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外给电子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的影响,并用DSC和GPC等表征手段对聚丙烯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给电子体种类对催化剂性质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有机胺类化合物为外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表现出最高的聚合活性,而胺基硅烷类化合物表现出最低的聚合活性和最好的氢调敏感性,醚类化合物表现的聚合活性、氢调敏感性以及立构定向性介于有机胺类和胺基硅烷类之间。此外,外给电子体种类对聚合物的分子量有较大的影响,相同聚合条件下,有机胺类外给电子体合成的聚丙烯的平均分子量最高,醚类次之,羧酸酯类和胺基硅烷类最低。利用Fukui函数和反应热对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D)和四乙氧基硅烷(DONOR T)的络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ONOR-D比DONOR T与催化剂活性中心有更强的络合能力,因此,DONOR-D与DONOR-T复配外给电子体主要呈现DONOR-D的聚合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等规聚丙烯、氯气为原料,通过催化氯化的方法制备了氯化等规聚丙烯树脂。进行了合成的各条伯试验,获得了适宜的操作参数,控制有关条件,可获得不同氯含量的系列氯化聚丙烯。测定了该产品的物化性能,显示了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取向等规聚丙烯材料在退火过程中结晶度和织构的变化规律,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中球晶的形貌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初期的10 min内,试样结晶度迅速增加,材料中的轧制织构组元含量有所增大,同时材料中球晶的形貌变得清晰可辨.通过对织构组元的定量分析发现,再晶化形成的新晶体拥有与残余晶体相同的晶体取向.退火过程中的再晶化是非晶部分沿残余晶体发生择优重排的过程,新晶体的大分子链方向与残余晶体的大分子链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和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共混物,并对其结晶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通过实验发现,共混物有共晶形成;当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比例占半数以上时,随着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含量的提高,共混物的熔点增加较为明显;当齐格勒-纳塔等规聚丙烯的含量超过50%时,随着茂金属等规聚丙烯含量的降低,共混物的熔点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NOVOLEN气相聚丙烯工艺对产品的立构性,MFR的控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中粗旦聚丙烯 FDY 在成形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变化作了详细地研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DSC、纤维取向因子等测试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断裂伸长线性下降,而强度在拉伸5.8倍时出现极大值;纤维的取向度随拉伸倍数的提高线性增大,计算机分峰结果表明,在高应力状态下,纤维中次晶的生成速率大于α晶。随着拉伸倍数的不断提高,纤维逐渐出现裂缝、微孔及原纤化,结构的破坏导致纤维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等规聚丙烯β晶形态与熔融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β-晶型等规聚丙烯(β-IPP)的聚态结构,发现β-IPP在偏光下有彩色,由层片状晶组成;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β-IPP的熔融过程,发现熔融时发生β→α转变.  相似文献   

8.
等规聚丙烯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在水相悬浮体系中,等温下进行氯气氯化等规聚丙烯(CIPP)的合成反应,该反应是气-液-固三相并存的非均相反应。通过对产物CIPP中氯的质量分数进行化学测定,并结合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对CIPP的水相法合成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转化率(Rt)的角度看,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特征与均相氯化基本相近。得到了IPP水相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该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3kJ/mol。  相似文献   

9.
对分别使用841催化剂和TK催化剂生产的均聚丙烯(PP2401)和共聚丙烯(PP1330)两类聚丙烯四种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三种测试。从测试结果比较四种材料间的力学性能差异,为国内聚丙烯生产厂家根据力学性能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催化剂进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国产催化剂的改良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粘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动态应力流变仪(DSR),对分别使用841催化剂和TK催化剂生产的均聚丙烯(PP2401)和共聚丙烯(PP1330)两类聚丙烯四种材料进行动态应力扫描、动态频率扫描和稳态剪切三种测试,从测试结果比较四种材料间的粘弹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性Ziegler-Natta(Z-N)催化体系(n-BuO)TiCl3/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Al/Ti物质的量比、单体投料比及乙烯压力对聚合行为的影响,并与传统Z-N催化体系TiCl4/MgCl2/AlEt3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GPC,DSC,13C-NMR,SEM对共聚物的结构、形态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Z-N催化体系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合时,1-辛烯的共聚能力明显高于传统Z-N催化体系,在共聚物中1-辛烯的插入量达2.26%(摩尔分数),而传统Z-N催化剂1-辛烯的插入量仅为0.34%(摩尔分数);Al/Ti物质的量比及单体投料比对催化剂的活性、1-辛烯的插入量、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根据13C-NMR结果计算了单体的竞聚率:rE=55.00,rO=0.023,其乘积rE· rO=1.27,表明该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低温固相法制备非负载型介孔Ni-Mo-W硫化物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深度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四硫代钼酸铵、四硫代钨酸铵和碱式碳酸镍为前驱物,以化合物MS-1为模板剂,采用低温固相表面反应技术,制备出具有较高比表面、适宜孔容和介孔孔径分布的非负载型Ni-Mo-W硫化物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加氢催化剂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高压釜装置进行加氢活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深度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四硫代钼酸铵、四硫代钨酸铵和碱式碳酸镍为前驱物,以化合物MS-1为模板剂,采用低温固相表面反应技术,制备出具有较高比表面、适宜孔容和介孔孔径分布的非负载型Ni-Mo-W硫化物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加氢催化剂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高压釜装置进行加氢活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金属氧化物负载KF催化剂用于合成DM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氧化物负载KF的固体碱催化剂对甲醇与碳酸丙烯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活性,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KF/ZnO在本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其最佳实验条件为负载KF15g/(100g),反应温度413K。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硅酸乙酯、水、乙醇为原料,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SiO2溶胶.研究了pH值、水量、乙醇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溶胶陈化温度等因素等对SiO2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以便实现对二氧化硅溶胶稳定性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乙醇量的增大,溶胶的凝胶时间延长,溶胶的稳定性也增强.随着体系水量的增加,溶胶的稳定性先减小后增大,在水酯摩尔比Rw=7.2时,溶胶的稳定性达到最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胶的稳定性降低;采用较低的陈化温度有利于提高溶胶的稳定性.在溶胶粘度发生急剧变化之前溶胶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法、水热合成法和干胶转化晶化法,将非贵过渡金属引入到分子筛中合成出含过渡金属的分子筛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以空气为氧化剂、多相催化环己醇合成环己酮的反应中,探索高效、环保、廉价的绿色催化氧化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含钴分子筛(CoAlPO-5)在催化空气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反应温度、空气流速、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探索了最佳催化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00℃、空气流速为40mL/min、反应时间为8h、催化剂用量为100mg时,环己醇转化率可达到38.2%,环己酮选择性达到95.8%.  相似文献   

17.
磷酸催化水解柞蚕丝制备柞蚕丝素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磷酸水解柞蚕丝制取柞蚕丝素粉的最佳条件。将磷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浴比作为试验因素,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水解柞蚕丝制备蚕丝素粉的最佳条件:磷酸浓度9mol/L,温度90℃,时间1.5h,浴比1:10。且所制得的产品具有多孔结构,可以经过改性作为合成分子筛的模板剂。  相似文献   

18.
以肉桂醛为原料,使用蒙脱土固载路易斯酸催化合成了天然苯甲醛。实验通过考察了催化剂、温度、催化剂回收循环利用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产率最高可达96.8%。  相似文献   

19.
Preparation of microbial 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Rhodococcus sp. lawq, a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the soil cleaving the C—S bond of dibenzothiophene (DBT) via specific pathway, was investigated for cell growth and for its role in desulfurization. Clearly, the end product, 2-hydroxybipheny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he strain, the synthesis of the desulfurization enzymes,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The effects of sulfate on the DBT degradation enzymes were examined in the Rhodococcus sp. lawq growth system with DBT; the sulfate served, concurrently, as the sulfur source. The condition of the resting cells that were used in desulfurization, was also studie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the resting cells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It was documented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for resting cells cultured with sulfate as the sole sulfur source and that with the mixture of DBT and sulfate as the sulfur 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