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损伤力影响线的静定梁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最为广泛的静定桥梁结构,提出利用损伤力影响线进行结构多处损伤识别的方法.当静定梁结构损伤时,损伤前后的位移残差可视为在损伤单元处作用损伤等效力产生的影响线,故可利用影响线的拐点来识别结构的损伤部位,通过影响线峰值直接识别单元损伤程度,从而避免复杂的反演识别计算.利用位移互等定理和有效独立法对测点布置进行研究,指出仅采用一个位移测点即可识别多处发生的损伤.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静定梁结构的多处损伤,且对测量误差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得到能用于混凝土梁结构损伤的识别指标.假定结构存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运用数值计算及试验所测数值结果,得到梁损伤前后的前五阶模态,然后再运用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结构的各单元的损伤指标.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损伤指标在损伤单元处的数值是最大的.因此,采用本文提出的损伤指标,对混凝土梁结构进行损伤定位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得到能用于混凝土梁结构损伤的识别指标.假定结构存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运用数值计算及试验所测数值结果,得到梁损伤前后的前5阶模态,然后再运用Mathematics软件编程计算结构的各单元的损伤指标.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损伤指标在损伤单元处的数值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特性灵敏度分析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梁结构损伤识别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来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识别.通过振动特性的灵敏度(包括一阶和二阶灵敏度)分析与计算,结合有限元法,就能确定梁结构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大小.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苏明于  滕海文 《科技资讯》2011,(15):94-95,97
基于弯曲梁横向振动理论,得到常数因子a4,它是振型的四阶导数与振型的比值.不同区域常数因子a4的不同意味着局部刚度的改变,局部刚度的改变意味损伤的存在,因此可将常数因子a4可以作为损伤指标.运用ANSYS软件对局部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前四阶模态振型,然后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振型导数的损伤指标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7.
8.
基于裂纹诱导弦挠度函数的构造特征,研究了任意边界条件下的Euler-Bernoulli梁中裂纹的静力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将裂纹等效为线性扭转弹簧,得到了任意边界条件下裂纹Euler-Bernoulli梁静力弯曲挠度的解析通解;然后,证明了裂纹诱导弦挠度函数为分段三次多项式函数,并建立了基于挠度测量的、通过拟合裂纹诱导弦挠度函数识别裂纹位置和裂纹等效扭转弹簧柔度的数值方法;最后,数值验证了所提出的裂纹损伤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考察了挠度测量误差、裂纹位置和深度等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位置的识别精度高于裂纹等效扭转弹簧柔度的识别精度,裂纹数量及裂纹识别区间的选取对裂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有限,所提出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梁损伤的振动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时间序列法中的AR或ARMA模型得到时的脉冲传递函数的特点,提出了由传递函数求出结构动力特性的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实验钢筋混凝土梁的振动信号,得到了故障对格林函数影响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初步故障诊断因子。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位移影响线对曲线桥进行损伤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位移影响线的特点,首先对简支曲线梁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得出,曲线梁位移影响线对损伤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然后通过对车辆移动荷载进行模拟,得出荷载速度越低损伤识别效果越好,且影响线损伤识别效果受到影响线取值间距的影响,选取适当的位移取值间距能够提高损伤识别的敏感性。进一步对曲线梁不同的支撑形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损伤指标随着支座约束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论可以为曲线梁桥的设计及检测研究提供方向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广义柔度矩阵具有普通柔度矩阵的基本性质,且仅用一些低阶模态数据就可较为准确地获取,减少了截断高阶模态带来的截断误差。结合广义柔度矩阵对低阶损伤模态的敏感性与信息熵对系统非线性显著的突显作用,提出了广义柔度曲率信息熵指标。新指标以广义柔度曲率矩阵对角向量中每个元素与对角元素之和的比值作为整体概率函数,构造新的信息熵函数识别指标。使用简支梁和连续梁两种不同形式的梁结构算例对所提指标的损伤识别能力进行了分析验证,并采用服从截尾高斯分布的误差模型对所提指标的抗噪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柔度曲率信息熵指标能有效识别结构单处、对称位置处及多处损伤,且在误差不大于10%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态应变能理论得到了能用于板类结构损伤的识别指标.假定结构存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运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板损伤前后的前五阶模态.然后再运用Mathematics软件,编程计算结构的各单元的损伤指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损伤指标在损伤单元处的数值是最大的.因此,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损伤指标,对板类结构进行损伤定位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混凝土梁桥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得到能用于混凝土桥梁结构损伤的识别指标.假定结构存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运用Ansya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混凝土桥梁损伤前后的前5阶模态,然后再运用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结构的各单元的损伤指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损伤指标在损伤单元处的数值是最大的.因此,采用所提出的损伤指标,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进行损伤定位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奇异性的梁结构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简支梁的数值模拟,根据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利用两种方法对梁的损伤进行诊断,提出了利用Gaus1小波进行梁结构的损伤诊断方法.首先利用Gaus1小波对转角进行小波变换,对简支梁结构的振型求一阶导数,得到转角,再确定损伤位置、损伤程度与Lipschitz指数的关系,并与利用Gaus2小波对振型直接进行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第一种方法在损伤定位、模极大值线的求取方面比后者优越.所提出的Gaus1小波方法可以对实际梁结构进行有效的损伤诊断,这将为小波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问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测试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测试的角度论述了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该方法以结构测试为基础,将测试数据与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中得到结构刚度等参数变化的信息,实现结构的损伤判别与定位定量分析.按测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基于静力测试的损伤诊断法、基于振动测试的损伤诊断法以及基于振动和静力综合测试的损伤诊断法.其中基于振动测试的损伤诊断法可进一步分为直接的系统识别方法、损伤指标法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法.指出了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现况及存在问题,对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缺陷或损伤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结构物的突然倒塌或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为了及时发现结构中的损伤,利用柔度矩阵的原理,得到梁武结构损伤识别的灵敏度参数ζ在此理论基础上,针对悬臂梁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研究不同损伤位置、不同损伤程度对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分析损伤前后结构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评估结构健康状况.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BP算法有机结合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并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以国际结构控制协会与美国土木工程学会(IASC-ASCE)提出的健康监测第二阶段Benchmark模型结构为例.对4种不同损伤模式进行了损伤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误差、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下,该方法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损伤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自带的APDL语言和可以考虑水影响的PIPE59单元,建立了管架平台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的方法,描述导管架在作业中常见的腐蚀、弯曲等损伤情况。选择和测取导管架上部远离损伤位置节点处的模态位移,创建目标函数;利用ANSYS的优化功能寻找某种对原完好导管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改后的模型,使其在测试节点的数据与预先建立的存在损伤的模型对应节点的数据趋于一致,从而实现识别导管架的损伤类型和损伤位置。计算结果表明当计算步数达到20000时,对于单处损伤的情况,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识别准确率平均可达到90%以上;对于两处损伤同时存在的情况,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识别准确率平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提取结构的固有频率的变化为特征参数,建立结构损伤识别模型,提出用遗传算法来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并对一个框架模型进行了损伤数值模拟计算,即基于遗传算法一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的种经网络BP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陷.结构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和识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