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些年来,河南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合乎民生发展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民生之路.然而,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河南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比如国企职工住房条件欠佳、社会公共安全程度较差、收入水平较低等.这类突出民生问题与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定化、思想认识上的极端倾向、社会体制的不尽完善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消极因素不无关系.它们有待于通过树立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要求的新民生观、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等有效举措去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111-115
近些年来,河南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河南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共建共享的原则、以"重点民生工程"引领和带动全省民生建设、诉诸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将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寓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中.在改善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河南形成了高度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生权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推进等鲜明特点.为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提出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各种民生难题的有效解决、以发展型的社会政策支持来寻求民生建设的社会效应、树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民生观,优化发展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是最突出的民生问题。西方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河南应确立以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民生建设主体多元化,推进民生建设制度化,探索适合省情的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王超 《当代地方科技》2010,(4):22-23,30
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关乎社会进步、政权更替、构建和谐社会成败和社会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文试从民生问题的实现形式和解决途径角度来探讨民生法律化道路抑或政治化道路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建党以来,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任务。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西民生科技的发展情况,指出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变迁,主体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维度和广度与社会稳定状态、山西民生问题、科学精神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共同关注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关乎社会进步和发展,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本文立足于解决民生问题、展现领导能力这个主题,论述了民生内涵及解决问题的意义、解决民生问题是领导能力的根本体现以及领导者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性和现实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版块中,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了重要位置。民生问题尤其突出地显现了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和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国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是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科技,就是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以科技创新改善人民生活,让科技成果为惠民、富民作出贡献。民生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太原市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共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太原市发展以关注民生为目标的“民生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这既是当前太原市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助推民生科技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与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等问题密切相关,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安全卫生、人口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以食品安全、健康保健、地区间贫富差距过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改善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自主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服务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以关注民生为目标的“民生科技”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民生科技”呢?  相似文献   

10.
高宝  潘兵 《科技信息》2011,(23):I0422-I0422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与民生理念实现了完美的契合.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民生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回答了发展民生的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和民生目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找到了发展民生的动力源泉;党的建设理论指明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力量;"一国两制"的天才构想蕴含了为中华民族谋永福的博大民生情怀.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必须从邓小平理论中汲取思想养料,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是胡锦涛总书记高度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胡锦涛民生思想是由价值涵量、价值主体、价值评判、价值路径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民富、民权、民质、民意、民适是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价值涵量,人民群众是其价值主体,社会和谐是其价值评判,科学发展是其价值路径.  相似文献   

13.
《科学管理研究》2017,(1):16-19
民生保障领域已经具备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条件。首先,提出民生保障大数据应用以解决当前民生保障面临的基层民生利益补给失信、基本民生服务供给不足和社会救助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为目标。然后,从数据处理与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统一数据模型、信息编码体系、对象全息画像与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方面的民生保障大数据关键技术。最后,开展了社会救助对象监测预警、社会服务综合统计评估、民生问题跟踪分析与社会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等民生保障大数据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和理论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民生既是切入点也是交汇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迫切需要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民生问题,科学揭示民生的含义、内容、实质和实现途径.只有深入研究民生问题,才能建构起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之目标及动力,中国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着力于走出一条新阶段的经济发展之路,建立合理的、有序的市场经济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杨名飏著《关中集》中蕴含丰富的民生思想,它深切地表达了杨名飏对人民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关怀。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深入研究杨名飏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当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普工作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科普工作的实践指向性更好地贴近民生、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这决定了科普的中心工作必须围绕现实问题展开.近年来,我国的地方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正是贯彻科普为现实服务这一宗旨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重视和落实科普实践指示的同时,对科普实践做适当的理论思考,对于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河南正紧紧抓住国家战略聚焦中原的战略新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提升城乡统筹水平,在基本民生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河南将继续按照既定目标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关切民生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市场经济纠偏的需要。民生问题的凸显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体现。以民生为发展导向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投入,也是一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利益机制,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当中强调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生,作为民之生存、民之发展所必须,是指民众的生存、生计和生活,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