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阳盆地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结合的钦-杭成矿带西段,属钦杭成矿带中部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北缘交会区。铜多金属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及周边,其受区域上构造演化特定时期断陷盆地控制下的统一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的制约,与深大断裂及其交会区强烈的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主成矿时代为中-新生代。成矿规律分析表明,对于区内与构造-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类型,自岩体向外呈现为:岩体内带型钨-锡-铜-铀-钠长石矿床→岩体接触外带型铀-铜-铅锌-钨-铁矿床→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金)矿床→充填交代型铜-铅锌-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水平和垂向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2.
孙永君  李大民 《甘肃科技》2009,25(12):23-26
甘肃省北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东天山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白峡尼山钨矿床位于北山南带西段。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质来源等的基础上,总结了成矿期次、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结果表明,白峡尼山钨矿床受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等三大因素的控制,泥盆纪墩墩山群火山岩建造和华力西中期的二长花岗岩是成矿的物源条件,二长花岗岩又是成矿的热动力条件,北西西-东西向断裂构造和墩墩山群火山岩建造控制着矿化带及矿体的分布;成矿具多期性,有晚泥盆世火山-沉积期和石炭纪构造岩浆热液期两期,后者形成了该矿床的主体;矿床成因属火山-沉积型叠加岩浆热液型的复合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墨江金厂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分析矿床成因,认为墨江金矿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岩浆岩三者的控制,其成矿经历了海底火山热泉喷流沉积、区域变质作用萃取及晚期岩浆热液叠加、表生氧化淋滤富集,形成具多元、多期、多阶段成矿,演化复杂的"复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西藏尕尔穷铜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侧,是成矿带中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于对矿石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限制了矿床进一步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利用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能谱仪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测试、矿物晶体化学式计算等手段和方法,对矿石成分、金银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岩浆热液期是金的主要成矿期。金银主要以互化物的形式产出,以粒间金、包体金为主,裂隙金和薄膜金其次。载金矿物主要为铁氧化物、铁铜硫化物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衡阳盆地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结合的钦-杭成矿带西段,属钦杭成矿带中部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北缘交汇区.铜多金属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及周边,其受区域上构造演化特定时期断陷盆地控制下的统一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的制约,与深大断裂及其交会区强烈的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主成矿时...  相似文献   

6.
白山堂铜铅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马鬃山中间地块、马鬃山地体东南裂谷边缘,营毛沱-铅炉子沟-白山堂构造岩浆带东段的白山堂半圆形构造岩浆弧上。处于方山口-七角井-白山堂金、铜、镍、钨、铁、锰和钒-磷-铀Ⅳ级成矿带内。铜铅矿自下而上具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成矿系列的斑岩型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探讨沂沭断裂带中段及其西侧金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成矿作用,为金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金矿床类型包括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其中岩浆期后热液型又分为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潜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选取铜井金铜矿床和化马湾金矿床作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金矿类型的典型代表,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岩浆作用是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主导因素,控矿构造是其空间展布形式;区域变质作用是绿岩带型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该地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其中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分布区、爆破角砾岩筒、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以及化探异常与地质标志相对应地段均是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条件及机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流体系统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对比研究表明,赋存于石炭系中的层状铜、金矿床是海西期拉张背景下热卤水沿同生断裂经喷流作用形成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是在上地幔隆起、张性或向张性过渡背景下形成的,是中酸性岩浆经熔体流体分离作用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经水-岩作用等复杂的输运和化学反应耦合过程的动力学产物。  相似文献   

9.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锌矿处于冈底斯成矿带上.冈底斯成矿带上各矿床按其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可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构造热液型等成矿类型.介绍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模式,从矿区地质情况着手,结合矿区化探成果及矿体地质情况,时矿区成矿类型进行了探讨,预测了矿区成矿远景.认为矿区的成矿类型有斑岩与矽卡岩复合型矿床及矽卡岩与热液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已知矿床、矿化(点)的分析,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将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主要矿床、矿化(点)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即海西中期海底喷流-沉积铜-铅-锌-重晶石-石膏矿床成矿系列、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钼-铜-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提出了区内矿床的找矿...  相似文献   

11.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2.
粤东地区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大量系统和深入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粤东地区锡、钨、铜、银、金多金属矿床(点)区域成矿作用特征,着重探讨了在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岩浆作用的背景下,成矿元素的富集过程及成矿物质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认为,成矿物质的富集经历了地壳岩石的选择性部分熔融、花岗质岩浆分异、流体-熔体分馏和流体与流经岩石相互反应(水-岩作用)4个阶段.由于作为热源的岩浆熔体的存在及不同成因断裂裂隙构造的产生,富含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流体上升,并与深循环的大气降水热液混合,形成热液对流体系.在长期的热液对流循环中,随着构造脉动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沉淀出不同阶段的矿石,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和围岩中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鹅公山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鹩公山火山盆地是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产较丰富的火山盆地.在整理前人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铀、金、银成矿地质特征,从火山盆地成矿元素聚集、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隐爆作用及幔源物质等方面对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其作用,为火山盆地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文章建议加强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及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顶铁矿田位于粤东北铁锡铅锌成矿带的北部,区内已分布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矿床。该区的矿床在20世纪70年代“大顶会战”时发现火山沉积-热液迭加磁铁矿床,另外还发现了小型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黑鸽矿,2005年开始又在矿田西南部角岩或弱矽卡岩化角岩层发现了层控矽卡岩型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化,揭示了该矿区矿床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区内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为今后铁锡多金属找矿工作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肖公洞矿区鸲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类型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区鸲矿的成矿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鸲矿;经深入研究其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后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型,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在矿区寻找隐伏的鸲、锡、钼、铋及铌钽稀土等矿床存在远景。  相似文献   

16.
徐晓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004-2007,2013
通过对比研究各种类型矿石的化学组分、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包体测温数据,初步认为金在古成矿流体在中低温、低氧逸度、pH值接近中性的物理化学环境中,以硫氢络合物(Au(HS))的形式迁移。流体物理化学环境的骤变是引起矿质元素沉淀的内因;而诱发物理化学环境改变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流体的沸腾作用和硫化作用。基于研究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域成矿带及矿区地质特征,提出"本区矿床属于火山-次火山杂岩成矿体系,相应的热液系统为与火山-次火山杂岩有关的岩浆-大气降水热液系统"的假设,并利用该假设解释本区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永梅坳陷带铜银矿床区域控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梅坳陷带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本文探讨了该成矿带中铜(伴生)银矿床的区域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重点研究了沉积环境、岩相建造、不同类型构造、火山活动及热水活动对铜银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铜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各大地构造演化时期的裂陷拉张阶段,空间上分布于相应时期形成的坳陷盆地及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矿床定位于同沉积断层控制的次级洼地、层间破碎带及火山构造中,成矿作用与热水活动和火山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并显示出多阶段叠加和改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Hawk Ridge铜镍成矿带内铜镍硫化物矿床和矿(化)点均受一套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火成堆积岩体控制;该成矿带从北向南已有4个矿床圈定了矿体和资源量,分别为:Faclo7矿床、HA矿床、Gamma矿床、Pio Lake矿床。通过对该成矿带矿床Cu、Ni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了解了该成矿带内Cu、Ni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佐证了岩浆活动带侵入方向和顺序,揭示岩浆源应该分布在该成矿带南部;也表明下一步寻找富矿体应该集中在成矿带南部区域。根据该成矿带矿床Cu/Ni比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成矿带矿床属于与溢流玄武岩型铜镍矿;并且该带内各矿床为同一岩浆演化过程成矿,但Pio Lake矿床经历了岩浆后期含矿热液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地区大金山组地层的石墨成矿条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石墨在工业上可分为鳞片石墨、结晶石墨和无定形石墨,其矿床的成矿类型主要有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岩浆热液型三种。实践表明,石墨矿的找矿标志有地层标志、岩性标志和电法异常区三类。大金山组地层拥有优越的石墨矿床成矿潜力,这是因为该原岩为浅海相沉积岩的地层可提供成矿物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导致了石墨矿的富集,而变质岩的片理构成了石墨的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内蒙布敦化铜矿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布敦化铜矿两类矿床进行综合对比,认为金鸡岭矿区和孔雀山矿区在成因上相似,是在成矿流体上升充填交代围岩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控矿构造和岩浆活动背景,初步提出了布敦化铜矿成矿系列的概念,探讨了其可能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