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美洲黑杨次生韧皮部筛管和伴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观察到筛管和伴胞由同一个次生韧皮部衍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筛管的发育历经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变化.未成熟期筛管分子表现为细胞的径向扩展、壁的增厚、筛管质体和P-蛋白质的产生;成熟期筛管分子细胞组分发生选择性自溶,细胞核核质弥散状,核膜不清晰,或核膜清晰而核物质降解,最后细胞核完全解体转化为P-蛋白质类的物质;衰退期筛管分子细胞质完全解体消失,失去功能.在筛管成熟期间,伴胞的细胞质较浓,内含丰富的核糖核蛋白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与筛管相连的细胞壁上具有胞间连丝.随着筛管功能的衰退,伴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细胞质内质网库槽膨大,细胞核核周腔出现,染色质凝聚边缘化,最后细胞完全解体消失.总之,美洲黑杨次生韧皮部筛管发育首先经历了细胞去核化的过程,在维持一段时间的生理功能后细胞质逐渐解体消失,与此同时伴胞细胞核、细胞质降解.笔者推测筛管与伴胞一起作为功能复合体共同完成各自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水稻小穗维管束发育与联结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籼型、粳型或其不育系与保持系代表品种的小穗解剖观察表明:小穗维管束由小穗梗中央大维管束和3 ̄5条边围维管束经分支、连接、不断产生新的维管束进入相应的组织。一般颖片中1 ̄2条,第1稃片1 ̄3条,第2稃片1 ̄4条,第2朵退化小花残余结构中0 ̄3条,顶生可孕小花的外稃5条,内稃3条,浆片各2条,雄蕊各1条,雌蕊3条,小穗维管束经数次分枝交叉、合并、其结构可分为:花托维管束节,雄蕊维管束节  相似文献   

3.
杉木筛胞发育分化过程中,超微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发育分化初期,筛母细胞与形成层细胞极为相似,细胞壁薄,仅有胞间层和累积少量壁物质的初生壁;随后伴随筛胞的径向扩张,初生壁开始加厚,壁密度、厚度均一,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未表现出异质性,仍为初生壁;最终,径向直径约为形成层细胞的1~1.5倍。伴随筛母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前质体多分化为淀粉质体,P-质体较少;筛域的分化与筛胞壁的发育同步;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筛域的形成;成熟筛胞的筛域多见于其端部,侧壁较少。由此可见,杉科在裸子植物中属于演化水平较高的类群;参与筛胞分化的细胞器主要是内质网,其次是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筛胞分化中,细胞核的变化特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水稻精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成熟花粉粒中,精细胞被不连续的电子透明的周质空间所包围,纵切面上显示的精细胞显著的由细胞质延伸形成的尾状结构,主要为长圆形的细胞核所占据的一端为头部,精细胞中具有一般的细胞器,其中线粒体主要位于头部,微丝成束与细胞纵轴平行排列,观察表明,在水稻成熟花粉中具有雄性生殖单位,两个精细胞以尾部紧密连接,其中一个精细胞深入到营养细胞核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HL60细胞系对无柄金丝桃(Hypericum augustinii N.Robson)全株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无柄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8.0,12.5μg/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对无柄金丝桃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5,6-三羟基口山酮(1);5-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2);Isojacareubin(3);Hyperibone B(4);Hyperibone E(5);槲皮素(6);木犀草素(7).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正常小穗数与基部退化小穗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个普通小麦品种群体及5个杂种组合后代群体植株各穗子的正常小穗数(x1)和基部退化小穗数(x2)之间的相关性、退化小穗数比率在株间和株内变异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小穗数与退化小穗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当退化小穗数增加时,正常小穗数有极显著减少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发育差异和遗传差异对退化小穗比率影响均很大,要减少退化小穗比率应同时考虑发育和遗传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茎竿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纤维原始细胞形成期,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质膜和细胞核染色质上;在初生壁形成早期,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质膜、液泡和细胞核染色质上,并在质膜上密集分布;随着初生壁的继续形成,质膜上的酸性磷酸酶逐渐减少呈稀疏分布,而细胞核染色质上的酸性磷酸酶逐渐增多呈密集成团分布;随着次生壁的形成,染色质开始凝聚,细胞核染色质上分布的APase活性有所减弱。但随着液泡膜的裂解,在裂解的液泡膜、降解的线粒体和细胞质上具有APase活性。随着次生壁持续增厚,APase在胞间连丝、质膜、质膜内陷结构、运输小泡和凝聚并边缘化的染色质等部位持续多年保持较强的活性。因此,酸性磷酸酶可能是引起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原因之一,不同的酸性磷酸酶同功酶可能分别参与了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初生壁和次生壁的形成,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原生质体的降解。酸性磷酸酶持续保持较高活性与竹子纤维细胞的长寿特性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光镜下观察了松属(Pinus L.)14种、1变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并对亚属间及一些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为:(1)各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基本一致。次生韧皮部由轴向和径向两个系统构成。轴向系统的主要成分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含晶细胞和径向片;径向系统由单列和纺锤形两类射线组成。与具功能韧皮部相比,不具功能韧皮部的组成分子在形态、结构及排列上均发生显著变化。(2)次生韧皮部分层现象,射线扩张现象,树脂道密度,含晶细胞频率,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后合物含量,射线高度,以及筛胞长度、径向宽度和弦向宽度,筛域直径,直立射线细胞高度和径向宽度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但无明显的规律。(3)两亚属在晶体形状和长度、树脂道上皮细胞数(具功能或刚失去功能的韧皮部)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差异,可作为属内分类的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9.
柄海鞘Styela clava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采自青岛海域的柄海鞘Styila clava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1)和(2)。经过IR、MS、^1HNMR和^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确定二者的结构分别为1-O0十六烷酰-甘油酯和胸腺嘧啶。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海域海鞘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同步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9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kielcorin(1),2,3-二甲氧基(口山)酮(2,3-dimethoxyxanthone,2),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itrin-3,7 -dimethoxy,3),木犀草素(luteolin,4),羽扇豆醇(lupeol,5),蜡酸(cerotic acid,6),二十八酸(1-octacosanic acid,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甙(daucosterol,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发现其石油醚、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6.5,3.5,5.0 μg/mL.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大米为原料,分别以陕北大红枣和金丝小枣为辅料,采用两种形式:枣干和枣汁,在不同的时间添加不同数量的枣进行枣黄酒和甜枣黄酒酿造的研究。另外,还对两种发酵型式(即温度先高后低和先低后高)的规律进行了描述,制定了新的工艺流程,酿造的枣黄酒具有传统米酒的风格,风味正常,甜枣黄酒也接近一般糯米甜黄酒的标准,开发出的工艺周期短,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米糠蜡基油凝胶的结晶动力学,采用米糠蜡添加量、加热温度及结晶温度等加工条件,对凝胶体系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硬度和热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凝胶体系中的米糠蜡能以结晶形式在液态油脂中形成三维晶体网络,将液体油紧密地束缚在网络结构中。米糠蜡的添加量和结晶温度对米糠蜡基油凝胶结构与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加热温度则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形成凝胶的性能与生产成本,米糠蜡油凝胶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米糠蜡添加量为4.0%,加热温度为80 ℃,结晶温度为2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米糠蜡油凝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四川无融合水稻(SAR-1)是1988年春在南繁育种材料中首次发现的新种质.该材料花粉高度不育,能大量单性结实.其基因不仅能世代相传,而且可通过杂交转移到其他材料上.经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SAR-1具孤雌生殖特性,还可能具有不定胚发生途径.SAR-1的极核未经受精,能自发形成胚乳.  相似文献   

14.
水稻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试验表明,土壤含硒量越高,水稻集累硒的量越大,集累作用在水稻全生育期逐渐增强,成熟期达到高峰,有60%的硒是在水稻生育后期40%的生长时间内累积的;植株的各个器官均有硒累积,且随器官的发育成熟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干燥工艺对稻谷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层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对辽宁省稻谷主要品种942进行研究。分析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初始水分、干燥时间对稻谷发芽率损失影响的规律,建立了稻谷发芽率损失回归方程,在干燥时应采用低温干燥,以保证其发芽率。利用贡献率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关系为热风温度、初始水分、表现风速、干燥时间,为进行辽宁省稻谷深床干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稻白背飞虱数量预测的研究:相关矩阵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厚国  邱克逢 《江西科学》1994,12(3):167-172
运用相关矩阵分析法预测赣州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历史符合率达100%。对1993年虫情作出预报,预报结果与发生实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研究了氦氖激光对不同香稻(Oryza satiua L.)品种的定芽势、发芽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魏美玉  赵士熙 《武夷科学》2002,18(1):146-150
稻粉虱若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 :(1)频次分布检验结果为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2 )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 ;(3) Iwa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m* =0 .76 5 5 + 1.6 778m,属于聚集分布。在空间分布型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资料代换模式、Iwao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