水的要求,可以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浓水用于冲灰,实现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全膜法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发展。阐述了全膜法理论以及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指出采用全膜法工艺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水质优良,完全满足锅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水系统在城市小区住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之加 《科技信息》2007,(16):103-104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城市用水污梁的日益严得,实现污、废水资源化,使污、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即可节省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是防治水污染、搞好环境建设、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住宅小区中水的水源、水质、水量以及采用的处理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350MW机组为例,主要介绍了阳城电厂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设备的选型及程控分析,论述了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城电厂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重点对锅炉补给水化学一级除盐系统的程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钢反渗透系统采用经一级处理后的钢铁企业生产废水为水源,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反渗透机组出现不同的污堵。对不同的污染物质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化学清洗,恢复了反渗透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清洗,可以保证反渗透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提供可靠工艺参数,以白石水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在水质监测基础上,对白石水库水质进行分析,并针对水源水质特点,进行了高锰酸钾与沸石联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石水库各监测点位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不同程度超标,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PAC+PAM混凝和沸石吸附联用能有效去除水中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使处理后三种水质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再生水为水源的封闭景观水体营养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某湖属于封闭景观水体,以市政再生水为补水水源.2007年3月~9月对该景观水体及其补水水源水质主要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作为补水水源的市政再生水,其化学需氧量较低,可以稀释湖水,但其氮、磷含量高,补入水体后,湖水的总磷、总氮浓度升高,高于Ⅴ类水体水质标准,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水营养程度进行评价表明,湖水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因此提出再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注入湖水中,供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水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分析.城市污采采取分区集中回收处理后再用,比远距离引水便宜,比海水淡化经济,再生水供水系统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海水资源紧缺的现状,通过对青海某火电工程生产用水采用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水量和水质的论证,分析了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环境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再生水,建设项目取水水量、水质均满足要求,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无负面影响.文章阐释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源在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重要性,对类似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化工厂化水系统采用双室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混床工艺处理市政水,混床产水用于厂内生产用水和锅炉补水。设备在投用约一年后,双室过滤器出现产水SDI值明显升高的问题。经过对过滤器运行情况及设备内部检查,发现产水不合格是由于双室过滤器内部结构损坏及下室布水器污堵所致。经过对双室过滤器内部进行维修改造及更换下室布水器,最终将存在问题全部解决,过滤器出水SDI值恢复正常。由于问题原因较为隐蔽,其发现及解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某再生水厂再生水处理工艺除磷过程中化学药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放量进行了优化计算与控制。通过对两年再生水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PAC投放体积与进、出水总磷和水处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稳定运行一年的结果表明按照拟合方程精准投放药剂后,出水的总磷符合标准要求,而且波动范围明显减小。本文所建立的方程为再生水厂的一线操作提供了参考,在不影响再生水处理效率的基础上节约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市政再生水的微生物金属腐蚀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再生水的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含量均高于地表水,采用其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源后,微生物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亟待研究.为此,针对市政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的循环冷却水,采用实际水质,以微生物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分析、腐蚀挂片实验和电镜扫描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循环水与灭菌循环水中不锈钢、黄铜和碳钢的3种拟合电阻(溶液电阻、生物膜电阻和极化电阻)、腐蚀电流、腐蚀电位以及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水中的微生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3种金属的腐蚀,其中微生物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最大,碳钢次之,黄铜最小.微生物对不锈钢、黄铜和碳钢腐蚀行为变化规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没有改变不锈钢和碳钢腐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但却对黄铜的腐蚀规律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中度污染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此组合工艺进行了郑州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2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常熟市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中试研究和工程运行表明,中度污染水通过该处理工艺后,可取得较高的COD、氨氮、悬浮物和浊度处理效率,CODCr去除率20%—60%、氨氮去除率大于95%、悬浮物去除率大于80%,能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煤粉炉水冷壁结渣故障特征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电站锅炉为对象,研究提取合适的炉内结渣故障特征参数。建立了考虑结渣的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背火侧鳍端温度受炉内结渣影响显著,并有较好的温度特性曲线,而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以背火侧鳍端温度作为诊断炉内结渣严重程度的故障特征量。文中介绍了所建模型及其与试验数据的比较结果,分析了各个因素对鳍端温度的影响,为解决炉内结渣的诊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水回用大肠菌群的灭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中水回用过程中的大肠菌群进行灭活实验.选用呼和浩特市辛辛板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采用化学方法对大肠菌群进行控制,选取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新洁尔灭3种杀菌药剂对杀菌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得出3种药剂对大肠菌群的最佳作用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中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城市杂用水时,大肠菌群的杀灭率分别达到91.6%,95.8%,99.9% 以上时,才能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目前城市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情况和尾水作为再生水利用的可能性。同时,结合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用水情况,以及开发区愿意使用再生水企业的调查情况,对尾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利用应用对象、需水量预测、处理工艺选取、管网配套工程措施和再生水效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灌溉水质和水量对设施大棚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再生水和清水3种不同水质和灌溉水量处理的番茄各项品质指标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的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9.70%。不同灌溉水质水量处理情况下,番茄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C、硝酸盐、可溶性蛋白差异显著,可溶性糖、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试验所采用的3种水质和水量条件下:数据经隶属函数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结果表明,水质为再生水、灌溉定额为360 mm的灌溉条件最佳;2种数据平均排名结果表明,水质为再生水、灌溉定额为320 mm和360 mm的处理较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合式强化井灌的人工地下水回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再生水补给地下水是扩大地下水资源存储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该文通过土壤柱模拟组合式强化井灌系统,并协同臭氧氧化工艺针对城市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53%,对UV254的去除率为59%,对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土壤优先去除易生物降解、非芳香族特征的有机物。臭氧氧化可以改变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提高再生水的可同化有机碳(AOC)值,促进后续土壤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工业锅炉炉水协调过程中,加磷酸盐主要以人工为主,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导致控制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炉水协调磷酸盐PLC智能控制方法,给出PLC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被控对象、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H表、磷酸根表等。两台变频器用于控制两台加药泵,PLC 智能控制器用于实现R值计算、加药品种选择和加药泵转速控制。介绍了R值计算的详细过程,通过加药品种选择算法和加药泵转速控制算法,实现PLC控制器对炉水协调磷酸盐的控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将水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控制精度高,所需时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