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古代哲人的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卓越,战国之际又是辩证法思想的黄金时代,而《吕氏春秋》则是先秦晚末采撷百家精英集大成的殿后巨制,其辩证法思想有着夺目光彩,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对我们思维的开拓仍有诸多借鉴启迪作用,故探讨吕书的辩证法思想甚有裨益。鉴于吕书(以下仅标篇名)的主观辩证思想鲜见论述,故本文就此试作论析,以就教于读者。 吕书认定主观对客观本着事物的辩证法规律去处理事物,客观事物有其固有的法则。《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古代辩证法史被写成了朴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两军对战史。本文对这一体系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形而上学产生于近代,它与辩证法的关系不是对子对战结构,而是替代、复归的正反合结构。中国古代不具备产生形而上学的条件,也不具备形而上学的思维特征,那种认为孔子、孟子、董仲舒是古代形而上学代表人物的传统看法,是不能成立的。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形而上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道家对我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体系,而这种辩证思维,考其源头,却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从《周易》的“阴阳相抱”、“阴阳对立”、“吉凶转化”、“反复之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周易》的辩证思维及其对先秦道家“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阴阳调和”等辩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渝  王正容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3):31-33,100
战国对话体赋,在中国天人合一宇宙观奠基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对话性辩证法思想;这种对话性的辩证法形态与精神是和古希腊、古印度思想相异的、中国独特的真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和谐思维,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总结出发,不断挖掘其内涵的历史关联和时代嬗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内涵的深入探讨和逻辑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和谐意蕴,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把理论研究与现实相结合,指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指导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受先秦原始儒、道的影响,其思维方式既有着形而上的思辨特征,同时也保持了诗性的特征;而这种思维方式绵延于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古典诗词创作时的运思方式,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整体观照、生命意识、物我同一。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诡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它的出现虽然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股回流,但也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它标志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在不断的复杂化,并且也从反面促进了辩证思维的发展。统治阶级的需要,人类认识上的偏见,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等等,都为诡辩论思想方法的生成创造了条件。这种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的先秦诡辩论,多见于孟子、庄子、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著作或命题当中。下面试图对这一时期诡辩论的几种主要表现,进行初步的剖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辩证法、形而上学、形式逻辑和相对主义四种思维方式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借用逻辑方阵图说明四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了坚持辩证法、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重大理论表实践意义及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在理论上、实践上的危害性,并讨沦了怎样才能坚持辩证法和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哲学中,诸子百家竟相争奇,但又各存偏颇,荀子站在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批判地吸取各家学说的合理因素,以“辨合”、“符验”和“解蔽”的思想方法对先秦认识方法论进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存在于诸子思想中的感性与理性、绝对与相对的矛盾对立,初步考察了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当时的水平上达到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对先秦认识论和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数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作为精英文化的古代哲学深受着农业生产的观点、方式、原则、思维的濡染;本文分别从哲学的范畴、思维、辩证法、有机自然哲学诸方面,对之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符号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具有高度的文化编码自觉性.《周易》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编码与解码程序,不仅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过程及原理,也说明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已进入自觉状态.“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正是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战国对话体赋,在中国天人合一宇宙观奠基下,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对话性辩证法思想;这种对话性的辩证法形态与精神是和古希腊、古印度思想相异的、中国独特的真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国学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国学成为主流话语决定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建构离不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使先秦诸子以及先秦哲学成为近代思想家关注的热点。离开了先秦诸子以及对中国本土文化源流的考辨,也就不能理解中国近代国学思潮缘起的特殊背景,进而无法深刻理解国学的理论初衷和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者,他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推进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毛泽东不仅对列宁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法的核心进行了解释和发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矛盾的特性,还将中国传统通变思维融入辩证法,明确了辩证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不仅从理论上完善了唯物辩证法结构,还在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运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晚”义词是汉语常用词,如今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以“晚”“晏”“迟”为主导。文章对这类词做共时与历时考察发现,“晚”“晏”“迟”表示“比一定时间靠后”开始于先秦且三者长期处于此消彼长的竞争替换之中,即先秦两汉“晏”略占优势,“晚”在魏晋打败“晏”并在明清以前占据主导,而“迟”于明清蓬勃发展产生了对“晚”“晏”的替换,至今都是汉语里使用最繁的“晚”义词。总体而言,“晚”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呈现出了一些对应,能够相互解释与印证。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对于今天的海洋事业的发展,辩证法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黑格尔完成了构建辩证法的任务,成为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辩证法的人。他在唯心主义框架内把辩证法推向顶峰,创立了自在自为的理论辩证法,从而为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逻辑支撑。人类学的思维范式,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创生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黑格尔辩证法隐藏着一个真理即否定或对旧思维范式进行变革,这为实现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文化史研究很注意对古代中国“和”的学说进行发掘,见仁见智,评价不一。有称之为古代“谏议理论”的,有称之为“朴素辩证法”的,也有称之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境界”的。有歌之的,有毁之的。这方面笔者不拟搞观点一律,妄加裁判,只是着重就“和”学在先秦与后代的差异作些辨析,希望由此说明一点:在  相似文献   

19.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热;“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的侠士行为和诸子的侠士认识两个层面加以阐述,探究先秦侠意识的形成,揭示中国侠文化的源流,并阐发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