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宝盈 《自然杂志》2002,24(3):168-177
本文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摩擦带电”的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地震成因假说 ,即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认为地震实质上是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由于太阳活动 ,如耀斑爆发、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向地球辐射大量带静电荷的高能粒子 ,以及自然电场、板块断层间的挤压、摩擦导致大量静电荷积累、极化 ,从而引起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 .强烈的地壳雷电能够导致地内岩石破裂 ,加剧地震的破坏性 .并尝试性地运用这一观点解释了板间地震、板内地震、水库、注水、采矿诱发地震等现象 .认为由此可以设法对地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而指出 ,仅仅从地应力的角度来认识地震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静电力的存在至少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 来自地下20公里深处的震动,将坚硬古老的地壳从地缝处劈开。刹那间,地动山摇,巨石崩裂,烟尘滚滚。地震造成震区近7万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1.7万余人失踪,无数房屋损毁,数百万人家园被毁,山河也因此改观。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3.
地震预测是仍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流体地球化学是地震预测的潜在手段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运用.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始终伴随着地下物质运移、能量传输和条件改变,从而导致流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迁移与演化,进而形成地表可观测到的流体地球化学异常.活动断裂带是地震多发区,同时也是深部流体运移和释放的有利通道.活动断裂带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地壳应力、温压条件和渗透率的变化极其敏感,可以作为指示构造或地震活动的良好指标.流体地球化学与断裂活动的密切关系使得流体地球化学不仅在地震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解释地震过程中物质来源、能量交换和条件变化的有效手段.此外,新的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在研究地震前兆机理和地震物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流体地球化学在地震预测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团队的研究结果和认识,提出未来地震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一次强烈地震,会造成种种灾害,一般我们将其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直接灾害是指地震发生时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强烈地震产生的巨大地震波,造成房屋、桥梁、水坝等各种建筑物崩塌,人畜伤亡、财产损失、工厂停产,这种损失在大城市、大型矿山等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Fuji.  Y 柳百琪 《世界科学》1991,13(7):16-17
在城市噪声强烈的高度工业化地区,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地震的电磁波辐射是无效的.所以有人提出了利用深测井中的钢管作为电极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测量地下电场的垂直分量,它可以削弱由闪电或其它天电效应造成的信号.这些信号在电离层和地面之间以'波导'方式传播,这意味着它们在地下造成的电场主要是水平的.1989年3月底在筑波(东京东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震与水旱的地域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懋苍 《科学通报》1995,40(19):1795-1795
我国地壳同时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印度板块表层的向北运移速度平均是6cm/a,此乃多年平均结果,对个别年可以相差很大.在板块加速挤压的年份,由于应力积累的加速,板缘地震就增多,这已是地震界的共识.于是板缘地震的多寡可以作为板块间挤压强度的一种指标.地壳的张合变化对大气运动会有什么影响?作者曾提出,当地壳受挤时地裂隙变小,妨碍地内流体(液或气体)上传.使地表层变冷,致使干旱少雨.本文的统计事实再次表明此看法可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白志明  王椿镛 《科学通报》2006,51(21):2534-2541
利用适于地壳速度结构重建的有限差分反演技术和RayInvr技术, 解释了下扬子地区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密集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 重建研究区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 该剖面速度模型在纵向上大致可分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三部分, 横向上可划分为6个块体. 研究区速度分布符合稳定地台的速度结构特征. 上地壳总厚度10.5~13.0 km, 速度横向变化剧烈, 底部速度可达到6.2 km·s-1. 中地壳下部及下地壳上部速度分布横向不均匀性显著. 中地壳上部和下部、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值度值分别在5.9~6.2, 6.3~6.4, 6.6~7.0和8.06~8.30 km·s-1左右. 莫霍界面深度为30~36 km. 郯庐断裂带域两侧中上地壳速度结构明显不同, 而下地壳未见明显的速度异常和界面形态异常显示. 推测郯庐断裂嘉山段在中生代曾经切割整个地壳, 后由于造山带伸展及壳内均衡作用等, 使得断裂特征在弹性中上地壳中得以保留, 而在粘塑性下地壳中的断裂迹象则逐渐消失. 镇江附近5级以上地震与延伸至下地壳的深大断裂有关, 其地震成因可能是来自岩石圈的能量容易沿深大断裂传输至中上地壳, 在构造有利的位置积聚, 最终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8.
Carpenter  B  周朗宁 《世界科学》1989,11(6):38-38
当人们开始对地震作出某种预测时,科学家们总是注意到震动的地面.但由于它的不准确性——甚至开始出现恐慌——使得科学家们不得不十分怀疑所公布的任何预报.在今年七月以前,美国地理调查局(USGS)采取了断然行动,向整个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甚为重要的地震预测报告:在近30年来,对洛杉矶将发生较大地震的预测报告中有60%已经改变,对旧金山的预测也有50%的已经改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凡是能造成破坏的东西几乎都可能被发展成武器,如生物武器、气象武器,甚至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以人为制造出来成为武器。鲜为人知的地震武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地震武器的研究。科学家们在进行地下核试验时发现:当核爆炸的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对地质结构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地质结构的作用和岩层的传递,部分能量甚至可以在另外一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特大地震. 这次逆冲型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断裂之上, 与有历史记载以来所发生的逆冲型特大地震是不同的. 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震源机制、余震定位、地震破裂过程、同震地壳形变、强地面运动等的综合研究, 认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3个地质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川西高原作为变形单元震前发生长期持续的变形, 并且将变形转换为积累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 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闭锁单元震前变形缓慢但积累很大的应力, 当其超过断裂的摩擦强度或岩体的破裂强度时就突发破裂, 形成地震,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四川盆地作为支撑单元对川西高原和龙门山的向东运动产生阻挡, 是汶川地震孕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以用多单元组合模型来理解.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象有一套非常复杂的"地震交流系统",即通过地震波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同类,其主要方式是跺脚或用嘴发出隆隆的声音,从而使地面产生震动.  相似文献   

12.
地震     
蔡途 《科学》2006,58(3):11-13
地震是一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发生的地面震动现象。这种地面震动是由地震波携带的巨大能量造成的。在地球内部激发出地震波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震源深度不超过60公里时称浅源地震.大于300公里时称深源地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源地震。每年全球记录的地震达几百万次.但其中破坏性地震仅数十次,绝大多数地震对人不产生震感.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察觉。另外,地震波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地球内部运动情况的信息;人工激发的地震波还可用来寻找石油、煤、金属矿、地下水等资源。  相似文献   

13.
首都圈地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变化: 对地震成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首都圈地区1980~2000年发生的2098个地震作重新定位, 获取了其中1825个地震精确的震源位置. 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 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 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 且在地壳8 km上下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 表明在地壳浅部 (0~8 km)以小震为主, 大地震较少, 故b值高; 而在深处(8~25 km), 大地震相对较多, b值减小. 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 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 推测首都圈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8 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从地球诞生开始,地震就没有停止过。在通常情况下,因其震动的幅度和影响不大,我们不能明显感知,但是,剧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惊魂失魄的人类在屡历地震之灾后发现,与人类同在一个家园的动物中,不乏天才的“地震预报专家”。  相似文献   

15.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Bell.  TE  张福田 《世界科学》1989,11(11):19-21
无论采用光纤器件、卫星激光测距或地下电极埋置探测等技术,研究人员面临的难题是从噪声中辨别出信号。1976年2月4日傍晚7时36分,里氏7 .3级地震发生于中国东北辽宁省海城这个约有9万人口的县城。城内90男以上的建筑物倒坍,在估计有人口印万、方圆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一半以上的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多亏了当地的地震观测人员的准确预报,才使得绝大多数居民幸免遭难。省政府在地震发生的前一夭夜晚,疏散了整个海城及其周围的县份  相似文献   

17.
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裂现象,说明在双石镇、太平镇、龙门乡、隆兴乡等地存在着NW-SE向局部的地壳缩短,结合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等资料,推测芦山地震属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尚未发生历史地震破裂的地震空段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杨宏峰  姚素丽  陈翔 《科学通报》2022,(13):1390-1403
针对发震断层上的潜在地震开展震级和地表震动预测,对开展地震灾害区划、防震减灾等工作十分关键.由于断裂带本身的多种非均匀性,如断层几何、介质结构、应力的非均匀分布,准确预测震级面临着众多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影响地震破裂传播及震级的因素,指出了应力分布状态、断层孕震带尺度、断裂带介质结构对破裂传播过程的影响.在非均匀应力分布下,震级对破裂起始位置(震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即震中-震级存在“测不准”关系,震中对破裂是否延伸到地表也有控制作用.走滑断裂带孕震带尺度(在倾向上的深度)对破裂是否发展为“逃逸型”大地震有控制作用.近断裂带的介质结构对破裂方向性、延展尺度都有显著影响.未来可通过密集地震台阵观测获取高分辨率断裂带结构,并结合实验室流变性质测量,推断发震断层的流变结构,为刻画可能发震的凹凸体提供支撑.针对震中对震级的影响,可以通过破裂动力学模拟,结合大地测量观测、地震学观测、实验室摩擦实验结果,进行数值实验,探索可能发生强震的震中区域,为野外观测提供参照.此外,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也可以弥补大地震近场地表震动观测数据缺乏的不足,为开展基于地震物理过程的灾害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震深度能够约束地壳流变结构,成熟断裂的脆韧性转换带深度为10km左右,而存在于古老稳定地块的新生断裂上,地壳脆韧性转换带深度在地壳浅部数千米处.但是构造活动区新生断裂的相关研究较少,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_w6.1地震为此提供了一个较为难得的案例.本文使用基于Pn/Pg相对定位方法和CAP(cutand paste)方法分别反演得到了景谷主震和2次5级以上余震的震源起始破裂深度和矩心深度.主震的起始深度为9.5km,矩心深度为5.0km,主震破裂于深部然后向浅部发展,而2次余震可能表现为圆盘式破裂,其震源矩心深度与起始深度较为接近.综合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区域流变结构,发现3次地震的深度与电性高低阻分界面和岩石强度拐点深度接近,由此可以认为这一新生断裂的脆韧性转换深度约为10km.此次景谷地震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活动强烈区新生断裂的脆韧性转换带深度与成熟断裂类似,不同于古老稳定地块新生断裂的流变结构.  相似文献   

20.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地震并未发生在已知的断层上,而且,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常用的断层模型需要详细的地质,地震和地壳形变等这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难于得到。发展一种基于面源模型,利用地震活动资料进行全球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简化方法,并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为了评估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该图与已存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危险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