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李贺诗歌感伤色彩形成的人格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唐代杰出诗人李贺诗歌感伤色彩形成的人格因素。人格的形成经过社会化和重新社会化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正是导致李贺病态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李贺诗歌感伤色彩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高中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及人格状况进行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学生的人格现状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成轻高考压力,而且对形成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轩辕黄帝可以从化原型学的角度看。从化的内在结构和化的时空全息角度,从化的人格凝聚和人格的化幅射角度来看,可以说轩辕黄帝作为一种远古的精神化现象,是中华传统化的一个原始模型,一个人格象征,一个精神母题。  相似文献   

4.
谢志杰 《科技信息》2012,(3):293-293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理解人格理论并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人格心理学实验课是必要的。人格心理学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从不同学派对人格的测量与不同学派理论的应用两方面来着手。但鉴于目前实际。人格心理学实验课的开设对学校设备尤其是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鲁迅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被接受与被广泛传播非常耐人寻味,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鲁迅人格魅力的形成原因,包括他的社会人格魅力,人伦关系方面的人格魅力,政治人格魅力以及学术人格魅力,粗略地再现鲁迅人格的丰富与复杂。  相似文献   

6.
潘春宇  胡善平 《科技信息》2009,(14):215-215
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视野的角度讨论了二元人格对大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的影响。探讨在二元人格划分下,即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倾向区分在大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上的表现,以期为现有的体育选修课的设置和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推动我国高校和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双差生”是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非正式又约定俗成的用语,他们面对学业和学校纪律,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往往被漠然视之,滞留在教育的边缘。教师的教育职能体现为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人格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效能感对“双差生”的认知与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教师人格对“双差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亦有着积极的隐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情感教育。在音乐活动中,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从美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具有审美功能;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具有教育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具有认知发展的功能;从音乐学的角度看,情感教育又具有愉悦功能。本文从以上几个角度,对音乐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独生子女人格形成发展中的7种类型的人格心理缺陷,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自我中心的品行追求,博而难专的意愿志趣,怯懦脆弱的意志缺乏,执拗不驯的性格特征,孤寂冷峻的情绪类型,“望子成龙”的受动压力及其表现,并从社会环境,教育,个性社会化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海 《枣庄师专学报》1990,(3):43-47,10
人们都承认天才。尽管人们对天才的人格及创造有诸多异议,一些天才总是站在一座座高峰上俯视人世。人们在崇拜天才的作品的同时,会感到精神上存在着障碍。如果我们不仅从社会学的角度,还试着从生理学  相似文献   

11.
人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依附型、独立性、自由型三个阶段。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阶段他们的人格是处在健康人格和不健康人格、依附人格和独立人格之间的人格状态,把大学生人格从依附型培养成独立性是高等学校的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美国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牧师丁梅斯代尔进行心理剖析,旨在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展现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发展。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弗氏人格结构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其命运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由云南师范大学沙毓英、张锋教授编制的,符合中国城乡及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富有本土气息的《中国学生性格问卷》(11-18岁)CSPS对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摩梭中学生的性格状况进行问卷测量,了解摩梭中学生的性格发展,并从摩梭家庭环境和摩梭文化环境角度来分析影响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的原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蠡是《浣沙记》真正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他在仕途进退,爱情取舍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崇高、独立、自由的人格意志是对晚明进步的社会思潮的形象化回应。他所标树的人格范式穿越久远的时空,在现代依然对人们具有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律人格是任何法律实体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本保证,而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是该国际组织在国际上甚至在国内法上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首要条件。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问题,从国际法律人格的含义说起,对国际组织拥有国际法律人格及相对应地其拥有的国内法律人格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扩展性地论述,并对非成员与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这位20世纪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先进人格作为一种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人格发展的最好的可能性,展示了潜在人性中的最具有力量最高尚的方面,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新时期健康人格建设提供了一个模范。从仁、智、勇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基本人格做了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作家个性体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家时代个性体验,一是个体个性体验。时代个性体验主要由时代大环境所决定。个体个性体验主要由作家性别、性格、家庭和生活经历所决定。时代个性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文本层面的体裁方面和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的作家精神追求、哲学理想方面;个体个性体验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语言选择、谋篇布局方面和第二层面即语义层面的人物形象和意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这位20世纪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先进人格作为一种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人格发展的最好的可能性,展示了潜在人性中的最具有力量最高尚的方面,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新时期健康人格建设提供了一个模范。从仁、智、勇三个方面对毛泽东的基本人格做了浅显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论人格内涵与人格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主要指个人的法律人格、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的实质是“平等”,心理人格的本质是“和谐”,道德人格的核心是“善良”。人格教育和养成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激发人格建设的内在意识,发挥教育者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形势下,科技期刊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努力塑造自身的个性,突出刊物的特色.阐明了塑造科技期刊个性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包括理性化思维、国际化视角、独特化创新、差异化处理、立体化表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