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社会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巨风险(AI巨风险)”概念,认为在关注AI伦理及散发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可能引发的大范围、高强度、规模化社会风险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即人工智能在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引发的“巨风险”。主要类型如机器自涉式AI巨风险、社会系统侵入式AI巨风险、非对称破坏式AI巨风险等。“AI巨风险”的形成往往是多个密相关因素的共振式耦合作用,如技术能力强度、技术稳健度、技术应用向度、社会粘合度、政治/社会对抗强度、社会心理因素等。为防止AI所可能带来的大范围危害、遏制AI巨风险的形成,应积极构建“机器风险学”,从学理层面更深入分析AI巨风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并在未来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坚持预防治理原则、技治管理原则、强约束原则、备份原则、协商原则。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组织问题和自治问题 用两个题目就可以概括现代对科学所进行的讨论:一是(在特定的期望成就意义上的)科学的组织问题;一是科学的自治问题。尽管在这方面不乏疑义,但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似乎科学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系统立于我们面前,且我们应该更好地组织这个系统或使其自治。人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把“组织”和“自治”这些概念同“方法”和“理论”——科学论的两个古老题目——直接联系起来。当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社会系统时,它究竟是什么含义人们还不清楚,甚至连此系统的界限范围和信息加工的实际过程这些问题也在探索之中。当人们把科学分析为一种社会系统时,更为详细地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由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绿色·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定于2018年10月19-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欢迎学界同仁莅临参会。一、会议主题:绿色·科技·创新会议包括以下主要议题:(1)绿色科技创新研究的性质与特点;(2)可持续发展与系统方法论;(3)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4)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系统哲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并得到西安交大及黄山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支持的全国系统科学与哲学研讨会于1991年5月13日至18日在黄山区召开。与会代表57人,提交论文近50篇。会议围绕系统哲学、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的应用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大会还邀请了西安交大的湛垦华教授作了题为“最近五年来系统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邀请荷兰自由大学史丹博斯(Strijibs)博士作了题为“系统哲学——技术社会的世界图景”、“技术社会的理论问题”和“西方文化的两个传统”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大会还组织了“序与熵”、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内涵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地球系统的平衡。协调论强调“1 1>2”的非线性的螺旋式发展,平衡论强调既稳定又不稳定的混沌边界的协调度。地球系统(自然界系统、人类系统)作为复杂巨系统,应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方法,计算协调度(cm)与可持续发展临界值(Q),从而建立地球模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整体哲学与混沌理论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试图以协调论与平衡论建立地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战"之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大战”根源于(1)科学的意识形态化;(2)以“社会”的标准来取代“自然的标准”;(3)学术地盘之争。所有这一切都与当代科学的表述危机引发的后现代相对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一部科学史,不但是科学发现的历史,而且又是科学知识社会化的历史。我们不应单纯地把科学史看作一部“科学发现史”。科学,从本质上来看是社会性的。科学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科学知识的本质也是社会性的。但是,从形式上来看,科学研究活动只能以个别的形式(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是以个体的形式,在现代是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任何科学发现在其首次“问世”的时候,也必然是“个人”(或“小团体)所掌握的知识。要使个人的科学发现、个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变成被社会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使科学知识在形式上也成为社会性的,其间往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史中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许多论文和书籍讨论了科学史中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分歧,在其中我只提及文献[2,3,7,11,12,15,20]。我认为我们是需要弄清什么是科学发展的“内”,什么是“外”。我同意Lelas的意见:所谓的“内”与“外”取决于系统如何划分。那么科学系统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科学这种系统既可视为一种认识现象,也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笔者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识的科学,而不是作为社会性事业(institution)的科学。所以,本文将讨论作为一种知识的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1986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Barber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作的讲  相似文献   

9.
汽缸·气缸     
汽缸或气缸(下文中有时用“~缸”代替),是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新华词典》对“汽缸”的解释是:“往复式发动机或压气机中的圆筒状机件。有活塞在其中运动。” 词典只收“汽缸”,未收“气缸”,在条目“内燃机”的释文中使用的是“汽缸”,而在条目“蒸汽机”和“柴油机”的释文中使用的却是“气缸”。那么“气缸”与“汽缸”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异形词关系,还是意义有所区别的两个词?要想搞清“汽缸”与“气缸”的关系,还要从热机所使用的工质谈起。所谓热机,是指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热能做功,也就是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这个能量的转换,必须借助气体或蒸汽(水蒸气)作为媒介物质才可以完成,这些媒介物质在工程热力学中被称为工质。根据工质的加热过程是在机械内部或外部进行,人们把热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大类(虽然外燃机这个称呼不是很通行,让我们姑且称之)。内燃机中的工质是燃料(汽油、柴油和煤气等)燃烧产生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混合气直接推动热机的活塞做往复运动或叶轮做旋转运动。工质的加热过程是在发动机内部进行的,“内燃机”因此得名。属于内燃机的有: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柴油煤气机、燃气轮机、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等。外燃机中的工质为蒸汽。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在锅炉中燃烧释放出热能,水在锅炉中吸收热能后变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然后再进入热机做功。工质的加热过程是在发动机外部进行的,“外燃机”故此得名。属于外燃机的有:蒸汽机、汽轮机等。因为内燃机“~缸”中的工作物质是“气”(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所以应写成“气缸”;外燃机“~缸”中的工作物质是“汽”(蒸汽),所以应写成“汽缸”。“气缸”与“汽缸”两种写法的分工也是符合科技书刊中的一般使用习惯的。因此,《新华词典》应把条目“内燃机”中的“汽缸”改为“气缸”,把条目“蒸汽机”中的“气缸”改成“汽缸”,而条目“柴油机”释文中的“气缸”则保持不变。至于“汽缸”释义中提到的压气机,因为压缩的是空气,所以它的“~缸”也应该是“气缸”。值得注意的是《新华词典》1988年修订版只收“气缸”,在其他相关条目的释文中也只用“气缸”,而2001年修订版却是“气缸”与“汽缸”混用,反映出编写者对“气缸”与“汽缸”使用的举棋不定。另外,《新华词典》把“~缸”限定在了“往复式”发动机和压气机范围内,这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笔者经常与汽轮机打交道,深知它的外壳也叫“汽缸”,然而汽轮机不属于往复式,而是属于叶轮式。那么“气缸”与“汽缸”这两个写法可不可以合二为一呢?笔者认为不可,让它们各司其职为好。即使要合,也要写成“气缸”,因为“蒸汽”毕竟也是“气”的一种,“气”可以泛指任何一种气体,而“汽”一般特指水蒸气。《现代汉语词典》(1996)只收“汽缸”,而且在其他相关条目的释文中也只用“汽缸”。《汉语大词典(普及本)》(2000)也只收“汽缸”。从刚才我们的分析看出,这样做同样是不合适的。《辞海》在这方面就处理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科学”(scieoce)和“文化”(culture)属于与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发生极密切关系的若干少数最基本语汇(keyWords)中的两个,围绕着它们,已有很多学者(哲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得以对这两者有所认识。但由于它们的复杂、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的科学事业和四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较系统地评介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默顿(Rodert K.Merton)关于社会结构对科学的影响的有关理论。一、“科学”与“社会结构”的一般含义1.理论前提:科学是一种社会体制。什么是科学?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同时,科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有必要首先弄清默顿赋予科学的一般含义。  相似文献   

12.
“技性科学”这个新词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学研究的新特色。它是科学观的一次转向,形成了技性科学观。技性科学观告诉人们,进入现代以来,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发现都依赖于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越来越不可分离;而现代技术又都是“社会性技术”,所有技术都与社会紧密相连,技术以社会技术系统的面貌呈现出来。技性科学观给科学技术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注科学技术创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科学技术体系命运的社会因素,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技术形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学术讨论会专辑编者按 4(1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 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徐冠华  5(1 )……………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创建共享新秩序程津培 1 0 (1 )……………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研究孙鸿烈 ,刘 闯 1 3(1 )…………地球数据是地球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  ———从地球科学谈科学数据共享孙 枢 1 9(1 )…………………科学数据共享 :国家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  ———以中国气象局资料共享工作为例秦大河 2 4 (1 )……………科学数据资源与共享孙九林 30 …  相似文献   

14.
大科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发展的现代模式。科学在本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人类生存方式。世界规模的军事需求,急迫地将现代科学与军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成为发展国力和战争取胜的重要前提。“曼哈顿”计划的实施与“成功”成为“大科学”到来的重大标志和“大科学”体制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国外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对于“大科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其中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宣告了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普赖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科学社会学在西方已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原政策研究室(现为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二十世纪文库》编委会等近年来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了《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本一戴维)、《无形学院》、《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概论——科学的自主性》(小李克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17至7月2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美国控制系统研究会(CSG)、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复杂性科学哲学与感知控制论国际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顺利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国际系统运动分析、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基本问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文化问题的历史考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化和整合问题,已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浓厚兴趣。不过,国内文献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斯诺(C.P.Snow)首先提出了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概念,对于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相互不理解、相互对立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还没有谁比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更早提出‘两种文化’的概念,这两种文化分别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按照这种说法,“两种文化”不过是1957年斯诺偶然提出的一个新命题,而与前此西方社会的整个社会思潮的发展绝无干系。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在我们看来,两种文化问题从一个角度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误区,透露了当代社会进步内在动机的某种深层的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5月,香山科学会议先后召开了第299—302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分别是:“社会计算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地球与空间微物理场研究及其应用系统构建”、“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和“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社会计算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香山科学会议于2007年4月8—10日在北  相似文献   

19.
这本《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扩散》,是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著作。“科学社会学”这个名词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几乎每一本科学学的教本都把科学社会学列为一章,而且都大同小异地把科学社会学定义为“科学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这完全是想当然的产物。当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问世之时,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仅仅有个名称而已。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信息革命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今天日趋智能劳动的代替将表现为高度的自动化,而智能劳动的扩大又将表现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创造新体系和新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语言革命至今从未中断过。具体表现为各种文化潜移现象在不同文化水准的两个民族间和不同文化层次类别的地域间一直进行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如,暖流,断层,滑坡、可塑性,饱和,透明度等科学术语已频繁出现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用以表达非科学领域中并非科学原意的事物,这就是各种文化潜移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一个侧影。如新陈代谢一词,最初是生物学用语。指生命运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后借用到哲学上,是指新旧事物更迭和交替,即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反馈一词,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产生于无线电工程技术,后来成为研究生物、社会和生产技术等领域的自动调节现象。惯性一词原出于物理学表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现在已大量出现于社会系统的不同方面。将其移植入经济数学中表示:在颇长时间内实际上不变的指标。相对来说它不依赖于所采取的某种经济决策。国民经济中产品的材料总消耗系数、国民收入和总产值比等一般具有最大惯性。文化潜移(也叫文化移入)现象是美国人类学家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以为文化潜移的原因在于或因文化积淀成熟而发生;或因两种文化接触而导致的文化输入而产生。科学术语向社会语体渗透是文化潜移的一种,应遵从一般文化潜移的因素,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模仿;其规律是由占优势地位的发达文化向居从属地位的不发达文化的至高而低“流动”的补基现象。此外科学术语的潜移过程还有其特殊的原因和动力。1.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趋向联盟的结果。现实世界包括众多、甚至是无限层次,对某一层次的专门研究者叫专门家。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科学不断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而自成体系。第二次浪潮在牛顿力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众多分门别类的科学。而这种分化使得科学家之间联系反而不够,导致“隔行如隔山”。特定的科学术语似乎也成了行家们的“专利”。科学在经历了长期分化以后又重新走向联合,重新统一成整体化,综合化的有机整体,正如J.贝尔纳指出的:将来科学知识的方法渗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以致科学又将不复独立存在。科学的这种联盟具体表现为各门科学、各种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多维的变迁过程,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人们从时空上已经打破了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半封闭状态,而且各门科学的高度综合又打破了自身的封闭状态,哲学执行着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职能。使科学在内容不断分化和发展中寻求理论的综合与统一。导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彼此借鉴,科学术语也在这种联盟中被“借用”到了非科学语体中。2.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结果。如果说把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视为“内科学”的关系,那么科学的“外化”就应该是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了。与小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早期的科学研究都以个人研究为主,或在少数几个助手参与下进行,他们的工作基本上不为社会所了解。本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了象高能加速器、阿波罗登月计划等涉及政治、法律、信息、能源、材料等联系面广、信息量大的项目,显然完成此类项目绝非是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少数几个科学家所能凑效的,它需要众多行业、整个国家乃至国际合作等“立体作战”或“集团作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庞杂,使科学活动本身被全社会所关注,以往只在科学层出现的术语也逐渐在社会的其它阶层有所“耳闻”。面对社会的科学化,有人略带夸张地说,当今的科学已经代替了昔日的神仙上帝。这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之高,并开始了科学向社会机体的所有毛孔进行全面渗透的新纪元。社会化的大生产,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日趋电器化的家庭生活、自动化的信息交流、电子化的文化娱乐和科学化的营养结构等,使人类已经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种科学气氛越来越浓的大环境下,科学术语的流行就是理所当然的了。3.科学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科学教育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科学人才的一项教育活动,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大机器工业要求工人有广泛的修养,在未来社会中,新的一代人必须懂得足够的科学知识,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原理。(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科学教育这个论题。近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在各个国家相继出现。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而且也提高了人类的科学素养。即使是一般工人,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了,他们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改变了“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的比例结构。尤其是科学教育从高等教育向中等、初等教育扩散以后,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智能教育、终身教育以后,从人的角度培植了科学术语流行的土壤。4.追求科学精神的社会心理所致。科学术语的社会化。大众化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特定的社会公意和跨文化心态所致。首先,人们常对某些事物冠之以“科学的××”或“××是科学的。”英国学者查尔默斯认为:称××为科学的是想说明他们包含某种优点或特殊的可靠性”(《科学究竟是什么》〔英〕A.F.查尔默斯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第5页)。人们凡是从科学性的角度加以考虑的崇尚科学价值取向的心态还表现为牛顿、爱因斯坦、华罗庚等也近乎成了科学和智慧的代名词。其次,科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同时也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人类固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它可以使人们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建构起崇尚科学精神的道德伦理观,因为科学不仅与宗教神学相对立,而且也与现代迷信相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术语的流行并非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联系着人类的一种思维趋向,按海德格尔的观点,语言是存在的寓所。爱因斯坦也认为“语言的相同,多少就意味着精神状态的相同,在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同语言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395页,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三,一方面人们对科学及其术语的“偏爱”隐含着一定的流行心理和从众心理,另一方面科学术语往往能引发人的发散性思维。这实际上也等于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或联翩思维。因为不仅科学本身离不开想象和推理。而且更需要不寻常性假说,灵感和悖论等逻辑补充,这类思维的过程必然伴随一定的科学语体的特征;这类思维的延伸更有利于非科学事物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综上所述,作者将科学术语超越自身的语言圈向外辐射潜移的过程和机制可近似归纳为下图: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出,科学术语最终是以人际直接传播和大众间接传播两种方式进行的(如上图),但这两种方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术语在流传过程中的外部特征,其实它自身也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征需要考证。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概念和科学语言的超国家性质,是由于它们是一个国家和一切时代的最好的头脑建立起来的。”他还认为:“科学语言同我们通常所了解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呢?就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概念同感觉材料的对应关系来说,科学所求的是概念的最大的敏锐性和明晰性“(《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395页,商务印书馆出版)。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术语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具体形式,同样具有近似的共性特征。(1).外来语特征。相对汉语和其它民族语言来说大多为外来语。无论是音译还是语音兼表义,几乎都是外来词,甚至相当数量的还属相应时代的新造词。它们从科学语体过渡到社会领域时强化了社会的科学意识。(2).喻意特征。从修辞手法上看,科学术语进入社会语言环境时主要以喻意功能表现出来,其中具体表现为隐喻和借喻两种形式。从而促使喻体更加切合语境,以便表达特定题旨和情境。如在方位隐喻中,“情况始终处于低潮”、“最后生活质量很高”。在结构隐喻中,如表达领会的就有“现在我有了完整的图象了”。(3).近义特征。实际上并非是任何哲理性强,喻意深刻的科学术语都能流行起来。首先,过分深奥,外延模糊的术语是很难流行的,相反“字面意思”明晰便于望文生义或顾名思义的大众化术语较易流行,如象信息一般当消息使用,范畴一般当范围看待就在于此。其次,科学语体中的术语与社会语体中的被喻事物能构成“近义词”关系者最易流行。(4).中介特征。科学术语较一般行业用语具有促进语言向更精密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它的使用更有利于自然语言向机器翻译系统中的代码语言过渡,据此制定情报,文献检索和所需的代码系统。目的都是为机器翻译、通讯技术设备提供有关语言结构材料。使被表达的事物相应具有更明晰和确切的表意。即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术语是自然语言过渡到算法语言的中介之一。(5).词组特征。流行科学术语大多以词组形式形成表征科学概念,现象、程度、状态结构和属性等专有术语。多以联合词组(如信息、网络、阻抗、波动、吸引遥控等)和动宾词组(如指令、冲击波、潜意识、降温、升华、饱和、韧性等)为主、其次还有少量偏正词组(如软件、凝聚力、催化剂、净化等)和主谓词组(如同化、共鸣、全天候等)。对于强化非科学现象起到了界限分明程度适当的效果。(6).传播特征。科学术语的流行是随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而加快的。它即由反映单个事物的某一方面(如细胞、支点)向反映系统问题发展,而且还有由表征简单系统问题向复杂的社会系统过渡。它的流行不仅与商品消费的流行相比具有更加持续稳定和不易“过时”的特点。而且它的流行趋势始终与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总之,科学术语的文化潜移渗透现象,对于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如果不顾实际的盲目滥用科学术语,反而会损伤我们祖国语言的纯洁,我们应防止一味望文生义的生搬硬套科学术语和言必玩弄科学术语的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