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乙二胺(EDA)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为正分数级,且1/kobs对1/[EDA]有较好的线性关系。kobs随OH-[]的增大而增大;随IO-4[]的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包括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三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TEA为分数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c(OH-)增大而增大,随着c(IO4-)增加而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三乙醇胺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的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求得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III)配离子(DPC)氧化1,2-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DA为1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丙酮酸钾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丙酮酸钾(py)[py]》[Cu(Ⅲ)]时,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py]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的增加而减小,有正盐效应。提出了包含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求出了不同温度下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5℃的活化参数,并且能圆满地解释所有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氨基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IO-4〕的增大反而减小;且发现1/kobs对〔氨基乙酸〕和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推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式,求得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k,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一级,对四氢糠醇为1.27~1.49级(294.2~302.2K)。表观速率常数随体系中[OH-]的增大而降低,随碲酸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简称Cu(Ⅲ))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聚丙烯酰胺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 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DPC)为自由基引发剂,在尼龙-1010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对接枝产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反应温度、pH值、单体用量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引发丙烯腈自由基聚合反应,测得了各种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聚合反应速率和表观活化能,探讨了引发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氨基酸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3.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Cu(Ⅲ))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 化还原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测 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 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在弱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减小,在较强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ex表示外加的IO-4的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也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出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 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研完了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Ag(Ⅲ)]—已酰丙酮氧化还原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腈的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Rp)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探讨了引发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配离子氧化天冬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碱性介质中于 20-3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配离子 (DDN)氧化天冬氨酸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Ni(IV)]为一级,对天冬氨酸为正分数级。准 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减小,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 (IV)配离子(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无盐效应且未检出自由基的存在。据此提出了包括 DPN和MPN以及天冬氨酸存在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并求出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于 2 5~ 40℃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 (Ⅲ )配离子 (DTC)氧化羟基乙酸钠 (S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对Cu(III)为一级 ,对SG为正分数级 ;准一级速率常数 (kobs)随着OH-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着TeO2 -4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有负的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S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 ,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 ,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简称Ni(Ⅳ))为引发剂,在碱性环境中引发丙烯腈(AN)聚合。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介质pH值的增大出现先开后降的趋势;聚合物分子量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本聚合反应对单体的浓度指数为1.108,对引发剂的浓度指数为0.553;反应活化能为41.57kJ/mol;通过红外光谱等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二过碘酸合银(Ⅲ)钾(简称Ag(Ⅲ))为氧化剂,尼龙66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6表面上引发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外界条件和不同结构丙烯酸酯单体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DTC)于25~40℃区间氧化1,2-丙二醇(Pr-diol)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一级,对Pr-diol的表现反应级数是1.1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TeO42-]ex(外加的TeO4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有负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全部实验事实,并计算出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