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科学》2011,(7):F0003-F0003
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人类生存。而电子显微镜则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有些时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以下这些照片中的寄生虫却并非此类,它们不仅没有考虑宿主的需要,消耗我们的食物和营养,而且破坏人体组织,产生能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的病灶。  相似文献   

2.
人蚊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早期,人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发展阶段早已经结束。有人说,最后能与人竞争的生物可能要算蚊子了,但由于现代人十分注重污水的处理和化学药剂的喷洒,蚊子也差不多被制服了。然而现实是否就果真尽如人意呢?蚊子引起的“恐慌”前不久,一种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注意。这种病毒正在迅速扩散,其行踪已遍及美国东海岸的九个州,对150多只小动物和一位佛罗里达老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3.
俞强 《自然杂志》2015,37(6):405-410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着各种来自于环境的威胁,其中一种就是寄生于人体进行繁衍从而导致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寄生虫。全世界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每年有数百万的人死于寄生虫病。40年前,日本北里大学的教授大村智(Satoshiōmura)和美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的研究员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发现的治疗淋巴丝虫病(象皮病)、盘尾丝虫病(河盲症)的阿维菌素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屠呦呦发现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彻底改变了那些饱受寄生虫病害痛苦的患者的命运。由于这三位科学家为解决人类重大健康问题所做出的贡献,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他们。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人体吸引了许多不邀自来的“食客”。我们的身体里寄居了成百上千种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病毒是最早的寄生物种,然后是细菌,之后随着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更复杂的寄生“食客”纷至沓来。地球1亿物种中有一半为寄生物种。  相似文献   

5.
烧、烤、涮——“包庇”寄生虫烧烤涮如今已经成为城市街头的一大“风景”,无论是露天大排档,还是大饭店、小餐馆,只要有烧烤涮,就会食客盈门。然而对于烧烤涮业的兴隆,医学专家却备感忧虑,因为猪、牛、羊等家畜是绦虫、旋毛虫、弓形虫等寄生虫的宿主,必须加工熟透才能杀死寄生虫,否则就有可能将含有寄生虫的肉吃进体内。目前流行的烧烤涮,很难将肉加工熟透,盲目吃这些食物就非常危险。尤其是猪肉绦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该寄生虫病是由寄生在猪体内的幼虫——猪囊尾蚴进入人体所致,其进入人体后随血液流动,寄生在皮下形成结节,在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6.
郑德先  刘彦信 《科学》2006,58(4):27-29
细胞死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同于机体死亡.在正常人体组织中,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个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坏死(necrosis)和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细胞坏死是细胞对外来伤害的一种被动反应,如局部缺血、高热、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等,均可造成细胞急速死亡。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发生肿胀.最后导致细胞膜破裂和溶解,细胞内前炎症因子等内容物释放,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细胞坏死现象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其基本病理变化就是患者小叶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在显微镜下可见肝汇管区及小叶内有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小叶网状支架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与人类的关系及寄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唐崇惕在自然界中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共栖、共生和寄生三类型。在寄生现象中的两种生物,寄生物受益,被寄生的生物(即寄主,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受害。受害的程度因寄生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种昆虫能让人类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那可能非蚊子莫属了——每到夏天,它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它们在我们的耳边营营嗡嗡,扰人清梦;它们死缠烂打,锲而不舍地叮咬我们,让我们奇痒难忍;它们飞来飞去传播病毒,给我们带来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致命疾病。世界上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大约200万人因此丧命。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医学越来越向两极发展,一极是微观方向,从细胞、基因水平上揭示疾病的起源及治疗方法;另一极是从人和自然其他种群间的则关关系的宏观水平来考察疾病的预防。而处于这两极间的那些疾病受人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典型的情况是被称为世纪末疾病的寄生虫病。从生物学角度看,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保健意识、生活习惯的变化,寄生虫病是完全可以预防、消灭的。那么寄生虫病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否已完成了其使命,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日前接受我采访的一位专门与寄生虫病打交道的科技启明星…  相似文献   

10.
生物气溶胶是存在于空气中的微小生物组分,主要包含各类真菌、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病毒、花粉等.室内空气中生物气溶胶含有丰富的致病成分,并且这些致病成分已经引发了各种健康问题,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类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也促使研究者更加致力于生物气溶胶的相关研究工作.探究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可能的释放源头以及有效的检测方法,对降低生物气溶胶危害风险、实现室内致病性生物气溶胶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室内空气生物气溶胶可引发的疾病角度对其种类和危害展开概述,同时,也对室内生物气溶胶的可能来源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室内生物气溶胶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相关微生物的重点检测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巾的一种蛔虫,竟然能使其宿主——蚂蚁变得看起来就像是已经熟透、鲜美多汁的红莓果子。据推测,蚂蚁外形的这种改变能让前来觅食的鸟儿误把蚂蚁当成美味的浆果吞下去。于是,寄生的蛔虫经过鸟儿的肠道,最终完好无损地被排出鸟儿体外,从而完成蛔虫的传播。科学家注意到,一些蚂蚁的腹部鼓鼓地向上翘起,呈亮红色,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蚊媒传染病。科学家正在研发——小小的蚊子可谓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之一。蚊子除了在我们身上留下大大的红包之外,还可能把黄热病、登革热和疟疾等各种致命疾病带给我们。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蚊媒传染病,蚊子也许堪称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之一。为了灭蚊,人类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科学家一直试图消除蚊子给人类带来的烦恼。  相似文献   

13.
邬光惠 《科学通报》1986,31(9):720-720
糖结合蛋白几乎存在于一切生物细胞的表面,细菌也不例外。细菌粘附到宿主的粘膜细胞表面是导致感染的第一步。一般是通过细菌胞壁上的糖结合蛋白对宿主细胞表面的糖基的专一性识别、粘附而完成的。上皮细胞这种糖基结构被认为是细菌的受体。因此这种专一性的识别可能为某些糖或其衍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9,(8):F0004-F000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就共生关系而言,尽管寄生虫和人类之间的”恩恩怨怨可能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和进化过程:但是,通常是弊大于利。以下是该刊列出的十种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以及它们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正>真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真核生物。据估计,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真菌物种约有150万种,目前世界上已被发现和描述过的真菌种类约为10万种。它们以腐生、共生和寄生等多种方式与自然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有益,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真菌约500种。真菌感染所引起人类、动物、植  相似文献   

16.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4,(12):64-69
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人体吸引了许多不邀自来的“食客”。我们的身体里寄居了成百上千种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病毒是最早的寄生物种,然后是细菌,之后随着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更复杂的寄生“食客”纷至沓来。地球1亿物种中有一半为寄生物种。以下十种令人恐怖的小小虫子,相信一定没人愿意让它们在自己的身体里“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7.
疯牛病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病毒病)的一种,1985年在英国暴发的疯牛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发生疯牛病的分子机制是疯牛病病毒诱导细胞型朊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从富含?-螺旋的细胞型朊蛋白转变为富含?-折叠的疯牛病病毒,导致这种构象变化的原因目前仍然未知.这类传染性的神经退行疾病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禁止肉骨粉作为动物饲料明显地抑制了疯牛病的进一步流行,但是羊瘙痒病、水貂传染性脑炎和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朊病毒疾病的流行病学表明朊病毒已经并将持续存在于自然界,而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除朊病毒病外,多种神经退行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等致病的原因都是由蛋白质异构引起的,因此阐明朊病毒疾病的致病机制对于其他神经退行疾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几大类传染型朊病毒疾病的发生历史和现状,依据朊病毒的发生及传播特性指出朊病毒疾病不可能被根除并存在暴发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8.
迄今,人们对辐射的生物效应的直接评价仍然是很困难的.现在美国劳伦斯利物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定人体辐射效应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对人体接收的辐射剂量的评价,也可能对有遗传致癌倾向的人作出鉴定.这种方法是如此灵敏,以致辐射引起的生物损伤的程度可能提供一种受到的辐射剂量的量度.  相似文献   

19.
吴霞琴 《科学》2004,56(1):49-51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人体大约有100亿个细胞.不同的细胞,如肌细胞、肾细胞和神经细胞等构成了人体的各种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1901年,阿奇博尔德·加洛德爵士鉴定出已知的第一种人体遗传疾病尿黑酸尿症。今天我们认识到,至少有8 000种人体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病,其数目几乎每天都在增加。这些疾病在美国被分类为"罕见病",因为它们的受累人群都少于20万人,而在全球范围它们则可能累及4亿人口。一些疾病,如镰刀细胞病,全球累及数千万人口,而在世界的特定区域它只能分类为"罕见",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远东地区。对于少数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