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根据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做出的承诺,在今后5年内,外国银行将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将逐步取消,外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向我国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可以预见,入世将加快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意味着更大程度的扩大与开放,特别是外国金融机构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后,国内金融业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我国国内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只有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改变经营观念、完善银行功能、加强风险控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等等一系列措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才能使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土地产权结构安排理论和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指出不同土地产权结构安排会使得无论是农业生产者还是土地等生产性资源要素都具有不同的安排和配置方式,土地产权结构安排越是具体到个体劳动者,来自于人力资源配置和资源配置的优化越会导致更高效率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逐步实现对WTO的承诺,我国仍然处于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金融机构面临着来自实行综合经营的国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金融业综合经营顺应了金融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中国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正式提及,却从实证的角度却出现了金融股控股公司。因此,走综合经营道路的中国金融机构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解析了几种典型的综合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分析了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包括组织形式在内的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调查背景随着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自贸区建设的进展,厦门市的金融业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业务规模和服务品质上将迈向更高的台阶。未来的若干年,厦门将着力打造"3+1+N"的金融服务平台和产业集群体系,大力推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厦门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客户服务需求提升明显,但目前不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还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如P2P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金融系统性风险危害大,精准度量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方法。以Clayton Copula函数测算股票收益率的下尾相关性为基础,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每家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导致整个金融系统也发生危机的加权平均概率。实证分析选取了4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每日股票对数收益率数据,用K-均值法将40家金融机构分为3类子系统: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别度量每个子系统以及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结果表明:近几年来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最高,银行业其次,证券业最低,但证券业系统性风险波动最剧烈,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一直处于较高且脆弱的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叶红兵 《科技信息》2007,(14):120-120,155
西方公司法所涉及的公司制度完全遵循着资本的逻辑,将一般劳动者完全置于产权安排之外,这种模式忽略了人的本质和价值,在资本统治下被异化的劳动者开始要求契约关系之外的第二种获得利益的方式——产权安排。对产权的安排,不能不同时考虑资本与人本及其背后深层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在制度安排的法律层面上实现资本与人本的优势互补与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金融业发展变化巨大。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了金融机构对金融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金融行业的人才数量、结构等状况决定了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金融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的人口生态学特征及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金融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并提出了金融业人才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混业经营己经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的大环境下,面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金融业应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能,使得我国金融业在分业经营的体制下,想方设法朝着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混业经营发展。那么究竟如何由目前的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才能既保证我国金融机构在与国外金融机构竞争时不处于劣势,又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一方面是效率,一方面是安全,如何实现安全与效率兼得?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的最佳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0.
郑联盛 《世界知识》2011,(16):31-33
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国家破产"风险,不管是偿付危机还是流动性危机,对于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债权人以及该国自身等,都会有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为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出的江西金融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江西金融业与各产业,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融合都偏弱。对此,一是要适当放权给地方金融机构;二是要加大金融机构对主导产业的扶植力度;三是要加快形成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与综合改革相配套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着力推进五大金融体系建设。一是建立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努力吸引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来山西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在全省形成机构种类全、网点覆盖率高、资金供给充裕、市场竞争充分、专业化水平高的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建设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产权的动态安排及企业剩余分配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斯和阿尔钦等人对公司的定义,企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所有者形成的合约.企业的要素从大的方面分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形成合约时,面临着产权的重新安排,这一安排的前提是双方收益的最大化.企业同时又是区别于其他一次性交易的特殊合约,因此它的产权安排是动态的,而企业剩余的分配也是动态的.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产权和企业剩余的安排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均衡分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 财务分析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及编制会计报表活动的自然延伸,财务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进行财务预测的基础。通过财务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借以深化了解和正确评估金融机构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金融机构目前所处的财务状况,预测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为此,财务分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决策层的决策质量及金融机构的未来运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金融业财务分析的质量无法迎合现代管理所需,本文拟选择对金融业财务分析质量影响较大的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言,金融业的资信评估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央银行通过专门机构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资信进行评估;第二层次是金融机构对借贷企业的资信评估和社会评估机构对客户的资信评估。在此,本文着重探讨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建立资信评估制度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伊核问题是当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最多的一个问题.2011年的最后一天,奥巴马签署了针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法案,不仅对伊朗中央银行及其金融组织实施严厉制裁,还将处罚同伊朗进行贸易的外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被制裁的企业或金融机构将不得进入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或交易.这意味着所有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不得不在伊朗石油与美国市场之间“二选一”.该法案蕴含着浓厚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色彩,给2012年国际局势的动荡与混乱“定下基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后,金融行业面临逐步自由化的严峻挑战。从正面意义来看,WTO金融自由化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向国际标准靠拢,有利于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减少不良资产,同时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引进大量外资。从负面意义来看,WTO金融自由化不仅会使我国金融机构将失去部分金融业务和市场份额,而且国内金融机构将面对部分金融人才流向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将更加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此外,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面临重大挑战,而金融机构又难以立即适应混业经营。我国金融法制建设和监管能力将承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为此,我国应当在该领域内应当进行改革。具体来讲,我国应当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超国民待遇,营造公平、稳定的竞争环境,利用GATS和《金融协议》的有利条款扶助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强化监管体系,促进外资金融机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国内外金融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董波 《科技潮》2000,(7):132-133
在网络对传统行业的革命性改造进程中,金融业无疑是感受最早、感受最深的。从网络诞生开始,技术人员就瞄准了对金融业的改造。结果导致: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客户相互联系的方式,也改变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产品推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以及金融体系的组织形式和金融政策的运作机制,而且改变了金融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使网络经济大潮明显打上“大金融时代”的烙印,进而引发金融领域的一系列革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临近,有关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国内金融机构地自身不利因素必然遭遇巨大挑战,但也面临着走向国际金融市场的契机。我国金融业如何2借助人世的机遇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忙尽快与国妆轨,并最终在竞争中与外资金融机构实现优、劣势的转换,便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商业银行保险业、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