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抓住了河南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对河南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具有决定意义。《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从思想上清晰地认知到后危机时代亟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从实践中科学分析差距,找出有碍跨越式发展的病因,从战略上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促使科技创新一马当先。尖端优秀人才可以带动甚至创造一个产业。在实施《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时,更应该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鼓励个人创新。从体制上克服普遍流行的浮躁作风,使科技人才扎扎实实搞创新。  相似文献   

2.
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是培育新经济形态、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是鼓励创新创造、增强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2009年10月25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发布《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安排部署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强调,省委、省政府把握发展大势,紧紧抓住机遇,及时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这次省里出台的《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是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纲。郭庚茂在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原崛起,认真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总结回顾近年来河南省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河南建设的实践,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河南省突出矛盾,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是河南省未来10年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解读这一在河南科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规划,本刊特邀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和杨承训,对规划进行精彩评析和深入解读。——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河南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组织制订<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非常适时,抓住了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对我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具有决定意义.读后,深感<规划>指导思想明确,部署具体,措施有力.本文谈几点感言.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28日,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4年,转瞬即逝。北京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进展?4年,是"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制定的时间节点。4年来,为了承接奥运精神,让科技在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人才引进到产业提升,从城市建设到科技资源利用,北京市出台了全方位的政策,为实现把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做出了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现,河南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和《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河南省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6.
《榆林科技》2008,(1):49-54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榆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榆林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整合我市的科教资源,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榆林,进而实现科学发展、有序跨越,特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7.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本刊针对2006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许多领域专家对本领域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3,(11):13-14
2013年1月11日科技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孵化器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区域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涉及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科技部关于公布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国科发政【2014】71号文),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别是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勤远教授、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聪教授。同时,我校还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于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包括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  相似文献   

12.
孙俊科 《太原科技》2009,(11):26-28
为了完善山西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山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法规和政策,就山西省加快科技企业9呼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和从事创业孵化工作的同仁讨论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11,(3):15-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相关任务和目标,大力加强我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推手,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合作基地")在2010年积极促进和扩大建设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继续以《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目标任务为指导,不仅实现了我省国际科技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方式转变,且创新地提出了"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2]202号)精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政策聚焦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2]202号)精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加强地…  相似文献   

17.
资讯     
《科技潮》2013,(2):6-9
政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发布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这是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规划》明确提出,未来20年要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针对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这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这次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 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驱动国家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面对我国实施创J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设非常重要。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配套政策与措施"被列为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纲要》实施创新政策的要求,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