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1)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2)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混合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连续切片证实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于内膜基底层的腺体和间质.雌激素受体(ER)在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39/44)和80%(45/56);孕激素受体(PR)在在位和异位内膜的阳性率分别为77%(34/44)和86%(48/56);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但也具有种植、转移等肿瘤组织的特点.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于内膜基底层的腺体和间质.ER、PR在异位症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表明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对其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约 5% ~ 10%的育龄期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且达 50% 的内 异症患者合并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 已有很多 报道利用动物模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本篇综述主要介绍啮齿类动物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 型建立方法、应用及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未建立模型组)、对照组及米非司酮药物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异位内膜中芳香化酶(P450arom)的表达。结果健康大鼠子宫内膜中无P450arom的表达,内异症模型鼠在位、异位内膜中均出现P450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位内膜(P〈0.01)。结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存在P450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减少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未建立模型组)、对照组及米非司酮药物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异位内膜中芳香化酶(P450 arom)的表达.结果 健康大鼠子宫内膜中无P450 arom的表达,内异症模型鼠在位、异位内膜中均出现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位内膜(P<0.01).结论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存在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减少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未建立模型组)、对照组及米非司酮药物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异位内膜中芳香化酶(P450 arom)的表达。结果健康大鼠子宫内膜中无P450 arom的表达,内异症模型鼠在位、异位内膜中均出现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位内膜(P<0.01)。结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存在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减少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内膜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丹那唑对IL-6水平的影响,探讨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 中的作用。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IL-6水平。结果:模型组异位内膜的IL-6水平比在位内膜显著降低,而丹那唑治疗组在位和异位内膜的IL-6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生长与IL-6水平的降低有关,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可能部分地通过升高内膜组织IL-6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占84.61%) ,1例为腹壁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7.69%) ,1例为无创伤史的左侧腹直肌前鞘内膜异位症(占7.69%)。最早发病者为产后7a,最晚为产后10a,平均6.2a。12例在切口处有痛性结节 ,大小与月经周期有关 ,仅有1例无任何临床表现。结论:会阴、腹壁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重在预防 ,应尽量避免宫腔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医原性播散。治疗以手术切除异位病灶为主  相似文献   

8.
王自强  贺晓霞 《甘肃科技》2022,(23):102-104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效果。选取秦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内异症分期诊断率、超声诊断率及不同病灶大小的超声图像特征。不同大小病灶间直径、潜伏期、CDFI血流、病灶深度及强回声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阳性率为96.25%(77/80),轻、中、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2%、90.00%、100.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3.7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发现病灶,还能确定病变范围,分期诊断符合率及阳性诊断率较高,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日趋增多的生育期年龄女性的常见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分子生物学特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及35例肌间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在位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相应密度代表其表达强度,发现研究组中MMP9、VEGF的表达及MMP9/TIMP1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R丧失周期性变化规律.得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MMP9、VEGF高表达及ER丧失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分子生物学特质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VEGF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以雌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用自体移植法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鸦胆子油乳腹腔给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异位囊肿消失情况,并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中VEGF表达及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鸦胆子油乳能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明显减小甚至消失,能抑制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表达。由此得出结论: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囊肿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间2、4、6和8周)IL-6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异症模型组,在成模后2、4、6和8周其在位、异位子宫内膜IL-6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IL-6mRNA可能与内异症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用药组在位、异位内膜Fas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小柴胡汤治疗组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但对照组(蒸馏水)中却相反,而在丹那唑组中两相差不明显。结论: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在带器期间痛经缓解率100%;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CA125值明显降低且降至正常范围,以后维持在较低水平(P<0.01);子宫体积亦减小,但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对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有关于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报道,其治疗效果较理想,且副作用小,是较有前途的一种药物,但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 :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ER和PR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 ,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模型组在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内异症模型组异位内膜ER/PRmRNA大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ER/PRmRNA(P <0 0 1)。结论 :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ERmRNA表达的相对增高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NF-κB与TNF-α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EM)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表达量随病情加重有上升趋势(P<0.05)。EM患者中异位内膜组NF-κB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在位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NF-κB与TNF-α在EM患者异位内膜中的异常高表达与EM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