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种子蕨的肉籽类Sarcocarpidiates古生代具果实的种子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铁纲、银杏纲、紫杉纲及买麻藤纲,由于胚珠的珠被里及假花被和套被里出现形成层,在受精之后形成层行次生生长,形成肉质的果皮,包着种子,起着保护作用,是雏形的果实,有别于后继的被子植物由子房(心皮叶)发育所成的果实,这种雏形果实从种子蕨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已存在,并在种子蕨类占有优势和主流的地位,明显地存在着系统发育的意义.这一大类的种子包括上泥盆世的芦松Calamopitys、早石炭世的髓木Medulosa和皱羊齿Lyginopteris.与肉籽类在晚泥盆世出现的种子蕨类,包括狭轴羊齿Stenomylon、晚石炭世的华丽木Callistophyton、及盾籽Peltosperma代表着不具壳斗,珠被里不存有维管束,种子缺乏肉质保护组织,应归入狭义的种子蕨类.从晚泥盆世出现的第三支派的种子植物是科达Cordaites为代表的松柏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胜煤田延安组侏罗纪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内蒙古东胜煤田延安组的地质时代,对东胜煤田钻孔中产出的大量古植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和鉴定,该植物群组成包括节蕨纲、真蕨纲、种子蕨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的25属68种,以真蕨纲、银杏纲为主,其次为苏铁纲和松柏纲,节蕨纲和种子蕨纲较为少见。可建立Coniopteris(锥叶蕨)-Cladophlebis(枝脉蕨)植物组合,并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组合:延安组一段的Coniopteris(锥叶蕨)-Neocalamites(新芦木)亚组合和延安组二段的Cladophlebis(枝脉蕨)-Phoenicopsis(拟刺葵)亚组合。经与国内、外其它地区植物群对比,延安组一段的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土阿辛期,延安组二段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阿林期和巴柔期。  相似文献   

3.
松柏类以外的裸子植物发生较早,是山裸枝状的穗子类(Stachyosperma)的种子蕨(不具心皮叶或孕性叶)演化出简易的种子保护组织;而被子植物则是从有心皮叶或孕性叶的叶子类(phyllosperma)的种子蕨演化出有子房结构的种子植物(包括有花植物)。尽管裸子植物适应演化,形成一些适应机能结构而繁盛一时,但由于大部结构的缺陷,在地质变迁而引起的生存条件变化过程中被自然淘汰,只有那些自身结构适应性较强的如银杏,松柏类幸存而随后发育得更完善,被子植物更能适应较复杂的环境并演化和发育出更完善的结构如心皮,子房这样复杂的种子保护结构,当所谓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并列出现在地球上且经受同样的环境考验时,裸子植物已演化出套被和珠被的附加次生生长(珠被内出现维管束)的保护组织,这样的保护组织的作用和被子植物由子房壁发育出来的保护组织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但在起源方面则有不同的来源,反映出植物系统发育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曲阳石炭一二叠纪地层中发现古植物化石29属62种,包括真蕨纲和种子蕨纲、楔叶纲、石松纲、瓢叶纲、苏铁纲、种子化石、科达纲、银杏纲.此古植物群华夏植物群的特点明显,纵向上可划分成5个古植物组合;演化具有阶段性,组合的变化与古地理6个演化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兰州窑街煤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兰州窑街煤田窑街组的植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窑街组植物群以银杏类最为繁盛,真蕨类次之,真蕨类中又以蚌壳蕨科占优势,苏铁类和松柏类亦较发育,有节类贫乏。在植物区系上,它是我国北方“Cono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一部分,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6.
1923年,谭锡畴在莱阳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在将军顶—赵疃一带发现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并在北泊子等地点采集了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甲壳类、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和狼鳍鱼、中华弓鳍鱼等,周赞衡研究的植物化石有松柏类、银杏和苏铁等。1929年,维曼对谭锡畴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中国谭氏龙。这批标本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了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重点探井——征1井早侏罗世孢粉化石.认为准噶尔盆地征沙村地区早侏罗世孢粉组合划分为两个:产于八道湾组的Cyathidites-Cycadopites孢粉组合和产于三工河组的Cyathidites-Classopollis孢粉组合.通过研究孢粉组分和母本植物的亲缘关系,得出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早侏罗世植被主要由草本的真蕨植物和乔木、灌木的松柏类及银杏、苏铁类等组成,所反映古气候应属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相结合,于2019-10—2021-02期间,对深圳6个行政区内的珍稀濒危南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个1 km~2的样地范围和样线调查中,发现毛茶Antirhea chinensis、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樟Cinnamomum camphora、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和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共6种珍稀濒危南药植物;其中土沉香187株和樟119株,数量较多,在所有6个行政区中均有分布;毛茶193株、苏铁蕨56株和金毛狗49株,只分布于其中4个行政区;白桂木8株,数量最少,仅见于龙岗和盐田区.整体上,作为国际大都市,深圳珍稀濒危的野生南药植物种类及数量均不够丰富,需加强对它们的种群及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苏铁     
在人类出现以前,种类繁多的苏铁已遍布地球,但是随着第三纪冰川的袭击,大批苏铁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在全世界的苏铁仅有1科10属140多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称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我国苏铁仅有1属10种,它们是苏铁、华南苏铁、云南苏铁、贵州苏铁、四川苏铁、海南苏铁、台湾苏铁、攀枝花苏铁、叉叶苏铁、篦齿苏铁.攀枝花苏铁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西郊华坪、德昌、元谋一带河谷间,把关河观音岩一带是最集中的自然分布区,现已建立了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保护  相似文献   

10.
曾经的名门望族,而今家道中落,没有花香硕果,却历经时间蹉跎.从恐龙生活的时代持续至今,双扇蕨家族经历了太多故事.这个家族曾经有哪些同胞姊妹?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它们的化石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它们姿态优美、叶形好似蒲扇;它们家族古老,先祖们曾和恐龙朝夕相伴,见证了地球的环境变迁和生命演化.它们就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素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双扇蕨. 同其他真蕨植物一样,双扇蕨没有娇艳的花朵,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但它们拥有奇特的叶形和恬美的形态,而且有特殊的地理分布、丰富的化石记录以及漫长的兴衰演化历史,因此备受关注.不过如今双扇蕨科的绝大多数属种已经灭绝,人们只能欣赏到其庞大家族中几个幸存的种.  相似文献   

11.
兰州阿干镇煤田下侏罗统大西沟组植物化石的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兰州大西沟组植物群与苏联中亚伊塞克—库尔地区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组合最为相似,两者都以具大型小羽片的枝脉蕨(Cladophledis)高度繁荣为特色.大西沟植物群与我国南方同期植物群有较大差异.银杏类和苏铁类植物在组合中所占比例的高低以及锥叶蕨(Coniopteris)的是否存在,可能是鉴别我国北方早侏罗世早、晚两期植物组合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玉湖公园的种子植物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75种,隶属于33科、58属;公园内种子植物的生活型有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其中乔木种类最多;公园种子植物果实类型有12类,果实为蒴果的种类最多;公园内种子植物除有绿化的作用外,还有药用、观赏、作为工业原料等多种重要的经济用途.加强对公园内种子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制定发展计划,根据地方资源建立特色产品,合理引进外来种.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0,(1):36-37
中生代的苏铁,几乎遍布整个地球,在当时,地球上每三种植物中就有一种是苏铁类植物,堪称中生代植物界的一大旺族。然而盛极而衰,曾经繁荣显赫的苏铁类家族在历经沧海桑田后,目前仅留存少数后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及的苏铁科、蕨铁科和泽米铁科植物,共计3科、11属,约300种植物.  相似文献   

14.
贵州产野生苏铁属植物2种,它们是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 Lan et R.F.Zou和叉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 D.Y.Wang et C.Y.Deng,两种苏铁植物均处于濒危状态。引入栽培的苏铁植物有6个种,其中以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和少刺苏铁Cycas Miquelii Warburg栽培较多,主要作为园林植物,特别是苏铁的栽培,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花粉和资源有效性是影响有花植物生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授粉对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雌性生殖模式,尤其是对其结果率、结籽率以及果实和种子重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花授粉提高了长柄双花木的结果率和结籽率,且前期花的结果率、结籽率均显著高于后期花的;而自花授粉不但显著降低了其结果率和结籽率,同时在前期和后期花的结果率、结籽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异花授粉显著提高了单株植物种子重量及单果种子重量,而自花授粉则显著降低了它们的重量。异花授粉后前期花的果实重量及单果种子重量均显著高于后期花的。同时,异花人工授粉后种子数量和单粒种子重量之间存在权衡,而自然授粉条件下则不存在这种权衡。  相似文献   

16.
铁树是裸子植物,不能像被子植物那样开出鲜艳的花。那么,人们常说的"铁树开花"中的"花"是什么呢?答案是,铁树结的像花的结构叫孢子叶球,由大孢子叶聚生而成的大孢子叶球叫雌球花,由小孢子叶聚生而成的小孢子叶球叫雄球花。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有果实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类植物正是因为种子裸露而得名裸子植物,包含铁树、银杏、水杉、雪松等多种大家熟悉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血液有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血型。日本科学家考察了50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研究了它们的血型, 发现山茶、辛夷等60种植物属于O型,  相似文献   

18.
12种水龙骨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西产12种水龙骨科植物(即友水龙骨、盾蕨、瓦韦、伏石蕨、相异石韦、尾叶石韦、攀援星蕨、韩氏星蕨、亨利星蕨、矩圆线蕨、绿叶线蕨和褐叶线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2种水龙骨科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围绕型.不同属、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属及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紫花地丁开放花和闭锁花繁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一扰动生境中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开放花和闭锁花的产量、结实率和种子质量等繁殖特征进行了比较.开放花在3月初开始开放,雄蕊5枚,具有吸引传粉者开放的花冠等特征.闭锁花4月初开始形成,雄蕊2枚,且与柱头紧密接触,适应闭花受精.在扰动生境中,紫花地丁个体往往形成更多的闭锁花,而且闭锁花的结实率显著高于开放花的结实率.所以,大部分种子都是通过闭锁花闭花受精形成的.但是,开放花产生的种子更大,因而可能具有更高的幼苗存活率.即使在不利生境中,闭锁花也能保障植物繁殖和一定的种子产生.而开放花则产生更多的异交种子以适应新的生境.  相似文献   

20.
浙江金衢盆地白垩系红层,共发现二个化石孢粉组合。下部以内环粉(Classopsllis)——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当时是以短叶杉、尖叶杉、苏铁杉为主并参杂有少量苏铁、银杏和海金砂等蕨类的森林植被,反映了热带、亚热带热而干的气候. 上部以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是晚白垩世早期的沉积,当时是以希指蕨为主的植被景观,反映热而干的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