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1980年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波动趋势明显,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换主导农业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省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高度相似,并表现出趋异的态势。农业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最为主要驱动力,而居民消费水平、农产品市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农业系统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关系的认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和农业实践的基础。识别农业子系统的原则是:农业系统的一级子系统应与农业整体的某种对外功能直接相关。按这一原则,农业系统可分为4个一级子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社会系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业系统地域多年开发的生态经济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引文献[1]中静态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有限投入条件下,对农业系统地域进行多年滚动开发的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规划、与生态经济规划模型,依据模型,可制定出开发期内优化的逐年开发规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系统的桂西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是广西乃至全国贫困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广西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通过人均劳动力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人均劳动力创造的农业产值、平均每公顷土地产出的农业社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个指标,将桂西与广西其它4大经济区有关农业经济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引用灰色系统的相对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并找出影响桂西地区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桂西农业经济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为政府对桂西农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业资源保障及其政策模拟: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资源保障角度探讨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资源的生态功能减弱,引起的农业资源承载能力下降问题,可以使区域农业发展在资源战略层面得到持续保障.对黑龙江省近20年来农产品增长与水土资源变化及其土地退化等系统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与政策模拟方法进行复合模型的动态模拟研究,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保障的模拟模型,确定出适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与政策模拟方案,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调控举措. 相似文献
7.
经济系统发展动力结构优化模型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出型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目标函数为人均增长速度最大的经济系统发展动力结构优化模型 ,给出了最优动力结构的特征和条件以及实际动力结构与最优动力结构之间差异程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界壳论—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边界的一种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法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3):186-188
阐述了系统边界研究的新理论-界壳论的总体特征及其方法论。作者认为,作为生态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利用界壳理论研究系统的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分布式人工智能中的Agent技术融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提出了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EIDSS)的结构和组成,引入界面Agent、管理Agent、数据Agent、模型Agent、知识Agent以及各类决策职能Agent构成系统的主要部件,分析了基于分类器系统的Agent实现方法,探讨了在多Agent通讯与合作环境下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评估、预测以及优化等决策支持功能的工作原理。图2,参13。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在县级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中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利用钱学森关于农业系统工程以及对复杂巨系统综合集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长清县大农业系统(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和加工业等)生产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模型体系的综合集成、人机系统的综合集成,求得了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最优生产结构,对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和灵敏度分析.实施结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地区相关的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①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持续减少;②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③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的过热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相一致,即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烟台市耕地面积的减少程度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较不发达地区逐渐降低。因此,科学合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规划决策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图4,表2,参14。 相似文献
13.
区域农业竞争力系统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引入系统理论与方法来构造区域农业竞争力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评价值的计算。同时,把该方法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表明:东北农业竞争力在评价时段内有显著提升,在评价时段的前期提升速度较快,在评价时段的后期提升速度趋缓;从子系统来看,东北农业产出效益竞争力和农业基础竞争力有较大的提高,而东北农业结构与成长竞争力有明显的下降。图1,表2,参5。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城耦合系统模型构建及仿真——以连云港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港城互动关系具有系统动力学耦合特征, 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 从港城系统特征、系统模型边界和系统要素因果关系出发, 建立港城耦合系统的SD模型, 解剖港城耦合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各系统相互作用过程. 将模型用到江苏省连云港的港城耦合系统中, 并借助Vensim软件完成结构和量纲的一致性检验, 确定模型具有可靠性后, 选择投资贡献度、三产增加系数、 资源转化系数及资源利用系数等参数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模型仿真. 结果表明, 连云港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实现港城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大第三产业投入, 适度控制码头岸线资源利用率, 同时增加港口投资, 提升港口能力建设, 以适应战略地位提升的连云港港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人控技术切入北方农区土壤—植物—反刍动物(羊单位)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试验组较对照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果明显,为北方农区土壤—植物—反刍动物(羊单位)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模式与方法。表6。 相似文献
16.
农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分析了农产品生产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研究了基于Internet的农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框架和可行方案。该系统贯穿农业物流各个环节,包括门户网站、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决策支持、平台维护管理、接口等子系统,它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形成规模效益。图1,参5。 相似文献
17.
湖州市50年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湖州市及所辖县市区50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州市耕地资源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湖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耕地占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①湖州市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增长后递减的变化过程,其中有明显的3次耕地流失高峰,人均耕地面积则呈持续递减趋势;②耕地资源面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拟合的指数方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人均GDP水平下的耕地面积;③在人均GDP分别为500~1000元、1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20000元、20000~30000元阶段,湖州市GDP每增加100亿元,所占用的耕地面积分别为191.41km^2、81.18km^2、12.24km^2、0.77km^2、0.01km^2,表明耕地面积占用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渐转变。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1):61-64
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主要内容、原则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的措施。参9。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结构变动及其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即产业增长速度差异)和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定量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并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主要农产品产出结构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的原因,总结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20.
利用系统动力理论和成品油供需分析建立了我国三类成品油需求仿真系统,本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汽油需求子系统、煤油需求子系统和柴油需求子系统.系统模拟实践表明,在假定国际原油在高位平稳运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主要用油机具燃油经济性不发生变化等假设条件下,三类成品油供需呈上涨趋势且比较平衡,但均体现出供应紧张趋势;三类成品油需求比例比较稳定,但煤油需求占总需求比例有一定上升,而柴油和汽油比例有一定的波动;需求柴汽比有一定的升降;用油车辆的数量不断上升,但其增长速度都呈下降的趋势;三类成品油国内价格均低于国际价格,汽油和煤油价格上升较快,柴油价格上升较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