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开发为例,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研究了煤层气开采各阶段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钻井施工阶段,钻井液漏失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压裂作业会破坏煤层的含水、隔水结构;煤层气排采阶段,抽排煤层水会疏干3号和15号煤层的充水含水层,最大影响半径分别为110m和130m,对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破坏的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317×104 m3/a,占水资源总量的1.00%,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87%。在采取优选钻井液、优化完井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措施后,可大大减轻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煤体结构是影响煤层气渗透性的重要因素,查明煤体结构分布规律对于煤层气开发意义重大。通过综合分析煤层观测、勘探和开采资料,将煤体结构分为块煤、碎块煤和粉沫煤3种类型。初步查明了淮南煤田的煤体结构分布特征,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煤体结构以碎块煤和粉沫煤为主,块煤分布较少,煤体结构分布主要受到褶皱和断层等煤田构造因素的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3.
从孔隙结构,煤体结构及煤层割理三方面,对韩城北部矿区煤储层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得出2#煤层的渗透性较好,其次为3#煤层,11#煤层较差。煤储层渗透性好的地段在地质构造简单、所受挤压剪切应力小、煤体破坏轻微、煤质优良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在煤层气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通过煤层地应力、热演化程度、埋藏深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渗透率的发育机理,认为煤储层渗透率是煤阶与地应力联合作用的结果,地应力控制煤储层割理开启程度和方向,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煤岩热演化通过改变岩石力学性质来控制割理发育,二者共同控制煤储层割理的大小,进而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而埋藏深度与渗透率相关性不强.选取煤层渗透率主控因素进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煤层气储层为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煤阶与地应力”渗透性二元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渗透率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地应力控制了渗透率的分布,而煤岩热演化程度对渗透率分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煤层气储层高渗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斜坡带地应力松弛部位,而在应力相对集中深部煤储层为低渗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张集矿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结合矿井生产中测定的各项煤层瓦斯参数,从地质的角度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张集矿迄今所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多是受地质构造影响,是以地应力为主导因素的突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程度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大,构造煤发育的地区往往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的地区.煤的厚度越大、煤厚变化程度越大的地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越大.煤层顶板岩层为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阿尔及利亚D区块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泥盆Siegenian组砂岩储层是阿尔及利亚D区块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研究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勘探潜力的评价及后期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研究,块内砂岩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种类型的次生孔隙和少量的裂缝,原生粒间孔不发育,多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微裂隙。孔隙结构主要为中小孔微细喉,储层物性较差,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储层;储层性质主要受到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中以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7.
测井解释为评价煤层气储层重要技术手段。为探讨煤层气储层测井所表现出的特征,围绕常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分别从地质影响和测井响应特征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区现场常规测井数据和实验数据,分析了测井响应值分布特征。并结合煤层煤岩组分,探索了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机理。研究表明,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值呈正态分布特征,常规测井数值表现出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值、高中子孔隙度和低自然电位、低密度,以及自然电位负异常和扩径严重的特征。为研究区后期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DJ区块煤层气储量大,但受地质及工程条件的影响,区块单井产气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区块煤层气地质及工程生产数据,首次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RF)与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 CV)相结合应用于煤层气领域,并利用RF-CV从地质和工程两方面筛选了影响日均产气的主控因素。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利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煤层气井的产气情况,测试井的决定系数R~2=0.85,预测效果较好并验证了RF-CV方法的准确性。基于熵值法(entropy method, EM)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对DJ区块127口井的产气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选出相对贴近度前12的井,利用统计分析法对优选的井与全部井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工程主控因素的最优区间,研究结果对煤层气井的压裂规模优化和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宏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683-7685
杜66区块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目前主要任务是对储层发育带进行剩余油挖潜,因此对储层的精细刻画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X"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其层系岩石特性及矿物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钻井及测井手段对区域砂体厚度进行统计,探寻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位置。研究结果显示,杜66区块储层砂体,一般为(30~50)m,岩性以不等粒砂岩为主,次为细砂岩、粉砂岩,分选较差,平面上物性变化受相带控制,两侧油层物性较差,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西北部。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根据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其中Ⅱ类、Ⅲ类储层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认为,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裂缝等是决定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沉积环境通过控制储盖分布特征进而控制煤层气的聚集成藏,是煤储层开发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含煤岩系中砂岩、泥岩、煤薄互层特征突出,且砂岩分布横向变化快,使得砂体预测难度大.运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建立地震地质等时格架,对目标层序进行地层切片并优选融合反映岩性、沉积相变化的敏感地震属性,结合单井岩性与微相特征精细刻画聚煤前后沉积相展布特征,在钻测井数据基础上分析顶底板所处沉积相带对含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而划分沉积控气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沉积学可以研究解释研究区含煤岩系四级层序内沉积现象;弧长、瞬时频率属性在该区可有效反映岩性变化;太原组9+10煤聚煤前为障壁-泻湖相,山西组2+3煤聚煤前后为三角洲前缘相;泻湖泥坪相、分流间湾相有利于煤层气保存,障壁砂坪相及分流河道相不利于煤层气成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开滦煤矿马家沟矿新型建材分公司使用台式振动小型砌块成型机全自动生产线中的煤矸石的主要指标及特性,及利用煤矸石生产砌块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认识恩洪-老厂区块中高阶煤岩的微观结构及物性特征,分煤阶开展了扫描电镜试验、基础物性测试、巴西劈裂试验及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研究区煤岩的微观结构特征,物性分布特征,变形破坏特征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块焦煤发育有气孔及植物细胞残留孔,微观裂隙以张性裂隙为主,无烟煤主要发育有张性裂隙,张裂纹较粗糙、延伸不稳定,裂隙中可见方解石充填;研究区块无烟煤密度高于焦煤,焦煤平均孔隙度大于无烟煤,焦煤渗透率高于无烟煤,焦煤纵波和横波时差高于无烟煤;抗张试验中,焦煤煤样破坏断面呈锯齿形,主裂缝外还存在多条裂缝,破坏程度更加剧烈,无烟煤煤样断面更为平直光滑;随着围压增大,煤岩压缩破坏由多位置、高角度的原生结构面扩展破坏转变为煤岩基质的剪切破坏,峰值应变逐渐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两个方向不同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煤岩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有效地解决了渗透率模型中煤岩割理刚度较难确定的问题。基于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割理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煤层孔隙度和含气量等参数对煤层单井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煤层气单井产能随着渗透率正交各向异性系数、煤层厚度和含气量增加而增大,随着煤层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探讨渗透率的发育机理,将为煤层气的勘探选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煤岩力学性质为切入点,分析了地应力和煤储层渗透性的相关关系,探讨了不同煤阶演化阶段岩石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体积模量),提出了煤阶与地应力联合作用下的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地应力控制煤储层天然裂隙开启程度和方向,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而煤岩热演化可以改变岩石力学性质。二者共同控制煤储层裂隙的大小,进而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决定煤矿的开采工艺,对煤矿设计有着指导性意义。通过对虎龙沟煤矿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得出3-5号煤层适应综放开采,对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煤层综放开采适应性给出宏观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温氮吸附试验、压汞孔隙试验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库拜煤田中部矿区煤储层微观孔隙、微裂隙系统发育特征。利用地表构造裂隙填图技术和矿井下煤储层精细对比解剖技术研究煤储层内生裂隙、外生裂隙等宏观裂隙系统的发育特征,将孔隙、微裂隙和宏观裂隙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研究。经过综合研究,从孔-裂隙的角度优选出A5、A7煤层为有利储层,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粒瓦斯扩散规律与突出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第三类边界条件煤粒瓦斯扩散传质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预测煤和瓦斯突出的新指标,该指标包含了影响突出的多种因素,概括了已有的多种指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矿区地质条件、煤岩及煤储层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老厂矿区龙潭组和长兴组含煤性好,煤层厚度大并且分布稳定,煤质以无烟煤为主,生烃量大,生烃能力强;煤岩组分稳定,镜质组含量高,对甲烷吸附性强;煤层孔隙度较低,渗透率中等;解吸率和储层压力偏高,中等含气性,含气量在6.02 ~ 18.95 m3/t.研究区构造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围岩封盖及地下水封堵作用强,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老厂矿区属中型富甲烷煤层气目标区,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煤层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地质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硫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于煤的有机分子之中 ,由于其组成复杂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关于煤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和丰度的细致研究仍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有机硫的赋存状态、结构、形成机理和成因等 ,以加深对有机硫的认识 ,为脱除煤中的硫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