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洱海区域的盐井发现和开发与南诏大理文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盐在南诏和大理国的民族、地方政权形成过程中,在历代王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食盐的控制是南诏之所以能够把分散的各族各地捏拢在一起的经济和文化纽带。洱海区域的盐井文化是诠释南诏大理文化的独特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郭剑丽  刘宁 《科技信息》2008,(12):202-202
为了更好地实现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计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洱海的污染主要是N、P的富营养化,如何减少N、P排入洱海的量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本文通过种植蚕豆与种植小麦、大麦的施肥量比较,蚕豆、小麦、大麦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的比较分析,认为蚕豆根瘤具有固氮作用,而且蚕豆肥料吸收率明显高于小麦、大麦,种植蚕豆一般不需再增施氮素化肥,而且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极大地减少N、P排入洱海的数量,对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保护洱海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洱海区域的原始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汝梅 《甘肃科技》2008,24(5):64-66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早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洱海地区就有人生息、繁衍,而见文献记载较早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比起早期活动于洱海区域的先民来说已晚了上千年,仅仅依据司马迁之书来探讨洱海区域的原始文化是不够的,本文是借助洱海区域发掘的多处遗址加之其它有关文献来探讨洱海区域的原始文化。  相似文献   

6.
洱海流域降雨量及旱涝变化对洱海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洱海流域降雨量时空分布规律,重点对流域内降雨量和旱涝气候变化及其对洱海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提供有关部门实施洱海管理、水资源调度运行和水环境保护参考。  相似文献   

7.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纵观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得失史",也是一部"资政史"。后人编写前人的历史归宿在于"前车之鉴",批判和继承,调整有关政治制度,趋利避害,更好地利于统治。  相似文献   

8.
汉代在今洱海区域施行了置郡县等重大措施,洱海区域各民族,尤其是处于滇西主要盐井开发地区和"盐马古道"沿线各民族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地方政权的崛起与盐利争夺,与盐井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灯心草、菖蒲、金针菜、香茶菜4种乡土植物为试材,制成植物浮床,研究4种植物对洱海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洱海水体中能保持较强的生命力,试验结束时,其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增长量表现为香茶菜〉金针菜〉菖蒲〉灯心草。4种植物对水样总氮(TN)、总磷(TP)、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4种植物对洱海水体TN的去除率均在65%以上,灯心草、菖蒲、金针菜、香茶菜对水体中TN的去除率分别为69.8%、80.03%、72.60%和85.08%,远高于对照组的去除率(37.10%),4种植物对水体中TP的去除率分别为74.39%,80.04%,72.88%和78.01%,去除率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4种植物对洱海水体均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在今后净化洱海水体水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减少的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南诏晚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唐与南诏在矛盾纠葛中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表面看,是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穷兵黩武使南诏与大唐相继而亡,但其更深刻的历史原因,却是传统的儒家体制文化危机的周期性暴发。  相似文献   

12.
在洱海保护中,作为环境公共产品的最重要的提供者,政府做了巨大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市民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是如何评价的,政府职能的履行又对广大市民参与到洱海保护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构建一个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生态保护机制模式意义重大。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政府洱海保护职能履行效果的整体评价较好,但在涉及洱海保护的信息公开、政府公共关系、科普、推动公民的深层次参与等职能的履行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2日,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洱海罗时江人工湿地和沙坪湾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湿地管护尤其是水生植物去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分别由2.08和1.86下降至1.46和1.41,这可能是由于水鸟食物量减少所致;②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的水鸟种类和密度增加,而天然湿地却降低,这可能与水草去除后单个水鸟物种数量的急剧增多有关。最后,为了给洱海水鸟提供较好的越冬环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鸿发 《工程与建设》2012,26(3):326-328
风景区的地域环境对于度假村特色的形成是全方位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度假村各具特色的建筑表达形式。文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地域环境的表达对于风景区度假村设计的重要意义,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度假村设计的影响,归纳总结应对不同地域环境因素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该对非洲大陆的现实与未来多一份历史眼光下的期待与信心。  相似文献   

16.
大理祥云的水目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大理历史上是佛教胜地。学界时大理佛教的传播有诸多说法,本文从水 目山的部分古碑刻记载进行考释,提出了佛教于中唐传入大理,早先传入的是汉地密宗等论点。  相似文献   

17.
奥古斯都渴望名垂千古,但历代史家对他却有褒有贬。罗马帝国的史家大多美化甚至神化他,启蒙时代的史家则质疑和批判他,19世纪的史家对他褒贬皆有,现代史家对他的评述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既让奥古斯都名垂青史、彪炳千古的希望落空,也启示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破除“盖棺定论”的传统思想,从发掘历史学的人文价值的角度,不断对历史人物作出比较公允的、多元的新诠释,以启迪当代与后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原市较为集中的历史遗址及周边的调研分析,发现街区现存的若干问题.混乱的街区环境、建筑形象以及交通状况等严重制约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历史遗址的保护、街区建筑的改造、整体街区环境营造以及创建人文环境等,探索出一条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区,以提升太原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体现太原悠久的历史和地域风情.  相似文献   

19.
张卫 《科技信息》2007,(34):125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文坛上及其复杂的作家,他的文学思想对日本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又饱受人们的争议,特别是他的政治观仍是人们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来探讨其内在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对常州而言,其城市文化应以发掘和恢复历史文化记忆为方向,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培养常州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重建常州重要历史文化遗迹需要市政府在方法和途径上软硬件并举。常州诸多学者也对保护常州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各项建议,并特别提出了在开挖地铁二号线同时重建白云溪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