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_2/O_2可燃系统着火时间的极值和临界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P-T图上反映可爆平面着火时间分布特征的极小值L曲线、极大值H曲线和临界值C曲线,其与临界爆炸曲线一起,使得人们对P-T图上任一状态点能否爆炸以及爆炸过程实现的快慢能够获得全面了解.这3条曲线可以用1.2k1=ks[Ms],(k11/k10+1)k1=ks[Ms]和2k1=ks[Ms]来描述,从而为这些表达式赋予了物理解释,同时也为建立这3条曲线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着火时间的等值线图,用热爆炸理论阐述了爆炸临界曲线具有"Z"字形.进一步,基于着火时间预测平板混合层超燃过程的点火距离,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实用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RP(κ)及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Petersen图的互联网络RP(κ)。研究了该互联网络的性质,它具有良好的连接度、短的直径和简单的拓扑结构。在节点小于300的情况下,RP(κ)的直径低于Torus的直径,其最优分组的距离小于Torus最优分组的距离,特别是当分组节点数m满足6≤m≤100时,RP(κ)最优分组的距离近似等于Torus最优分组距离的一半。基于Petersen图结构,设计了点点通信、置换路由、广播路由和多对多路由算法,它们的通信效率分别为[k/2] 2,k 5,[k/2] 2和k 5。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类从包含其对偶码的经典线性码[n,k,d]2到纯量子码[In—i,2k—n+i,d—i]]2(0≤i≤d-2)和[[n+1,2k-n-1,d+1]]2(或№+1,2k-n-1,d]]2)的基于矩阵初等变换的构造方法.基于初等代数理论,设计了其构造体系;基于检验矩阵与线性码最小距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纠错性能:基于稳定子体系,构建了其编译码网络.该方法正确可行的构造性证明简单,易懂,易于计算机及各种硬件系统实现.理论结果显示出该方法对一类量子码的构造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周国治提出的新溶液模型计算所得的Fe Mn Si中γ和ε相的Gibbs自由能 ,并考虑了Si的影响 ,重新导出了γ和ε相随温度变化的热力学参量 .用最小均方根方法将实验值拟合得到合金γ相的Neel温度与组分浓度 (摩尔分数 )的关系式 :TγN=6 7xFe 5 40xMn xFexMn[76 1 6 89(xFe-xMn) ]- 85 0xSi.计算得到不同组分Fe Mn Si合金马氏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ΔGγ→εc ,即合金在Ms 温度γ和ε相的自由能差 ,例如 ,Fe 2 7.0Mn 6 .0Si合金的ΔGγ→εc =- 1 0 0 .99J/mol,Fe 2 6 .9Mn 3.37Si的ΔGγ→εc =- 1 2 2 .1 1J/mol.ΔGγ→εc 与组分的依赖关系符合低层错能合金中fc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表达式 ,即ΔGγ→εC =A·γ B ,其中γ是层错能 (SFE) ,A和B为与材料相关的常数 .  相似文献   

5.
应用[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和构形理论,采用解析方法对蒸汽发生器进行构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最优管道间距、烟气质量流率和最大[火积]耗散率都取决于无量纲管径、烟气的无量纲压降数和烟气流道的无量纲长度,而最优管道数量以及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数量除了取决于这3个无量纲数,还取决于无量纲管道高度.当驱使烟气流动的压差增大且管径和烟气流道长度都减小时,最大[火积]耗散率增大,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过程的平均热流变大,系统性能得到了提高.相比基于传热率最大的最优构形,基于[火积]耗散率最大的最优构形更能提高蒸汽发生器的整体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K4[Fe(CN)6]与K3[Fe(CN)6]在NaOH溶液中180℃水热反应12h得到Fe3O4核桃形球状颗粒和八面体微晶结构,并通过控制乙二醇的加入量可控合成了单一形貌的Fe3O4八面体微晶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试了它们的磁学性能,结果表明,Fe3O4核桃形球状颗粒和八面体微晶结构为单晶立方相结构,其尺寸分别约为2.2~8.6μm和1.6~12.5μm,矫顽力(Hc)分别为150.57Oe和75.28Oe,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97.634emu/g和101.90emu/g,剩余磁化强度(Mr)分别为12.05emu/g和6.69emu/g。通过改变溶液中碱的浓度可实现不同尺寸核桃形球状颗粒的可控合成.研究了乙二醇在Fe3O4八面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其可能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7.
环、mesh 嵌入RP(k)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RP(k)互连网络, 首先讨论了该网络的拓扑性质, 证明了RP(k)网络是一个Hamilton 图. 然后, 重点研究了将环和二维mesh 嵌入该互连网络的算法. 构造性的证明了10*k的环可以嵌入RP(k)网络, 且四个性能参数都为1. 考虑到网络的容错情况, 当RP(k)网络中每个片有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 去掉故障节点和相应的边, 得到互连网络RP-1(k), 该网络也是Hamilton 图. 然后讨论了将二维 mesh 嵌入RP(k)网络的方法, 定义了顺序列嵌入、迂回列嵌入和最短路径映射, 并设计了嵌入算法. 该嵌入算法的性能如下, 若a是二维mesh 最小一维的长度, 按照迂回列嵌入方式, 当a =1, 2, 3, 4, 5时, 其延伸分别为1,2,3,3,2, 拥挤度分别为1、3、4、5、3; 当5<a<10时, 按照顺序列嵌入方式, 延伸=3, 拥挤度≤6; 当a>10时, 其延伸= a/10 +2, 拥挤度= max{a/10, 6}; 当a=10 时, 四个参数都为1. 研究结果表明, RP(k)网络具有简单的拓扑性质, 很强的容错能力, 并且环和2-D mesh可以高效地嵌入该网络.  相似文献   

8.
涌现计算: 从无序掌声到有序掌声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毅  刘坤  孙岩  韩明畅 《中国科学(E辑)》2007,37(10):1248-1257
以音乐厅自发同步掌声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描述复杂多个体系统集体行为的非线性涌现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开发了一个仅仅依靠局部相互作用的涌现计算实验平台,揭示了涌现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多人鼓掌过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观众的掌声在从无序转向同步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临界区域,并得到了掌声同步的基本判据:若耦合系数c1和c2满足条件0.02≤C2≤0.965c1+0.018,则掌声能够实现同步.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Mg2+//C1-,borate-H20在308.15 K时的稳定相平衡;测定了上述体系液相中各组份的平衡溶解度及物化性质(密度和pH),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相图和物化性质组成图.该体系在308.15 K时有1个共饱点(水氯镁石+镁硼酸盐)、2条饱和溶解度曲线和2个结晶相区,无复盐及固溶体...  相似文献   

10.
以[火积]耗散最小为目标的空腔几何构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积]耗散极值原理给出了新的传热优化的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针对导热固体中包含开口空腔的2种情形(内部产热和外受热),引入了基于熘耗散定义的无量纲当量热阻,并以之最小化为目标,对模型进行了构形优化.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以无量纲最大热阻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结果对比发现,不论哪种模型,当空腔占固体的体积百分比Ф值较小时,2种优化部结果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新口固体长宽比H/L值的增大,2种优化结果区别越大.固体外受热时的最优空腔,始终比内部产热时的最优空腔更细长.系统的传热性能受热量来源的影响较大,外部加热时的[火积]耗散比内部产热时的[火积]耗散增加了2~3倍,系统传热性能降低.本文方法对相关热设计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够实现发动机内的均质和稳定燃烧.为加深对多孔介质发动机特性的了解,用改进的KIVA-3V对一种形式的多孔介质发动机燃用气体燃料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讨论了多孔介质初始温度和多孔介质结构及燃料喷射时刻对多孔介质发动机实现压燃着火的影响.针对Zhdanok等人的甲烷预.空气预混合气过滤燃烧的实验,用改进的KIVA-3V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燃烧波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在压缩比一定时,多孔介质初始温度是决定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否压燃着火的重要因素;改变多孔介质的结构会影响多孔介质内气固两相的换热和多孔介质的弥散作用,多孔介质孔隙大小是影响多孔介质发动机压燃着火的主要因素;在上止点附近起喷燃料不能实现多孔介质发动机的压燃着火.  相似文献   

12.
以计算着火延迟时间为目的, 依据热力学理论, 推导了庚烷在均一体系中连续流动的控制体内的组分和温度的控制方程, 并用稳定状态法对庚烷的基元反应进行了计算. 稳定状态法的依据是, 在燃烧的快速化学反应过程中, 许多化学组分和基元反应处于瞬时稳态或部分平衡, 按照稳态求解反应速度和温度的微分方程, 计算将大为简化. 用稳定状态法得出了在连续流动控制体下的3个着火温度边界以及“S曲线”. 利用从1011种庚烷基元反应中得出的4步庚烷缩减反应机理, 所计算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稳定状态法在计算庚烷的着火和熄火中大大缩减了计算成本, 为进行柴油发动机湍流燃烧的计算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滑石晶体生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基元”角度出发,研究了水滑石晶体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水滑石生长形态符合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采用Raman光谱分析了镁铝水滑石、铜镁铝类水滑石、铜锌镁铝类水滑石生长溶液拉曼位移,发现镁铝水滑石层板生长基元是[Mg-(0H)6]^4-,[Al-(0H)6]^3-;含铜锌类水滑石的生长基元是[Mg-(0H)6]^4-(M=Zn^2+,Cu^2-),[Mg-(0H)6]^4-,[A1-(0H)6]^3-,水滑石的生长是生长基元先叠合为金属板层,然后再吸附阴离子A”及H:0,依此循环而组成层状化合物.水滑石生长基元所处生长环境不同,会使生长形态不同,以至形成不同外形的水滑石.文章还分析了为什么含铜类水滑石较难合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自行研制的杯式燃烧器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蒸气抑制熄灭甲烷/空气扩散火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火焰抑制熄灭现象产生的过程与作用机理,得到了临界灭火浓度与协流氧化剂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蒸气抑制熄灭杯式燃烧器扩散火焰是典型的局部火焰熄灭机理.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杯式燃烧器扩散火焰的根部首先向内收缩并悬举至新的稳定高度,当根部反应核的燃烧速率随着火焰温度下降受到极大抑制后,火焰根部的预混区将因更多水蒸气的扩散稀释作用而无法继续维持火焰向外的振荡传播过程,火焰会脱离燃烧杯面而熄灭.破坏火焰根部核心燃烧区的反应条件是熄灭扩散火焰的关键.水蒸气临界灭火浓度在一定的氧化剂流量范围内不依赖于空气流量,在临界灭火浓度曲线上存在一“平缓区”.实验测得的临界灭火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水蒸气(16.7±0.6)%、二氧化碳(15.9±0.6)%、氮气(31.9±0.6)%,与数值模拟结果合理吻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8个取向B2结构Fe3A1单晶室温真空条件下的拉伸塑性变形,发现随晶体取向不同,切应力切应变曲线出现不同数目的线性硬化及抛物线软化阶段.曲线上不同硬化率各阶段的形成与塑性变形中滑移系的数量、次滑移作用的强弱及二分超位错的运动和分解状态有关.第Ⅰ阶段为单系滑移的易滑移段;第Ⅱ阶段对应共扼滑移的出现,硬化率较高;第Ⅲ阶段表现为比较弱的次滑移作用,硬化率较低;第Ⅳ阶段除了多系滑移之外还伴随二分超位错的扩展及拖着反相畴(APB)的不全超位错运动,硬化率最高;第Ⅴ阶段与分解了的单个超分位错的交滑移相关,表现为软化.随拉伸轴取向所处区域不同,切应力切应变曲线硬化段的数目及同一阶段硬化率的大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模糊图灵机是模糊算法或模糊计算的形式模型.文中研究了模糊图灵机的几种变形,这包括基于max-★复合运算的非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NFTM★,其中★为t-模),非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NFTM),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DFTM),以及这些变形的多带版本.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第1,若t-模★不满足有限生成条件,则NFTM★,NFTM和DFTM一般不等价,这里等价指的是识别相同的模糊语言.但在逼近意义下等价,也即,NFTM★可以被NFTM以任意精度逼近,并给出了相关的构造.引入了模糊递归可枚举语言与模糊递归语言的概念,并利用递归可枚举语言与递归语言对其进行层次刻画.第2,如果限制NFTM★的模糊隶属函数的取值域为单位区间[0,1]的一个固定的有限子集D3则存在通用模糊图灵机,用该通用模糊图灵机可以模拟上述类型的限制型模糊图灵机.一般地,通用模糊图灵机在逼近意义下存在,该通用模糊图灵机可以以给定精度模拟任意类型的模糊图灵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浮区法生长得到β-Ga2O3:Cr单晶体.在室温下测试了β-Ga2O3:Cr单晶体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通过吸收光谱计算了晶体场分裂系数Dq和Racah系数,得到10Dq/B=23.14,表明Cr^3+在β-Ga2O3晶体中处于较弱的晶体场β-Ga2O3:Cr单晶体经高温退火后Cr^3+的发射明显加强,而绿光的发射减弱.采用420nm波长激发,在691nm可得到强而宽的特征发射,此发射对应于Cr^3+的^4T2→^4A2跃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温溶解法研究了三元体系Mg2+//C1-,borate-H20在308.15 K时的稳定相平衡;测定了上述体系液相中各组份的平衡溶解度及物化性质(密度和pH),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相图和物化性质组成图.该体系在308.15 K时有1个共饱点(水氯镁石+镁硼酸盐)、2条饱和溶解度曲线和2个结晶相区,无复盐及固溶体产生.溶液的物化性质随着MgC12浓度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变化.体系中章氏硼镁石发生转化,MgC12浓度不同,转化最终产物不同.最后,初步探讨了章氏硼镁石的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SA2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眼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532nm激光诱导C57BI/6J小鼠CNV模型。用CD31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对CNV模型进行鉴定,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光凝后1d、3d、5d、7d和14d组小鼠CNV中NSA2mRNA和蛋白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取光凝后7d组小鼠眼做眼球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NSA2蛋白在CNV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NSA2在正常小鼠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弱表达。视网膜光凝后,NSA2mRNA和蛋白在CNV模型眼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光凝后l~3d逐渐增强,3d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弱,14d时仍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发现NSA2在CNV区域表达较强。结论NSA2在CNV形成早期表达上调,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且在CNV区域有较强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断NSA2可能在CNV形成这一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Brenner势函数描述碳纳米管中碳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几种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得出其Young模量为4.2TPa,强度极限为1.40~1.77TPa.在对碳管拉伸过程中,发现只要应变不达到断裂极限,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沿加载曲线返回,表明在碳纳米管的拉伸过程中没有塑性应变;对碳纳米管的拉伸断裂过程进行了仿真,从能量和结构变化方面对碳纳米管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