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林  王涛 《科技资讯》2012,(17):71-72
本文首先分析了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和沉降影响范围,总结了盾构隧道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明地面沉降主要源于开挖面的应力释放和附加应力等引起的地层变形,并对地铁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安全判断标准和控制原则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丰 《科技资讯》2008,(32):44-45
软土地区地面沉降与施工关系密切,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施工对场区沉降的影响程度以及应对场区沉降的措施,阐述了场区沉降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地面沉降分析中几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处理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地面沉降数据处理中参考基准的稳定性以及如何使用变形分析的方法选择参考基准。认为地面沉降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提出了地面沉降漏斗的3个判定标准,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东部沉降区是北京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沉降区之一.该区域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包括了CBD及其东扩区,通州新城.通过对该区域内大量地面沉降历史观测数据、地下水位历史观测数据以及近几年的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该区域内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地层在多层地下水动态变化条件下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地面沉降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发展的趋势,由一个沉降中心逐渐出现多个沉降中心.2)近几年研究区的地面沉降呈现出沉降面积迅速扩大、沉降速率加快的发展趋势.3)未来5年内研究区西部地区地面沉降比较稳定,地面沉降继续向东部与南部移动.  相似文献   

5.
盾构隧道穿越铁路施工参数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盾构隧道穿越铁路时,地面沉降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控制施工参数、减小地面沉降尤为重要.研究分析了地铁隧道穿越铁路的现场试验数据,提出了影响地面沉降的几个施工参数,并选择几组不同的施工参数进行了现场模拟施工试验,最后通过分析模拟施工试验结果,得到了合理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深层粘性土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沉降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天津市深层粘性土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深层粘性土的固结规律。通过研究孔隙结构和孔隙水运移特征,探讨了坚硬粘性土的固结变形机理。选取由固结旋回法得到的固结参数对深层粘性土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结合北京某地铁车站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方式,选取典型的监测点,对车站主体工程的侧洞和中拱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以现场实际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面沉降的规律.研究表明:当侧洞施工时,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基本相同,而在中拱施工时,中间监测点比两侧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大很多;侧洞施工时的群洞效应是造成侧洞比中拱施工时地表沉降数值大得多的重要原因;选取的监测断面,侧洞施工和中拱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均在10m左右.通过对不同施工步序地面沉降量的对比分析,明确了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工序和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8.
结合北京某地铁车站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方式,选取典型的监测点,对车站主体工程的侧洞和中拱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以现场实际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面沉降的规律.研究表明:当侧洞施工时,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基本相同,而在中拱施工时,中间监测点比两侧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大很多;侧洞施工时的群洞效应是造成侧洞比中拱施工时地表沉降数值大得多的重要原因;选取的监测断面,侧洞施工和中拱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均在10 m左右.通过对不同施工步序地面沉降量的对比分析,明确了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工序和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控制地面沉降灾害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 ,上海市就积极开展地面沉降动态监测与研究 ,采取地下水人工回灌、限制地下水开采等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控制地面沉降 ,已取得显著成效 .控制沉降后 (196 5— 2 0 0 0年 )的年均沉降量从控制沉降前 (192 1— 196 4年 )的 37.93mm锐减至 6 .19mm .运用成本 -效益分析方法 ,对上海市控制地面沉降灾害的费用效益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上海市控制地面沉降灾害的投入为 16 .75亿元 ,取得的控制沉降经济效益高达 6 15 9.4 2亿元 ,年均控制沉降效益为 171.10亿元 ,控制 1mm地面沉降的经济效益为 5 .37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软土盾构法隧道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上海软土盾构法隧道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地面沉降、衬砌防水、蛇行及盾构进出工作井的地基处理等技术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现场监测,并与理论计算加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太原市地面沉降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的成因,并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全国地面沉降灾害的类型及演化规律,提出了防治地面沉降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下工程对地面既有高层建筑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工程开挖引起的附近地面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文中首先分析了地下工程开挖引起建筑物破坏的力学机理,然后用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由于地下工程开挖在建筑物内部产生的附加应力和裂缝,最后提出了减少地下工程开挖对建筑影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太原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开采背景,分析了地面沉降的现状及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太原市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侯军亮  李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530-5535
通过收集廊坊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地面沉降监测等资料,分析地下水漏斗变化和地面沉降发展情况,研究廊坊城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漏斗响应关系。首先,深层地下水是廊坊城区的主要水源,2001—2015年供水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生产用水和家庭用水占主要部分,长期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漏斗断面呈"V"字形。其次,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廊坊市城区大部沉降速率60 mm/a,局部达80 mm/a。再者,地下水漏斗变化和地面沉降响应关系显示,地下水漏斗与地面沉降中心基本吻合,地下水位开采量增加,造成深层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速率不断变大,影响范围亦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成为该区地面层沉降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建筑群荷载增加对地面沉降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漏斗响应关系研究可为地面沉降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地下水过量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及社会问题,探讨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的成因和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济宁市城区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开采情况、地下水位动态、沉降观测及各种地层的有关参数等资料,分析了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并通过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的相关分析,认为目前地面沉降正处于较明显沉降的发展阶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深层承压水的超采,与地壳新构造运动无关.地面沉降的分布和发展具有如下规律:(1)地面沉降的速率和分布范围与地下水位的下降一致;(2)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幅呈正相关;(3)地面沉降速率受岩土体类型的影响,沉降漏斗与粘性土地层厚度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4)地面沉降中粘性土层的塑性变形和砂性土层的弹性压密并存.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18.
以地铁超小间距隧道施工中的地表沉降及其规律为研究目标,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岗石区间超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实践,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地表沉降的过程和阶段,将沉降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后掘隧道开挖引起先掘隧道的地表沉降约为地表沉降总量的30%~4J0%:两隧道的变形破坏区在T型土体内连为一体,T型土体成为地表沉降最人的区域;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上海市是我国地面沉降发生最早、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地面沉降灾害表现为渐变性、人为性、阶段性、可控性等特性。80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丧失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特别是潮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确认识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