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因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流是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流动过程.本文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基因流研究的现状,综述了转基因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潜在风险,并讨论了监测和管理基因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丁骞 《安徽科技》2006,(4):55-56
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Crops)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产物,是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导入基因或基因嵌合体的作物.1983年首例转基因作物问世,1987年抗虫性的转基因作物首次出现.1993年Cagene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获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应用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综述了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速取得进展的标记,它标志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新的飞跃.当前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基因技术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时至今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作物遗传改良的步伐大大加快,而且还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品种.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速取得进展的标记,它标志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新的飞跃.当前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基因技术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时至今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作物遗传改良的步伐大大加快,而且还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品种.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益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海 《甘肃科技》2004,20(2):145-147
简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较全面地探讨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益处以及转基因作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但人们对它安全的争议仍然颇多.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又在逐年扩大.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发展?笔者从生态伦理学角度,以生态化生存模式为背景,在重新认识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1994年美国首次将转基因西红柿投放市场,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已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由于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存在不确定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伴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2,(7):54-56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随后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和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已经占全球耕地的10%。现有29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的人口数量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高居世界前五。自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开展以来,其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随着人类对现代生物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国对生物技术的监管也在更新,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安全体系,涉及转基因产品的研究、田间试验、生产、商业化释放、转基因产品的进口以及扩大公众知情权的转基因标识。本刊现分两期摘录《科技日报》相关文章,介绍相关国家转基因技术研发现状及安全体系建设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蓖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连年上升,随之衍生的各种问题让人们越来越关注蓖麻这种绿色能源.本文从蓖麻概况、育种进展、毒蛋白研究、产业及种植前景等方面概述了目前国内外蓖麻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已得到广泛应用。章就转基因作物的优点、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大豆的细胞组织培养 ,在大豆遗传操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受到国内外极大关注。现在已从大豆下胚轴、子叶、叶、顶芽和花药芽原生质体获得幼苗或植株的报道。但大豆的组织培养中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在培养过程、成功率、植株再生方面仍较困难。本文对大豆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顶芽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1983年转基因植物诞生以来,至今各种类型的转基因植物进入大田实验已不计其数,很多产物已商品化。作为生物界的新品种,转基因植物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从生态学角度论述了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影响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调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用也不利于草场恢复;一年割1次的适度刈割制度在当地较为合理,但是连年刈割会导致草场营养贫瘠,植物补偿现象减弱.越高频刈割对大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影响越严重,产量明显减少,重要值下降,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则相反;随刈割频度的增高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上升,丛生禾草下降,二者明显互补.刈割对土壤和植物的N素质量分数影响最明显,连续刈割3年的土壤有效N质量分数较对照区降低18.62%,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效p,K质量分数也分别下降8.79%和1.93%.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前人全省农业分区的基础上,从计算每年进入各农业区土地生态系统的太阳幅射能开始,逐步计算出各农业区土地生态系统粮食作物生产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和气候潜力,进而得到全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总量.在分析江西省粮食作物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江西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有关农作物种植方式的调查,发现当地的粮—经作物配套种植增产潜力很大。本文对几种作物种植方式的经济效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土传病害是作物产量的经常性限制因素。在禾谷类生产中,某些病害在少耕制度下异常严重。因此,有利于保护土壤侵蚀的管理措施(例如减少耕作、保留农作物残体等)能导致病害发生更为严重,从而造成作物减产,这要求研究新的病害防治措施,而不能依靠农业耕作措施或轮作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措施的一种,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已进行了研究。蔬菜和棉花的苗期病害一般是利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或者病害严重发生导致毁种后重新播种。在这些病害防治方面,人们探索了生物防治措施,旨在发展安全、无残留的防治方法,本文介绍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筛选、评价一系列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土壤细菌和真菌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从而建立有效可靠的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在两国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对象作物为小麦、蔬菜(番茄、黄瓜和辣椒)以及棉花。另外,还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以及重要植物病原菌如腐霉菌的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生产潜力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独秆”小麦—平播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水热综合满足状况良好,适合在产量水平较低、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推广应用;(4)早茬“精播”小麦—早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低,稳产性差,应尽快用其它二作技术体系予以更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杂粮产业生产环节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入分析了我国小杂粮产业存在于生产环节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