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应用现代科技,拓展中医辨证论治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核心,中医学关于辨证论治的长期临床实践成果,无论在医疗方面,或在理论建树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长处,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并正日益为世界医学界所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和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对辨证论治的研究有必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发展,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医现代化服务。关于中医的发展途径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体系是个完整的整体,应该保持原有的状态不能改动,否则就会失去中医的特色,就不是中医;另一种…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能够完全控制病情进展的特效药物.中医立足于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经过历代医家的探索,衍生出众多的治疗手段.通过结合RA的病因病机,对中药内服外敷、针灸、中医理疗等多种中医治疗手段进行了探讨,并对超剂量使用中药治疗RA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论治和药学监护要点。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中医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疗效满意。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学者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成果,从中医辨证分型、分期辨证论治、用药规律以及配伍的基本理念入手,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辨证论治及组方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内容介绍:史培圣编著的《实用现代顺势医学(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顺势医学的"经典理论""现代理论"、制药方法和工艺、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诊断上依据顺势医学的原则,结合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增强了顺势医学诊断的正确性。在治疗上按照顺势医学的治则,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大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特别是西医和中医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束手无  相似文献   

6.
赵学艳  杨春  张志明 《甘肃科技》2023,(2):122-124+12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现代临床中较难治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4位国医大师采用中医宏观辨证论治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将胃镜检查作为中医“望诊”之延伸,根据不同微观证型下不同的黏膜肉眼改观,总结了一系列治疗经验,临床效果明显。通过学习4位国医大师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思路及治疗经验,总结出各自用药规律及特点,为今后临床工作指明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7.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从中医药的角度对本病进行综合阐述,使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运用中药、针推、食疗、及现代心理指导对本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然辨证论治的精准依靠医者的"悟性",使得医者的临床水平提高甚慢。中医的海量临床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在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建立中医的大数据模型,使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得以充分展现并继承是当今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利用属性偏序结构图对名中医李赛美教授诊疗糖尿病的思辨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从12个方面讨论了糖尿病证属少阳时的症状体征特点。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将为中医药大数据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芦红伟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235-235,199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从中医药的角度对本病进行综合阐述,使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运用中药、针推、食疗、及现代心理指导对本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秀兰 《甘肃科技》2004,20(6):143-145
目的 :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 ,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球内积血的疗效。方法 :对张掖地区医院 175例 (185只眼 )各种原因而致的球内积血 ,进行分期辨证论治 ,以观察辽效。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中前房积血 2 3例 ,治愈 2 3例 ,有效率 10 0 % ;前房并玻璃体积血 9例 ,治愈 3例 ,好转 5例 ,无效 1例 ,有效率 89% ;玻璃体积血 10 7例 ,治愈 4 1例 ,好转 4 9例 ,无效 17例 ,有效率84 % ;眼底出血 36例 ,治愈 13例 ,好转 17例 ,无效 6例 ,有效率 83%。结论 :球内积血 ,西医给予病因治疗 ,经中医辨证论治给以中药治疗 ,可促进积血吸收 ,预防并发症 ,保存有用视力 ,临床上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疾病发展的过程与人体病变的特点,探讨了中医、西医与瑶医的治疗原则,归纳了瑶医治疗原则的思想特色.认为瑶医既重视因果决定论,也注重平衡与辨证论治,其治疗原则的思想特色介于中医与西医之间.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瘾瘕”范畴。本文主要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对子宫肌瘤的治疗采取分型论治,并强调要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瘾为主,辅以扶正固本,祛痰除湿,益气养阴之法;治疗中要徐图缓攻,衰其大半而止,并注重后期调护,坚持巩固用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从分析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入手,提出了用疏肝解毒法治疗病毒性肝炎,并以实例证明此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中西医对女性生理病理方面有关不孕症的认识、进行了中西医结合补肾治疗原发性不孕症14例的病案分析。体会到用西医的杆查诊断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合理用药很重要,盖补肾药物还能调整大脑皮质、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还探讨了中医的肾与人的生长、生殖、发育等的关系,从而认为补肾法能从整体出发调整内分泌腺的紊乱、增强机体抗力,以达到治疗不孕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它以整体的和动的观点去认识疾病,较全面地反映疾病的本质和防治方法,是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优势所在。如果说当代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向已从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的话,那么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早就具有系统时代的思想原型了。以辨证论治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恒动观,代表医学思想发展的方向。故对内科疾病中医疗效的检测,亦应体现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82例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按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脾不和,湿热内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六型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对照组26例,口服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复方新诺明,氢化可的松灌肠。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是普遍应用的科学诊断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学说为理论核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学术理论体系.其内容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辨证论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涛 《甘肃科技》2014,(12):145-146
观察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选取某院收治偏头痛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辨证组各86例,前者给予常规方剂治疗,后者辨证论治,观察6个月判断疗效。辨证组控制率62.79%高于对照组24.42%,差异显著(P0.05);辨证组痰淤阻络、肝阳上亢、肝肾阴亏、气血亏虚控制率分别为64.71%、64.00%、61.54%、61.11%,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证型、组别无效率均在4.00%以下,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较显著,常规方剂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的效果,若辨证论治,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国内著名老中医逐年减少,而新一代中医中能真正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因此,中医传承工作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中医医案的研究是中医学得以传承、发扬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本系统以中医医案研究为核心,以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为依托,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探本溯源,继承发扬,为高级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学习人员提供了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国内著名老中医逐年减少,而新一代中医中能真正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因此,中医传承工作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中医医案的研究是中医学得以传承、发扬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本系统以中医医案研究为核心,以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为依托,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探本溯源,继承发扬,为高级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学习人员提供了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