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翻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语言和文化以及其所承载的原文与译文、作者译者读者等主客体。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处于中心地位,既是原文读者,同时又是译文的创造者。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文章从译者的主体性着手,分析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的主观影响,揭示译者主体性的双重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N ida说过:"翻译就是交际",这种交际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顺应原作者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又要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事实上,译者很难做到让原文与译文的内容完全对等,当译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意思完全对等的词语时,创造性叛逆就帮助译者作出了成功的顺应.本文对新近提出的两个翻译理论"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和"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 L ingu istic Adaptation)"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其运用于实例中,通过分析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两篇中文译本,作者得出翻译是译者创造性地选择与顺应的过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字面含义大致相同和译者介入的透明性,视译文为原文的复制品、派生物,导致轻视译者的地位.现代翻译理论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的积极参与,而译者作为原文文本的特殊读者和译本的创造者具有双重身份,他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创作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文的接受程度,因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范林夏 《科技信息》2013,(6):239-240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在理解阶段,译者的认知图式对原文的理解并不总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有时也具有消极作用;译者的认知图式与原文文本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在表达阶段,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头脑中的认知图式,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或帮助译文读者建立新的图式,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尤金·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探讨幽默翻译所应持的标准和手法,认为幽默翻译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原、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即译文读者从译文中能得到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相似的反应。因此,译者应该在最大限度保证意义不变的条件下,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类似的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7.
郝元嫄 《科技信息》2012,(18):162-162
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并制约译文的形成。翻译时译者要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将原文信息表达为译文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语篇。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的译本分析,探讨了思维与翻译问题,并认为思维方式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蓓 《科技咨询导报》2010,(8):235-235,23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忠实地重现出来。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遵循怎样的原则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简述了翻译的原则,以便使译文更加符合原文的意义,尽量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林语堂在《论语》翻译过程中努力实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将古代经典介绍给西方读者。指出: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积极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原著作者的同时也应关照读者,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依据语境把两种语言进行转换的交际活动,涉及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三个方面,语境在词义选择、理解原文和译文表达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