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你早已知道,植物的“传宗接代”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而传粉则是植物有性生殖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你是否知道,花的传粉其实有几种方式?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来传粉即“传宗接代”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它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大多数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但是,兰科植物中有不少类群并不提供花蜜和花粉等报酬,而是通过性欺骗的方式诱骗动物前来"交配",从而实现其传粉目的。兰花因花形奇特、优雅清香、花期长和叶色绿等特点被世人所喜爱,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所指的就是分布在我国的兰属植物,包括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是被子植物中最为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9,(8):14-33
兰花的生命周期从细如尘土的种子开始;被兰科植物“挟持”的真菌;兰花如何享受真菌提供的美餐?兰花对真菌忠诚吗?兰花与传粉昆虫的精巧配合  相似文献   

4.
兰科植物全基因组序列公布兰科植物千百年来激发了人们的丰富想象,世界首个兰科植物全基因组序列及分析"兰花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第1期上。该研究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来强和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暨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刘仲健共同发起和领衔。研究人员介绍了兰科植物(兰花)在科学和文化历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兰花多姿多彩创新性的花朵、传粉、生活和生理特性,小兰屿蝴蝶兰的代表性以及具有景天酸光合代  相似文献   

5.
金峥华 《大自然》2014,(1):72-73
美丽的兰花一直为世人喜爱,在所有显花植物中,兰花是最古老和最复杂的.目前已知的兰花超过25000种,每一种都有特别的形态和颜色,这与其虫媒授粉方式密不可分.达尔文也因此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841年的夏天,达尔文从繁华的伦敦搬到了山花烂漫的乡村道恩,这里野生兰花各异的形态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好友的推荐下,他阅读了一本关于花朵形态与授粉的书,文中描述的花朵和昆虫的关系深深吸引了达尔文:昆虫为花朵充当“活动刷子”完成异花授粉,二者是共生的关系.然而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鲜花的存在是因为一种美丽的需要,而且它们是自我授粉的,所以书中的观点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达尔文对此很认同,并从进化的角度思考了异花传粉的机制,甚至大胆推测:植物的异花传粉是为了避免后代因自花传粉而产生缺陷.到了1845年,达尔文通过野外观察已经获得了大量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地同域分布的两种马先蒿属植物甘肃马先蒿和半扭卷马先蒿为实验材料,通过传粉观测、花特征测量和表型操控实验分析花特征和报酬对传粉者熊蜂访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先蒿属植物花大小、花数目和花下唇面积可显著影响传粉者的访花行为;两种马先蒿植物采取不同吸引策略,其中甘肃马先蒿通过增加花数目,半扭卷马先蒿通过增加花下唇面积以增加访花频率.实验减少两种马先蒿植物花报酬(花蜜和花粉)均显著降低传粉者的访花频率,报酬改变使传粉者发生适应性行为转变.两种由相似传粉者传粉的同域分布马先蒿物种的花特征通过对传粉者行为不同的影响,可促进物种共存.  相似文献   

7.
理论预测植物传粉方式会影响植物的入侵性,使入侵被子植物中动物传粉的比例有所降低,但这个预测缺乏观察数据的证实.收集整理了亚洲太平洋沿岸的6个港口城市的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其传粉方式,以探究传粉方式与植物入侵的关系.结果表明,入侵植物中动物传粉的比例在66.1%与82.6%之间,平均值高达76.8%,但与原产地的被子植物相比,入侵的被子植物中动物传粉的比例显著地降低,这一特点在热带尤为明显.绝大部分的入侵种都能进行有性繁殖以及入侵种中高比例的动物传粉这两方面特征意味着这些入侵种将与土著种竞争传粉者,从而影响土著种的繁殖.  相似文献   

8.
芡萼片宿存,花瓣3—6轮,外轮雄蕊片状,不育,子房陷于花托之内,为片状胎座。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昆虫传粉、闭花传粉三种。果实由三层果皮组成,表皮层有腺毛及粘液;中果皮较厚,成海绵组织,并分布有星芒状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只一层细胞,成熟果实分泌毛脱落,果柄柔软,果实下垂,可作为适时采收的指标。芡花和果实中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丹宁等物质,对芡花和果实有保护作用。芡种子的种皮共有四层,成熟后坚硬,种皮外有假种皮,有增加浮力的作用。胚乳较早解体,由外胚乳作为养分的主要贮备场所。种子须在水中进行后熟,使胚体充分成熟,否则幼胚因失水而丧失萌发能力。文章探讨了花粉败育的原因和弥补措施。芡花和果实的结构、种子散布和传粉方式,说明了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睡莲科植物的亲缘关系上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昆虫与植物之间专性互利共生关系的标志性代表。当然,除传粉榕小蜂外,还有多种非传粉榕小蜂等其他昆虫与榕果相伴共生。互利共生是两个物种在长期而稳定的进化历程中形成的互相依赖、共同获利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的生物构成了一种非常巧妙而有趣的共生系统,也为科学家研究物种间协同进化和物种形成等课题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其中,传粉昆虫和植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7,(3)
正兰花家族的成员或以妖娆的身姿,或以清雅的幽香吸引着世人的眼光,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家族竟然"骗子"汇聚。生长在怒江边上的疏花火烧兰就有集产卵地欺骗性与间接防御性于一身的传粉机制。该机制的发现对于理解兰科植物欺骗性传粉的起源意义重大。大部分有花植物依靠昆虫传播花粉,实现有性繁殖,同时也提供花粉或花蜜给昆虫作为回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16,(4)
正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特征,同时也承载着植物与其传粉者协同演化过程中的直接选择压力。榕属是高等植物中最奇特的一类植物,它的花是隐头花序,榕树只允许榕小蜂类群给它传粉授精,形成有性繁殖的种子。在全球800多种榕树中,有一半是雌雄同株的,另一半是雌雄异株的;在传粉模式上,一部分榕树是主动传粉类群,其  相似文献   

12.
从达尔文开始,在随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兰花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对它们的观察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1903年,喙长25厘米的天蛾的发现,证实了达尔文关于彗星兰传粉者的预测;2003年,眉兰花香成分的测定,证实了这种兰花是依靠释放假的“性激素”来诱骗雄胡蜂传粉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让我们逐步认识了千奇百怪的兰花。  相似文献   

13.
贵州大地的兰花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2016,(2)
正幽香的国兰、美丽的兜兰、奇特的热带附生兰以及珍贵的药用兰花等众多兰花品种,在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多样的贵州大地上争奇斗艳,使这里成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自然分布中心之一。兰花是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统称兰科植物,是有花植物中的名门望族。兰科也是仅次于禾本科和菊科的被子植物第三大科。全球约有700属20000多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也见于温带地区。中国有173属1300多种兰花,主要分布于南方的亚热带地区。兰花分为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大多以艳丽的花朵著  相似文献   

14.
绿色开花植物为了繁衍后代,也要“恋爱”和“结婚”。自花传粉植物也好,异花传粉植物也好,一般都是由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通过受精结成胚珠,发育成种子。在百花竞放的自然环境里,雄性花粉自由传播,把情种撒遍天下,雌花却守身如玉,情有独钟,雌性水稻绝不接受棉花的情种,雌大豆也不会和雄玉米成亲。 为了揭开异科绿色开花植物交叉传粉难以“成亲”的秘密,植物生理学家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直到近年来以初步解开这个谜。在花期相遇的条件下,玉米的花粉可能传达到大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对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准确鉴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综述了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鉴定方法。【结果】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蜂蜜孢粉学技术、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等3种方法。【结论】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中的应用中具有省时省力、研究成本低、近源物种鉴定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实现混合花粉中每种植物花粉的相对丰富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延迟自交是植物在单朵花开花末期主动自花授粉的一种繁殖方式。为了补充及完善植物进化和传粉生物学研究的综合数据资料,笔者概述了延迟自交的发生途径、试验研究方法、“两全其美”繁殖保障假说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其适应性意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目前,延迟自交现象广泛发生在43科61属74种植物中,其中,52种植物的发生途径是单一的,22种植物由两种途径共同作用。在单一途径中,柱头弯曲引起的延迟自交最为常见;不完全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减小两种途径共同作用促进的延迟自交最为常见。对延迟自交的观察,多采用宏观传粉生物学手段,少有研究将宏观传粉生物学与遗传学手段相结合为延迟自交的发生提供最严谨的证据。延迟自交的繁殖保障假说表明,植物在优先保障异交进行的前提下,当传粉环境不可预测时,延迟自交能为植物的繁殖成功提供保障,被认为是结合了自交和异交优点的“两全其美”的交配系统。此外,对于少胚珠物种,昆虫单次授粉后即可充分授粉;为节约植物资源,还可阻止延迟自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有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依赖一定的媒介来传送花粉,除少数植物是借助风和水来传播花粉外,在已记录的24万多种有花植物中,四分之三以上是依赖动物进行传粉的,有的学者甚至估计依靠动物传粉的植物达90%。对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农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植物要提供大量的花粉和花蜜才能换取传粉昆虫的劳动,但产生花粉和花蜜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如果可以不用付出却能让昆虫为自己所用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但要做到这点恐怕只有一个字——骗!在植物界中,兰花堪称骗术高手,它们究竟是如伺欺骗昆虫的?又是如何从中获益的呢?  相似文献   

19.
<正>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我看见蜜蜂等昆虫都开始忙着采蜜、帮花儿传粉。可是,所有植物都是靠昆虫帮忙传粉的吗?  相似文献   

20.
传粉榕小蜂和榕树形成了传粉昆虫与植物间互利共生的典范.除了传粉榕小蜂外,榕果内还存在多类非传粉榕小蜂以及蝇类、蛾类、甲虫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形成了对榕树的适应;一些种类对榕树具有种层次上的寄主专一性,存在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辐射.而那些生活在榕树其它部位的昆虫对榕树的寄主专一性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