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腺激素(PTH)水平变化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筛选CRF患者129例作为CRF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29例为对照组,CRF组患者入院后针对病情给予相应治疗,检测CRF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Hcy及PTH水平变化,分析不同分期CRF患者各指标的水平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Scr,BUN与Cys C,Hcy及PTH的相关性.结果 CRF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cr,BUN,Cys C,PTH和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的CRF组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未能达到对照组正常水平.CRF组患者血清各指标随分期发展呈递增趋势,由低到高分别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各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的Scr,BUN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水平分别与Cys C,Hcy,PTH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Cys C及PTH水平可以特异性的反映CRF患者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准确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CRF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血清肌酐(Scr)、尿素(BUN)在肾功能损害中的异常情况,评价Cys 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3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8例、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5例、肾功能不全组27例、肾功能表竭组31例、尿毒症组24例,测定了各组的CysC和Scr、BUN含量.结果各组之间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Scr、BUN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比Scr、BUN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GFR的变化,是一项准确可靠的估测GFR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究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将75例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对照组(45例)选自本院健康体检人员。统一检测尿素(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AE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BUN、Scr、UAER、 Hcy、Cys C水平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P<0.05)。两组中Hcy、Cys C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果(P<0.05)。血清Hcy、Cys C值可随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更高,可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情评估及诊疗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梁雪岩 《甘肃科技》2014,30(15):140-141
探讨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糖尿病肾脏病(DN)中的价值,寻找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敏感指标。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患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102例,健康体检组80例,分别进行检测血清Cys C水平,血肌酐(Scr)和尿素氮,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Cys C、Scr、Sur与Ccr的相关性。血清Cys C比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目前常用的肾功能检测项目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干扰因素较少,不仅在早期诊断肾小球损伤滤过功能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等疾病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分期血清及尿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速率法测定99例CKD(1~5期)患者血清及尿CYS—C指标水平,采用不同分组,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99例CKD患者各期的血清及尿CYS—C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O.05),其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呈正相关,与CKD的进程呈正相关(P〈0.05),与24h尿蛋白定量(u-TP)量呈正相关(P〈O.05),与患者的年龄段似无直接关联。结论:检测血清及尿CYS—C浓度可以准确、灵敏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上可作CKD患者理想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早产儿脑损伤及脑发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4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进行头颅MRI检查,并进行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在纠正胎龄3月时行盖泽尔(GESELL)智能发育检测,同时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纠正胎龄40周MRI结果发现早产儿有脑损伤27例,足月儿未发现脑损伤.2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无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大脑发育成熟度评分通过方差分析三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各项评分点比较,早产儿脑损伤组与早产儿无脑损伤组在大脑卷曲程度、髓鞘化程度和胶质细胞迁移带方面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基质残余方面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神经发育落后组、神经发育正常组与神经发育聪明组的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产前因素及产后因素中机械通气、脐带异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分娩方式是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MRI是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有效手段,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对预测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有重要意义.早产儿脑损伤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通气、脐带异常、窒息与早产儿脑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临床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依那普利)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BUN、Scr、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对两组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70例患者(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完成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透析前血清钙(Ca2+)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前血清尿素氮(BUN)、磷 (PO3-4)、钾(K+)水平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透析前的血清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合用中药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氯沙坦合肾衰方8周后血钾、钠、氯、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设尿毒清对照组,比较上述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钾、钠、氯无明显变化(P>0.05),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用药后显著减少(P<0.01),而对照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血BUN、Scr在用药后均较同组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Scr、BUN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氯沙坦合用中药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89例)及多支病变组(96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Cys C检测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ys C水平的差异及Cys C与冠状动脉照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多支病变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55±0.32)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1.28±0.20)mg/L(P<0.01)。(2)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支病变组r=0.78,P<0.01;单支病变组r=0.75,P<0.01)。结论 Cys C水平检测能预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随着Cys C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血胱抑素C和肌酐值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尿酸(UA)、血胱抑素C(Cys C)和肌酐(Cr)值,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尿酸和肌酐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胱抑素用比浊法在特定蛋白仪上测定。结果:200例EH患者伴发高尿酸血症(HUA)88例,其Cys C值(1.12±0.14)mg/L和Cr值(141.5±93.5)μmol/L明显高于非HUA者(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但Cr升高率明显后于Cys C的升高率和HUA的发生率(P<0.05)。结论:EH患者Cys C、Cr与HUA关系密切;UA、Cys C升高在Cr之前;UA是EH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方法: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出生胎龄、日龄越小及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和带教经验,提出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结果:早产儿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保暖、维持有效呼吸、预防感染、合理喂养、输液管理、发展性照顾和病情观察。结论: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生儿医疗水平和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加强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才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木芙蓉叶有效组分 (MFR)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灌胃给药 ,观察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及肾组织病理变化 ,并检测白细胞介素 - 1(IL- 1 )的含量。结果再灌注 2 4 h后 ,治疗组血 BUN及 Scr明显降低 (P <0 .0 5 ) ;治疗组血液 IL- 1含量与非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且治疗组肾组织病理损伤较非治疗组明显减轻。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原因可能与抑制 IL- 1等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等生化指标影响的作用机理。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治疗前后血清leptin贫血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服药2—3疗程后患者肾功能及贫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该方剂可改善贫血程度,有降低血清leptin、尿素氮(BU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其中非危重组31例,危重组20例)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对照组25例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的Ig,A、IgG、IgM、C3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危重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对照组血清IgA、IgG、C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急性期血清IgA、IgG、C3水平低于非危重组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血清IgA、I如、C3水平上升,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恢复期血清IsA、Is,G、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危重组、危重组及对照组血清Ig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性有关,危重患儿表现为急性期血清IgA、IgG、C3水平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提示危重甲型H1N1患儿体液免疫抑制是暂时的、可逆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应用。方法:皮下注射1%HgCl2(1.5mL/kg.bw,H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bw,G组)复制家兔ARF模型,测定24h和48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水平和尿常规检查,观察比较各组模型复制的成功率、存活率及稳定性。结果:两组均能成功复制ARF模型;G组BUN、Cre较H组低;尿常规检查均可见蛋白尿和肾衰管型,但G组程度轻;G组的存活率及稳定性显著高于H组。结论:两种模型复制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小于胎龄儿脐血血清铜、锌、铁,钙镁的检测,发现锌随胎增加而上升;镁随胎龄增加而降低;铜、铁、钙仅在重症小于胎龄儿随胎龄增加而上升。与适于胎龄儿相比较;血清钙高于适于胎龄儿,铜、镁仅在重站小于胎龄儿高于适于胎龄儿;血清锌、铁与适于胎龄儿差别无显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氯属膦酸二钠-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脂质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创新要点:围绕SAP并发多器官损伤这一核心问题,联系巨噬细胞在S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使用纳米脂质体携带氯屈膦酸二钠及SPIO,以及利用自体巨噬细胞对SAP时多器官损伤的定性靶向性以及磁性纳米颗粒的超顺磁性,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对SAP并发多器官损伤进行早期诊断。结合使用氯屈膦酸二钠,使其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减少其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产生炎症介质,阻止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进程,从而实现对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空白SPIO脂质休组(P组)和氯屈膦酸二钠+SPIO脂质体组(T组)。P组和T组大鼠制作SAP模型。制模2h和6h后取肠系膜上静脉血液,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淀粉酶、尿素氮、血肌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观察胰腺及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进行病理评分,通过检测肾组织的TUNEL染色及CD68表达研究氯属膦酸二钠-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对肾组织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MRI诊断。重要结论:氯屈膦酸二钠-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可选择性清除单核/巨噬细胞,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对SAP大鼠胰腺及肾损伤有保护作用。SPIO可作为MRI示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