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语言的模糊性.在某种情况下,比精确语言更符合表现客观实际.人体语言的模糊性是人体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主要运用在独立的人体语言方面,而脱脂有声语言的复指.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是营造其模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因是人体语言并不是一种"世界语".人体语言还有一种历时性的模糊,这是由于历史的错位构建的.人体语言的个体性,是某些人群中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2.
伍雁 《科技信息》2010,(26):I0147-I014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也具有模糊性。本文利用范畴分类中导致语义模糊性的理论从客观世界、主观认识及语言形式这三个分类时涉及到的方面来论述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成因,同时,论述在分类时不同的认知、文化模式也会对范畴的切分产生影响,导致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乃语言共性。中华民族与英美民族由于在心理原型、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模糊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迥然不同:在汉语,模糊性是“主流”;在英语,模糊性是“支流”。换言之,汉语重模糊,英语喜精确。  相似文献   

4.
试析模糊性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秉隆 《海峡科学》2011,(12):97-99
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因此,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该文从模糊性语言的成因和分类入手,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模糊性语言的必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礼貌、得体,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作为自然语言变体之一的广告语言也必然具有模糊性。通过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广告中的作用及其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在语音、语法、语义诸方面都有表现,主要是词汇方面的模糊.本文力图对英语限定词通过语言变量和语言值以模糊集合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语词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低调陈述作为一种语言修辞也不可避免具有模糊性,本文力图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对英语低调陈述的理解,并对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低调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燕红 《科技信息》2009,(32):163-163,165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的模糊性。法庭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口译,交际性质比其它口译更高。本文列举法庭审判过程中四种促使模糊性出现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模糊信息直译的方法,最后提出译者在法庭口译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有限的补译。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和本质属性.模糊语言存在于语言的各个领域中.在自然语言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也十分常见.本文从日常生活的话语中取例分析模糊语言在现实中的功用—含蓄性,灵活性和简洁性,从而说明模糊性在语言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指出模糊语言的使用能使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更为自如,得体.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与现代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对现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模糊语言”这一主题概念的定义,认为在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表现在措辞的模糊性和修辞的模糊性上,认为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流传过程中的“增殖义”导致了诗歌的模糊性,最后阐述了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应用的四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张耀庭 《科技信息》2007,26(23):194-195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固有的属性。该文将从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对阅读中所遇到的语言模糊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对泛读教学该如何处理好语言的模糊现象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东妮 《科技信息》2009,(9):208-208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具有精确性又有模糊性。人们总是根据交际需要选择运用语言的这两种特性。模糊语言现象是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任何语言、任何语体中人们都经常运用它。语用含糊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功能。广告语借助于模糊性来树立产品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实现最大程度的劝导性。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广告实例探讨英语模糊语在广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准确性是合同文本的灵魂,模糊性是合同文本的客观存在。本文先讨论合同文本中的四种准确表达和六种模糊语,接着探析合同文本中语言模糊性与准确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出模糊语是实现准确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孟春梅 《科技资讯》2007,(22):228-228
模糊现象广泛的存在于语言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借助于词语本身的模糊性、精确词语表达模糊含义、添加特定模糊语义词等手段来表达,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可以运用模糊语义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出现,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该文拟在分析模糊语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8.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较强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探讨了法律英语文本在遣词方面的四大特点:1.准确性和模糊性。2.词类活用。3.频繁使用古旧和外来词汇。4.高度术语话。基本上概括了法律英语语言在词汇运用方面的规律和准则。文章还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英语语言越来越浅显易懂,倾向于平民化。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诗歌作品作为语言文本同样具有模糊性的特征,通过文本模糊性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解读诗歌作品。詹安泰作为近代词学大家,其诗歌创作也体现了诗歌模糊性的特征。拟从词义和句式两个方面出发,探索詹安泰《鹪鹩巢诗集》中模糊语言的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常用的语言手段 ,它是交际双方共同遵守礼貌原则的必然结果。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 ,模糊语言常常用来代替精确语言 ,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委婉语的模糊功能分析 ,指出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模糊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