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楚漆器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对后来的漆器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楚漆器造型、装饰及文化内涵出发对楚漆器艺术进行审美探析,以期深刻把握楚漆器艺术美的特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2.
楚漆器因种类繁多、制作精良而成为战国时期漆器艺术的代表。该文通过对楚漆器的胎料选择、种类和遣型艺术、色彩,纹饰等方面的分析,阐述7其独特的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桦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5):108-109,136
漆器是青铜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兴发展起来的,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战国漆器的生产,以南方的楚国最为发达。汉代的漆器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楚地漆器的发展并提炼出楚漆器的装饰图形以黑红为主要用色,体现回旋的曲线美感的特点。结合德国现代平面大师乌韦·勒斯作品的形式语言,利用大师形式语言将传统楚漆器纹饰的构形进行现代性转换,对传统图形现代表现的创新思维及创作意义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4.
浅析楚漆器艺术的装饰构成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漆器艺术最具鲜明的特色是它流动舒畅、富于韵律感的线条,它们顿挫有致,具有绘画性。同时,它以黑红两色为主要色调,构成中国漆艺的代表性色彩,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人色彩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藏族是使用漆器较多的民族之一,藏族地区的漆器发展从一开始就依托于汉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汉藏交流互动下的内地漆器和技艺输入,既满足了藏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艺术审美需求,又推动了藏族地区本地域的漆器生产制作,藏族漆器在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上都留下了内地文化的印迹。汉藏交流互动对藏族地区漆器具有多维度的影响作用,体现了藏族文化与内地文化频繁交流、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现代扬州漆器存在问题与不足,探讨了扬州漆器商品化设计的必要性,并对扬州漆器的商品化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叙述中国元代以前漆器的发现与发展概况,介绍中国古代漆器制作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型期,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促使宋人新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独特气质和审美取向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审美意识强烈地影响到两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素髹漆器风格的形成直接受此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素髹漆器,既不同于楚汉漆器的浪漫、神秘,又不同于盛唐漆器的饱满且富于激情,而是在简洁质朴中呈现出内涵深邃的独特意境,生动地映照出了宋代文人含蓄内敛、宁静淡泊的审美理念。通过分析宋代文人审美意识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各种要素,论述了两宋文人审美意识在宋代素髹漆器的色彩和造型中的体现,为素髹漆器的盛行找出深层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9.
叙述中国元代以前漆器的发现与发展概况,介绍中国古代漆器制作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0.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11.
脱胎漆器是福州三宝之首,蕴含了福建福州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我家有一个"传家宝"是南瓜造型的脱胎漆器收纳盒,盒面绘有精美的兰花图案。我时常抚摸着可爱的"小南瓜",心想:脱胎漆器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名字中有"脱胎"这个词呢?难道它有脱胎换骨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器、稷山螺钿漆器三大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山西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有一些新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诸多潜在的危机,应在加强政府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建立现代数据库、坚持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保护与开发并举、协调多方力量协同保护等方面着力推进山西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用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解析漆器漆膜裂解色谱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变步长的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析漆器漆膜的裂解色谱数据,获得了漆器漆膜隐含的年代信息。结果表明,本法为解析古代漆器漆膜年代信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裂解色谱方法,得到漆器漆膜裂解色谱数据,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变步长的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析,能够找出漆器漆膜隐含的年代信息。结果证明本法为解析古代漆器漆膜年代信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楚国的造物品类繁多、主题鲜明、格调清奇灵秀、色彩斑斓繁艳,开创了上古南方审美文化的新视界。楚器物从造型到装饰所表现出来的楚风特征表明,楚器物的产生与楚风俗有着密切的关联,楚风俗是楚器物发育生长的母胎。  相似文献   

16.
在楚艺术的各种表现中,楚建筑的表现最具有综合性,表现方式独树一帜,表现效果遒劲有力。建筑是艺术和生活的空间载体,是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是文明形成、发展的物化体现。因此,楚建筑反映出的外在形式与形象,是所处设计环境的必然,集中体现了楚艺术的浪漫主义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在史前艺术的萌芽时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母土里孕育起来的艺术事象,就明显地存在着风格和气质上的南北差异。本文从楚美术与北方中原美术的对比与楚美术和西方美术的对比两方面探讨楚美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库路真"漆器是唐宋时期襄阳地区朝贡中的珍品。然而到南宋时,"库路真"从名至实已有失传之虞,后代学者虽多有考证,但皆无成说。直到今天,关于"库路真"名实等的争议仍多存在。笔者通过论证,认为唐宋时襄阳"库路真"是雕漆和犀毗漆器,为皮胎或金银器漆器,是中原政权转赐西北少数民族的一个贵重物品,为西北少数民族所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大量的史料,论述了贵州生漆及漆器发展的历史,并对贵州生漆及漆器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凸显了学科教育学课程的问题与弊端,学科教育学课程的改造与重楚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从课程目标的重楚、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实施方式的转交、课程的外部支持与研究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重楚学科教育学课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