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不动产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征收目的之合法性。依据现行法律体系,界定公共利益的明确主体包括作出征收决定的行政机关和个案审判中的司法机关。而公共利益概念上的复杂,以及与社会管理职能联系的紧密性,法院和行政机关均存在界定效能缺陷。为解决因"公共利益"界定引发的矛盾纠纷个案埋下隐患,在征收不动产的不同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主体应当不同,这样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符合国家政治治理的现实。应明确地方人大机构通过对政府计划和报告进行宏观审查履行界定职能;完善各级法院通过争议个案的审理履行界定职能;明确行政相对人诉请人大立法机构进行专题审查的事后界定职能。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执行中,执行主体追加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我国现有法律对执行主体追加的种类的滞后性和操作程序缺失,导致执行混乱和"执行难"。本文为解决现实的紧迫性,将被执行主体追加适用的种类予以增加,并对追加程序予以规范,赋予被追加人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校审计的概念,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将高校审计的职能分为主体职能和附属职能,前者包括监督功能和管理功能,后者包括评价功能和鉴证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和国家有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完整方略,其对依法治国的内涵、原则、主体都有明确的战略思考,本文对此作了一些考察,并对其内在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治理逐渐成为行政治理模式的主流,行政主体理论逐渐难以自洽。应将行政主体分为职权行政主体和职能行政主体,赋予履行行政职能的私主体职能行政主体地位。解除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之间的连带关系,公私合作被告的确认先判断私主体是否为职能性行政主体。扩大行政调解范围,摆脱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诉讼制度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辜云霞 《科技信息》2007,(24):393-394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当代中国,仍需在多方面立足于已初步具备或已有相当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为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公安行政是我国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行政权的依法行使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公安行政权的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 ,以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丹 《科技信息》2007,(34):292-292,275
本文就本着法治的精神对依法治国的对象做了几点论述。依法治国的对象是指依法治国的受治者,即法治主体依法所治的对象,它具有复合性,指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很多方面。具体而言包括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依法治民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培锁 《科技信息》2008,(23):214-214
以益阳车务段为例,通过对各车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关于“如何规范车务段管理职能、提高其管理执行效力”的方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作为治国方略的依法治国的主体、客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问题多,情况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主体法律教育、法律自觉性和法律执行力缺失,这些缺失又根源于社会的法的传统精神,即法律文化意识的淡薄或扭曲.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需要提升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主体法律文化意识,以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改变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理念,建设尊重法的传统精神和法律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主体法律文化意识和氛围.  相似文献   

12.
科层制的政府组织模式需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效果需要法治评估.理论上看,法治评估应该有三个主体:其一是法治的参与双方,政府和行政相对人;其二是第三方评估.法治评估引进第三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变管理为治理推行合理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需要、是党执政能力提升的表现和根本方略.国外的法治评估一般采用过程参与的模式,中国则采用事后评估的模式,两者孰优孰劣还要经受法治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警察的执法困境说明我国社会的荣辱观念发生错位、警察执法脱离群众路线、警察自身装备和维权意识淡薄以及警察执法形象被内部违法犯罪行为破坏.我国应在法律上规定袭警行为,对挑战警察执法权威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4.
法治有三个要素:主体、契约和所有权。主体是法治中最关键的要素,只有人才能成为主体,人从可能的主体走向现实的主体需要漫长的过程,也是法律主体走向法治主体的过程。法治和主体在本质上是契合的,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祈求和永恒目标;同时法治和主体又统一于“法治主体”,即独立个人。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主体是宏观调控法中的重要范畴,对其的法律规制,能够使主体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宏观调控权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判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作为法律的重要渊源,并且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实施了判例法制度,因而在我国构建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有限判例法制度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有限判例法制度的构建应该包括判例的效力、判例的创制主体、创制程序、判例的变更和废止、司法裁判文书的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必须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已经是环境法学界和民法学界的共识,但动物是否享有权利却引起学者们的争论,动物是否具有权利的争论焦点就在于动物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有的学者从传统的法理学角度出发,主张通过赋予动物以特殊的法律客体或特殊物来加强动物的保护;有的学者根据法律主体在不断扩展的事实,基于人类应将道德关怀扩展到非人类的价值理念.认为要真正的保护动物必须赋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关于动物主体地位的讨论甚至涉及到法学研究范式是否需要从"主客体二分"转变到"主客体一体化"的深度,这些无疑都对法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主要职责以及完善措施等几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这项制度在高校图书馆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市场中介组织的蓬勃兴起并迅速壮大,形成"国家-市场中介组织-市场"新架构,成为经济法中的一种新型主体。传统民商事法、行政法难以全面调整市场中介组织及其参与的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具有必然性。市场中介组织的宗旨、功能、属性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趋同,是经济法的适格主体。市场中介组织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助于形成内外和谐的经济法体系。市场中介组织接受政府主体监管并辅助、制约政府干预。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主体予以市场规制及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学科馆员学科专业化服务的意义,阐述了学科馆员学科专业化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