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陶瓷磨削中金刚石砂轮磨损形式及其生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进行了模拟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陶瓷的试验,在扫描电镜下,对金刚石砂轮块磨损形貌进行直接观察研究,砂轮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进行了模拟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陶瓷的试验.在扫描电镜下,对金刚石砂轮块磨损形貌进行直接观察研究,揭示砂轮磨损形式.利用摩擦学系统分析方法,对磨削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如金刚石砂轮、陶瓷工件、空气介质及冷却液等对金刚石砂轮磨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损的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陶瓷摩擦副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陶瓷摩擦副的应用实例出发,叙述了Al2O3陶瓷的结构和性能,分析了陶瓷材料的摩擦特性和磨损过程,在此基础上说明陶瓷材料的磨损率是很低的,在工业产品中应用陶瓷摩擦副零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400~800℃时,干摩擦条件下ZTA陶瓷销/3Cr2W8V钢盘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测定了此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销的磨销因子。通过对销磨损面的SEM形貌观察、EPMA微区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相分析,讨论了ZTA陶瓷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ZTA陶瓷在600℃时,以陶瓷晶粒的脱落和断裂为主要磨损机理,表现出比400℃时有较大的磨损。800℃时由于钢盘已高温软化,而陶瓷销表面形成半透明无定形膜,有利于减少ZTA陶瓷的磨损,从而表现出优良的高温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拴盘式摩擦试验机、扫描电镜EDX等技术,研究了Ce-TZP陶瓷及含有少量Al2O3的Ce-TZP陶瓷与Y-TZP对偶小球的对磨情况。实验表明,对陶瓷材料而言,材料的韧性对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韧性高,耐磨性好。控制其摩擦磨损的机理是摩擦表面显著的塑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片的脱落,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6.
三维网络SiC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维网络SiC陶瓷/Fe-Cu合金复合材料作为静片、三维网络SiC陶瓷/40Cr复合材料作为动片,研究了法向载荷、摩擦时间和pv值对该材料体系摩擦因数的影响以及摩擦次数对静片磨损量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该摩擦副的稳定摩擦因数在0.33~0.35之间,摩擦过程中材料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材料表面摩擦形成的氧化层硬度较高,是该材料耐磨性能优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4 0 0~ 80 0℃时 ,干摩擦条件下ZTA陶瓷销 /3Cr2W 8V钢盘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 测定了此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销的磨损因子 通过对销磨损面的SEM形貌观察、EP MA微区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相分析 ,讨论了ZTA陶瓷的磨损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ZTA陶瓷在 60 0℃时 ,以陶瓷晶粒的脱落和断裂为主要磨损机理 ,表现出比 4 0 0℃时有较大的磨损 ;80 0℃时由于钢盘已高温软化 ,而陶瓷销表面形成半透明无定形膜 ,有利于减少ZTA陶瓷的磨损 ,从而表现出优良的高温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压烧结和反应烧结两种方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利用拴盘式摩擦实验机考察了氮化硅与GCr15球对磨的摩擦损特性,结果表明,虽然氮化硅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但磨损率较低,特别是在水和油等介质存在的条件下,氮化硅具有低摩擦和磨损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晶金刚石(PCD)刀具对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干式和低温冷却铣削试验,获得了PCD刀具在干式和低温冷却铣削条件下的前刀面和后刀面磨损形貌,测得了不同铣削长度所对应的主切削力和后刀面磨损量,分析了PCD刀具在不同铣削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及寿命可靠性。研究表明:在低温冷却条件下,PCD刀具以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失效表面存在明显沟槽磨损和大量长条状划痕;而在干式铣削条件下,PCD刀具以磨粒磨损和局部氧化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失效表面呈现均匀的磨损带;低温冷却使PCD刀具有效使用寿命提高约100%。  相似文献   

10.
对金刚石刀具的磨损和晶向选择问题进行了试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金刚石石刀具的磨损形态主要有前刀面月牙注磨损、后刀面边界沟槽磨损、刀刃附近的光滑磨损带及刀刃处的微小劈裂磨损。  相似文献   

11.
在干摩擦条件下利用 SRV磨损试验机比较了在硬质合金基体上金刚石薄膜、石墨 /金刚石复合膜以及硬质合金 3种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和磨痕的表面形貌。利用表面形貌仪测试了磨损体积。研究了振动频率对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 ,在干摩擦条件下 ,金刚石薄膜与石墨 /金刚石复合膜的摩擦学性能差别不大 ,二者的磨损机理均为微断裂磨损。在干摩擦条件下 ,高频时金刚石薄膜的耐磨性是硬质合金耐磨性的 8~ 10倍 ,其原因是硬质合金的磨损机理存在着从粘着磨损到微断裂磨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具显微镜和测力仪观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PDC刀具的磨损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DC刀具车削花岗岩的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磨损阶段、快速磨损阶段和稳定磨损阶段;单次受力曲线呈周期性波动上升;PDC刀具的磨损是由于冲击与磨削同时作用的结果,且以磨削为主,冲击为辅;PDC的磨损过程中既有磨料磨损,也有疲劳磨损,是多种磨损形式组合的结果;PDC的磨损与断裂足由于W和Co粘结相承受不住外加载荷,率先发牛断裂而导致与其粘结在一起的金刚石发生了脱落.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ultra-dispersed diamond (UDD) on the friction force, wear, and temperature of tribological pai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modified piston ringcylinder liner bench tester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mass fractions of 0, 0.02%, and 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a pure fluid, the mixture of the fluid and UDD not only reduces the friction and wear, but also reduces the bulk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men.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UDD lubricant improves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has some relationship with surface topography, because it can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bility of surfac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拴盘式摩擦试验机、扫描电镜EDX等技术,研究了Ce-TZP陶瓷及含有少量Al2O3的Ce-TZP陶瓷与Y-TZP对偶小球的对磨情况。实验表明,对陶瓷材料而言,材料的韧性对耐磨性有重要的影响。韧性高,耐磨性好,控制其摩擦磨损的机理是摩擦表面显著的塑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片的脱落,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以最佳工艺参数制得 Cr2O3涂层。在 SRV高温摩擦磨 损试验机上测量了该涂层与Al2O3球对磨从室温到800℃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结 果发现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AES和 SEM分析和观察磨损表面结 果表明;常温时涂层磨损机制为断裂磨损;高温时磨损表面发生材料转移和塑性流动, 并且在涂层表面有致密保护膜生成,该致密保护膜不仅降低摩擦系数而且降低涂层磨损。 文中还讨论了负荷对摩擦系数和涂层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圆盘试样模拟了钢轨的接触条件。研究了滑差和接触应力对珠光体轨钢磨损行为的影响。通过滚磨表面下扫描电镜观察及测试,分析了磨损过程中的磨损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磨损速率随滑差而增大,滑差增至4%时,达到极限摩擦系数。磨损量与滑动摩擦功呈线性关系,与滑动距离成正比。干磨条件下,表层组织发生强烈的塑性形变,使组织沿平行于表面层状分布。粘附磨损和疲劳磨损是轨钢的主要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单颗金刚石磨粒划擦蓝宝石工件,跟踪检测磨粒以点、线、面等三种接触形式划擦蓝宝石过程中的磨损体积、表面形貌、划擦力与力比等的磨损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方式对金刚石磨粒的耐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三种情况下都可在金刚石后部观察到片状解理形貌;磨损的加剧使金刚石磨粒划擦力与力比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曲柄结构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超级13Cr钢进行磨损实验,研究不同的接触力以及不同的摩擦频率对超级13Cr钢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失重量及磨损效率都随着摩擦副的接触力的增大而增大,失重量及磨损效率也都随着摩擦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摩擦系数随着接触力和摩擦频率的改变变化不大。采用SEM观察并分析磨损表面形貌,探讨磨损机理。表明超级13Cr油管与P110套管之间的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表面形貌为片状剥落和犁沟共存。  相似文献   

19.
硼酸酯与硫化物协同抗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含硫硼酸酯,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作为水溶性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加入硫化物的次序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子小样织机机织Kevlar/PTFE纤维混杂织物,借助于MMU-5G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考察了Kevlar/PTFE纤维混杂织物在高速、干摩擦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转速为300 r/min下,载荷越高,稳态摩擦系数值越低,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稳态摩擦系数下降趋势变缓;织物磨损深度随载荷增加而增加,但磨损率反而降低,织物的摩擦磨损与织物结构有关,磨损方式主要为磨粒磨损,以及PTFE在法向载荷挤压和摩擦剪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