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pH对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s)藻胆体荧光发射光谱,光能传递和解离的影响.在pH7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解离.在pH6,8,9,10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仍处于较稳定状态,没有解离.在pH5,5.5和10.5磷酸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弱解离.在pH4.5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明显解离.在pH4和11缓冲溶液中,藻胆体发生严重解离;藻红蓝蛋白,C-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所捕获的光能已不能传递给末端发射体  相似文献   

2.
从嗜热蓝藻鞭枝藻(Mastigocladuslaminosus)中分离出藻胆体,并对其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完整藻胆体的室温荧光峰位于673um,77K荧光发射光谱中只有一个峰,位于685um,解离的藻胆体的77K荧光峰位于683nm,并在666nm和650nm处形成小的荧光发射峰.严重解离的藻胆体室温荧光峰位于645um,77K荧光峰位于644um,683um荧光显著下降,成为小峰.完整藻胆体与解离的及严重解离的藻胆体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差别,吸收峰位于622um,在580um处有一吸收肩.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破碎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钝顶螺旋藻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完整藻胆体,探讨了具有超大分子结构的藻胆体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敏化荆的可行性,考察了藻胆体与Chlorin e6在纳米TiO2电极上的耦合敏化作用.研究发现,藻胆体可以组装在纳米TiO2电极上作为DSSC的敏化剂,藻胆体DSSC的开路电压0.55 V,短路电流0.50 mA/cm2,光电转化效率0.19%;藻胆体与Chlorin e6耦合敏化可以增大DSSC的短路电流,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且高于藻胆体和Chlorin e6单独敏化的加和,表现出明显的耦合效应,为进一步探讨光合膜蛋白在光电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处理聚球藻藻胆体-类囊体膜.使藻胆体从类囊体膜上解离出来的方法研究藻胆体在类囊体膜上结合状态研究发现并首次报导在该藻类囊体膜上存在两类结合类型的藻胆体:一类藻胆体与类囊体膜结合不紧密,很易从类囊体膜上解离出来;另一类藻胆体与类囊体膜结合很紧,不易从类囊体膜上解离出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藻胆体杆核复合物在低温(77K)下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讨论了激发能量传递过程以及途径.实验结果说明低温下藻胆体的能量传递途径有2条,1条经过核中的中间受体,另1条不经过核中的中间受体.  相似文献   

6.
藻胆体是一些光合藻类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设计面向生命科学高年级本科生的综合实验,包括了藻胆体的分离、纯化、组成鉴定及性质分析,详细分析了该综合实验的特点、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Co、Ni、Cu、Zn离子对蓝藻藻胆体光谱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了Co(Ⅱ)、Ni(Ⅱ)、Cu(Ⅱ)和Zn(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螺旋藻及其藻胆体—类囊体膜的作用.4种金属离子可降低藻胆体在624nm的特征光吸收峰,并使藻胆体—类囊体膜的发射荧光峰下降、蓝移,使Fp/Fc(藻胆与叶绿素荧光比值)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藻胆体是重金属离子作用的重要位点这一.在四种重金属中,Cu(Ⅱ)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藻胆体是蓝藻及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可以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类囊体膜。该文首先对蓝藻及红藻藻胆体中各藻胆蛋白组分的能量传递规律,及藻胆体与类囊体膜之间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概述,认为能量传递效率与各蛋白组分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光谱匹配程度有关;能量传递需要多种机制的共同参与,只是所占比例不同;状态转换不是在极端的实验条件下才发生的,而在日常条件下就可以发生。此外,还概述了藻胆体或藻胆蛋白与高等植物类囊体膜之间的能量传递,认为藻胆体或藻胆蛋白与高等植物类囊体之间能发生能量传递,不同的藻胆蛋白与高等植物类囊体之间的传递效率有所不同。最后对建立高效的植物光能传递系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选用多维层析和非变性PAGE(Native-PAGE),从海生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藻胆蛋白提取液中制备纯度符合光吸收系数测定要求的藻蓝(R-PC)和别藻蓝(AP)蛋白.选用Bradford和Hartree-Lowry法,用牛血清蛋白和γ-球蛋白作标准蛋白,对R-PC、AP进行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藻胆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管藻和螺旋藻中提取了藻胆蛋白,利用藻胆蛋自在可见光区具有吸收的特点,建立了藻胆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在波长565和620nm处测定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在0-1.2m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藻红=0.9995,r藻蓝=0.9998,该方法测定藻红、藻蓝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99.07%和99.11%.与传统的Lowry法相比,该方法测定蛋向质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藻胆蛋白的表达含量,对本实验室构建的含pACYCDuet-ho1-pcyA、pETDuet-pecE-pecF、pCO-LADuet-pecA的E.coliBL21菌种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3)优化了蛋白的表达条件为:诱导表达温度为28℃,诱导表达时间为14h,诱导剂量为1.0mmol/L,藻胆蛋白最高表达含量为11.271mg/100mL.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以青岛野生龙须菜、黄色突变体、4株绿色突变株、 瑞拉野和垅须菜、南非野生型龙须菜及真江蓠为材料,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完整的藻胆全。3种野生型龙须菜和ye100的藻胆体位于1.0-1.5ol/L蔗糖层;绿色突变体gr188的藻胆体位于0.75-1.0mol/L蔗糖层;其余3种绿色突变体的藻蛆体位于0.75mo/L蔗糖层,蔗糖层和1.0mol/L蔗糖层,实验还比较了藻胆体的吸收光谱特性,野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海生大型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为材料,采用亚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2种多管藻藻胆体提取液中分离制备藻胆体.吸收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2种样品位于0. 2 mol/L处的藻胆体组分,在498 nm R-PE特征吸收光激发时F_(670~680)/F_(580~590)都大于3,证明2种藻胆体组分均为完整藻胆体.与Trion X-100增溶后制备的藻胆体(0. 2M-Triton-Band)相比,无Trion X-100增溶的藻胆体(0. 2M-Band)表现出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的光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表明0. 2M-Band是带有类囊体膜Chl a-蛋白复合物的藻胆体.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中,0. 2M-Band和0. 2M-TritonBand均被进一步分离成2个结构相对稳定的藻胆体组分:一个是位于0. 8 mol/L梯度含量较高、密度较小的藻胆体组分,另一个是位于1. 2 mol/L梯度含量较小、密度较大的藻胆体组分.本研究建立的分离制备完整藻胆体的亚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藻胆体的制备效率,而且可用于其他海生大型红藻藻胆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选用Bradford法和Lowry法,以牛血清蛋白和γ-球蛋白作为标准蛋白,分别对从海生红藻异管藻(Heterosiphonia japonica)和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以及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中分离纯化的异管藻R-藻红蛋白(HR-PE)、多管藻R-藻红蛋白(PR-PE)、蓝隐藻藻蓝蛋白(Cr-PC)进行了蛋白浓度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光吸收系数测定.根据2种方法和2种蛋白针对3种藻胆蛋白的测定结果以及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比较,Lowry法是进行藻胆蛋白,尤其是六聚体藻红蛋白浓度及光吸收系数测定的更适合、准确的检测方法;在进行同类或相同藻胆蛋白之间相对含量、比例的定量分析时,Bradford法是一种更便捷的测定方法.由于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与选用的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及其所用的标准蛋白直接相关,在使用和比较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时必须明确检测方法和标准蛋白,否则藻胆蛋白光吸收系数值将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坛紫菜藻胆蛋白及叶绿素a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色泽坛紫菜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含藻胆蛋白及其叶绿素a量的差异,以及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各因素(研磨、光照、被测定藻体的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色泽的坛紫菜叶状体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含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的量各不相同,其中褐红色型藻体的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的质量比最高,分别达114.87 mg/g和8.83 mg/g;绿色型藻体的藻胆蛋白的质量比最低(55.39 mg/g);桔红色型藻体的叶绿素a的质量比最低(4.58 mg/g).2)不同温度下培养的坛紫菜,其4种色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坛紫菜色素含量也随之增加.3)在影响测定结果的各因素中,对坛紫菜4种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影响最大的是研磨,其次为光照.  相似文献   

16.
钝顶螺旋藻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钝顶螺旋藻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杜林方,付华龙(生物系)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由武汉水生所购买,生长于修改的Zorrouk氏培养基中 ̄[4],2~10L,30℃培养。1.2藻胆蛋白粗提物的制...  相似文献   

17.
报道以青岛野生型龙须菜(wt)、黄色突变体(ye100)、4株绿色突变体(gr180、gr184、gr186、gr188)、委内瑞拉野生型龙须菜(lv)、南非野生型龙须菜(sa)及真江蓠(ga)为材料,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完整的藻胆体。用540nm激发,野生型的荧光发射峰位于578nm和670nm,相对荧光强度FAPB/FPE的比值为1.50。几种材料的PE和APB荧光发射峰没有明显区别(不超  相似文献   

18.
滇池微囊藻“水华”藻胆蛋白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滇池采集的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wesenbergii(惠氏微囊藻的多率达90%以上)和人工养殖螺旋藻的藻胆蛋白和粗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微囊藻水华中藻胆蛋白的含量占干藻的15.07%晒干后的螺旋藻其藻胆蛋白含量8.05%,喷雾干燥的3.68%,此外,超滤前破细胞的溶液含小白鼠致死的毒素,超滤提取得到的藻胆蛋白结果为阴性,藻胆蛋白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对6个不同品系地木耳的藻胆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地木耳藻胆蛋白含量是存在差异的.采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品系不论是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藻红蛋白,还是总藻胆蛋白含量在6个品系中都是最高的,而采于陕西榆林的品系则相反,各项含量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20.
藻胆蛋白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胆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色素蛋白。从条斑紫菜藻中提取藻胆蛋白,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对提取的藻胆蛋白进行纯化,并首次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来测定藻胆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从而得出:从红藻中提取分离出具有一定纯度、较高抗氧化活力的藻胆蛋白提取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