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Gd和Sm—TTA—Phen—TritonX—100体系的共发光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试验了实验条件的影响(pH、TTA、Phen、Gd、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有机溶剂、稀土干扰离子)。该体系的共发荧光的效应可用于测定超痕量的Sm~(3+),其浓度在1.0×10~(-9)——6.0×10~(-8)M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7.5×10~(-10)M,比文献提出的检定限降低了50倍。测定钐的灵敏度比没有Gd存在时Sm—TTA—Phen体系的灵敏度提高20多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铽一六氟乙酰丙酮一三辛基氧化膦—Triton X—100荧光体系,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用本法可不经萃取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痕量的Tb~(3+),其灵敏度比萃取法增加3—5倍。铽的浓度在5.0×10~(-9)—4.0×10~(-6)M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定限可达1.0×10~(-9)M。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合成稀土氧化物试样中的铽,结果令人满意。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Tb~(3+)荧光反应的增溶、增敏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锡的灵敏、选择性高的方法。在硝酸-柠檬酸介质中,该体系形成红色络合物,在55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5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Sn(Ⅳ):DBPF:CTMAB=1:3:1,在0—40μg Sn/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已用于快速直接测定钢铁,合金和矿物中的锡,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0.16MHCI—8×10~(-5)M酒石酸锑钾—2×10~(-3)M钼酸铵—丙酮—丁酮体系中,磷的络合物有一个十分灵敏、尖锐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为-0.42伏(对SCE),测定下限达6×10~(-8)M。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磷锑钼三元杂多酸的组成和其在电极上还原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与对氨基本基萤光酮(P-APF)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形成三元络合物的规律,结果表明,RE~(3+)与P-APF、CTAB在不同pH范围可形成两种络合物,在pH7-9,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为7.50×10~41.25×10~5l·mol~(-1)·cm~(-1),λ_(max)为534—540nm;在pH>10.5,形成玫瑰红色络合物,ε值为1.30×10~5—1.58×10~5l·mol·cm~(-1),λ_(max)为585—597。在三元络合体系中加入竞争配体NaF、EDTA,提高了体系的选择性,在NaF存在下,从La中回收Sm,在EDTA存在下,从La中回收Ce,结果的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3.5-二溴-2-吡啶)偶氮]-5-氨基酚(简称3.5—Br_2—PAAP)与钴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其它离子的影响,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实验表明,在 PH=4~5范围内钴与3.5—Br_2—PAAP 形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试剂的最大吸收峰为430nm,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40nm,摩尔消光系数ε_(540)=6·48×10~4m01~(-1)cm~(-1),遵守比尔定律的范围为0~25μg/25ml。桑德尔灵敏度为0·00051微克 cm~(-2),表现稳定常数为3.6×10~6。通过对矿样、维生素 B_(12)针剂、小麦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锆(铪)与铬菁R的二元络合物在pH=1.8—2.5时生成红色络合物,其λ_(max)=540nm,ε=6.0×10~4,但锆(铪)——铬菁R——表面活性剂三元体系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在二元络合物的基础上,研究了锆(铪)铬菁R—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络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pH=2.5—3.2范围内,锆(铪)与铬菁R—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形成紫色络合物,λ_(max)=580nm,ε=9.6×10~4,灵敏度比相应的二元络合物提高了60%,并且可在水相中直接进行测定,可视为测定锆(铪)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光度分析法测定微量铜的方法较多。早在1952年就有人报导:由于2.9—二甲基—1.10—邻二氮杂菲结构的位阻效应,与铜(Ⅰ)具有特效性反应,成为测定微量铜的高选择性方法。但由于灵敏度不高(ε_(460)=7.9×10~3),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来,在保持此法高选择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的工作有很大进展。我们采用铜-2.9—二甲基—1.10—邻二氮杂菲-荧光桃红缔合型三元络合物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铜,灵敏度有很大提高(7.4×10~4),而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使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兼有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增稳剂时,铝与桑色素(Morin)之间的显色反应,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测定痕量铝的光度法.铬合物组成比为A1∶Morin=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08=6.3×107Lmol-1cm-1.铝浓度在0.04~0.28ng/m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测限4.0×10-10g/L发现PAM和Morin之间可形成另一种络合物并能用于PAM的测定,该络合物在350nm处的吸收峰强度与PAM浓度在0.02~0.1mg/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2.0×10-7g/L.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水样中AL和PAM的不经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镝-BPMPHD—CTMAB离子缔合物体系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在该体系中,Gd3+、Y3+、Lu3+和La3+等稀土离子均能使镝的荧光增强,这是新发现的一种共发光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镝-钆-BPMPHD-CTMAB体系共发光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镝在1.0×10-7~6.0×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它比无Gd3+存在时体系的检出限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应用该体系测定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合成样品中痕量镝,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0.56mol/L NaAc—0.04%Tiron 溶液中,铅(Ⅱ)与 Tiron 产生的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仪上可观察到一灵敏的极谱导数波,其峰电位为-0.49V(vs.SCE),峰电流与铅浓度在7.7×10~(-6)—6.8×10~(-6)mol/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8×10~(-(?))mol/L.应用该波测定了铜合金中的微量铅,结果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满意,本文研究了形成铅-Tiron 络合物吸附波的条件,探讨了波的性质,用极谱法测定出其络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铽—二元羧酸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及其在荧光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在所研究的八种有机二元羧酸中,以草酸对铽荧光的增敏作用最大,是高灵敏度测定铽的良好荧光试剂。在pH7.5,2×10~(-2) M草酸浓度条件下,铽的检测限可达0.03ppm。成功地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La_2O_3、Tm_2O_3、Yb_2O_3、Lu_2O_3等稀土氧化物中的微量铽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Tb3+-诺氟沙星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度法测量胆汁酸(BA)的方法。在pH=9.00的酸度条件下,BA能使铽(Tb3+)-诺氟沙星(NF)二元络合物中Tb3+位于545 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达18倍,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胆汁酸的含量成正比。测量的线性范围为5.00×10-7~2.00×10-6mol L-1,检测限为2.40×10-8mol L-1,回收率为93.3%~103.7%,RSD为0.60%。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血清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微量铬的测定近年来有较多的报道。本文对Cr(Ⅲ)—ACBK—CTMAB体系的显色反应作了研究,拟定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酸性铬蓝K(ACBK)光度法测定微量铬的具体条件,该法表观摩尔吸光数可达2.34×10~4mol~(-1)·cm~(-1),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线性范围为0~31μg/50ml。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和Tritonx—100存在下,镉(Ⅱ)—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显色反应的条件。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5l·mol~(-1)·cm~(-1)。镉量在0.5-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试验了若干种离子的干扰,此法已用于自来水中微量Cd~(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利用Cr(Ⅲ)—鲁米诺—H_2O_2体系测定H_2O_2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极限是8×10~(-10)MH_2O_2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是1×10~(-9)-1×10~(-2)MH_2O_2。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由于试样溶液和所有试剂溶液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EDTA,排除了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干扰,所以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此法试用于自来水中H_2O_2的回收试验,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pH=11.7的B—R缓冲溶液和甲醇:水=1:1底液中,1—(4—硝基萘)—3—(4—偶氮苯基苯)—三氮烯(Cadion2B)可产生良好的还原波。其浓度在2×10~(-5)~1×10~(-8)mol/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8×10~(-9)mol/L。方法用于实验废液中题示试剂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C_d~(2+)—I~-—罗丹明6G高灵敏度显色体系。用加权单纯形最优化法进行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缔合物的λ_(max)=5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60)=9.5×10~4l·mol~(-1)·cm~(-1)。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研究了20多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于纯铝、纯锌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钍(Ⅳ)与CPA-pN的显色反应,表明钍与配体的络合比为1:3,络合物在0—50μg/25ml呈线性关系,此蓝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7.55×10~4cm~(-1)·mol~(-1)·1。在有CTMAB或CTMAB及乙醇存在下,其ε_(680)分别为1.35×10~5和1.75×10~5cm~(-1)·mol~(-1)·1,0—17.5μg/25ml和0—15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在有过量CTMAB存在下,Th(Ⅳ)与CPA-pN的络合比为1:6。试验了外来离子对钍测定的影响。提出的方法曾用于微量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钛(Ⅳ)——5-Br-PADAP—羟胺—氯乙酸>体系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此体系有不同于多数金属离子同型络合物的萃取性质,利于在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测定钛。服从比尔定律的范围为0—25μg/25ml。摩尔吸光系数为7.24×10~4。介绍了合金钢中低含量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