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君主制享有盛名。它不同于欧亚大陆和东方的绝对主义君主制。它处于英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史过渡时期 ;社会经济呈现新的特点 ,政治和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王权受议会限制和互相牵制 ,对英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东方贸易中西欧的劣势地位,成为推动西欧尤其是英国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改进的因素之一。东方商品输入带来的冲击对英国棉纺业最终完成技术突破并引发工业革命起了刺激作用。工业革命使东西方贸易地位发生了逆转,西方取得了对东方的优势。这也是日益整体化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作用加强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毕可思的作品《帝国造就了我》从东方主义视角,追述了主人公廷克勒——一个英国人在殖民地上海(1919-1939)的奋斗历程,进一步展现殖民帝国在中国行使殖民统治权以及现代中国的觉醒过程。廷克勒既是自己社会阶层的局外人,又是上层阶层的局外人;既是英国的局外人,更是上海的局外人。从这个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发展及全球化过程中一类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与西方社会理论一样,在本质上都是社会革命与发展道路的理论。他们通过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的解剖和研究,全面阐述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东方革命和西方革命的相互作用性、东方社会走新式道路的相对可能性,对东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深远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方主义是西方虚构东方的一套思想体系,其话语霸权阻碍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岳之秋》中意象的分析,体现了英国现代诗人燕卜荪对东方主义的话语成见的有意识纠正,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思维定势,并探寻了燕卜荪在后殖民语境中再现真实中国的思想根源。同时,阐述了东方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揭示了超越东方主义需要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要挣脱东方主义的桎梏,就必须具备回归历史客观现实的有意识纠正。  相似文献   

6.
毕可思的作品<帝国造就了我>从东方主义视角,追述了主人公廷克勒--一个英国人在殖民地上海(1919-1939)的奋斗历程,进一步展现殖民帝国在中国行使殖民统治权以及现代中国的觉醒过程.廷克勒既是自己社会阶层的局外人,又是上层阶层的局外人;既是英国的局外人,更是上海的局外人.从这个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发展及全球化过程中一类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7.
历来有一部分西方人对东方社会风情掌故充满了好奇。他们在了解东方社会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按照他们的想像对其加以充实,丰满他们心目中的东方社会,从而又加深了他们对东方所怀有的神秘情感的更神秘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马恩在对东方社会特别是对俄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把这一设想付诸俄国革命的实践,领导俄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对如何建设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邓小平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系统地、创造性地发展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鸦片贸易的发生及其泛滥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以及蒸汽机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使英国的纺织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手工棉纺织业破产了,工厂制度确立了,绵纺织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英国的纱布也遭到了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同样产品的竞争,市场受到挤压,于是便到东方寻找新的市场。鸦片战争前的清帝国是一个封建落后,而又物产丰盈,人口众多的大国,自然成了英国  相似文献   

10.
论第二次英日同盟张凝,顾彩亚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外交政策从“光辉孤立”向结盟的转变,这是英国稳定东方,加强西方的重要决策。同盟条约的建立,改变了远东国际力量的对比,从此日本藩英国的支持,加紧侵略中、朝两国,日俄矛盾日趋激化。日俄间...  相似文献   

11.
赵宏 《科技信息》2006,3(3):262-263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力图为东方社会找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以避免其受辱,事实上提出了东方社会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利用市场与国外技术又应避免其负面效应。这就启示我们:我国今天在现代化过程中,同样要把利用市场经济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又要避免其负面效应,以加速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东方与西方的跨文化对话是21世纪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探讨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培育全球化时代多元共兴的世界文化格局,“东方对西方的认知与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0-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英国开放大学佛格森亚非研究中心GIPSC Project联合举办。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印度、伊朗、摩洛哥等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教授和英国开放大学GIPSC Project负责人Suman Gupta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博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典型的英国绅士 Jake Knjght 与东方国度日本的女子击剑冠军 Ryoka Tanaka,这一段奇妙的感情开始于东京,而最后落地于伦敦。他们的相逢是西方与东方不同文化的缠绵拥抱,而这多种文化的互相影响的结果,就是令诞生的影像拥有跨越国界与文化的优美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水利社会"视角对古代东方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蜚声海内外的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雷孟德&#183;威廉斯将正统马克思主义和结构特征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紧密融合,开创了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之先河,形成了雷孟德&#183;威廉斯独特的文化思想理念。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不仅可以用到对英国文学以及英国文化的实际评判,并且把它用到分析与探究极具东方特色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认为,经济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对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姓氏的演变看英国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姓名,与该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该民族社会、文化的映象。英语姓名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各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全貌,忠实地记录着英国社会的历史,是研究英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说是研究英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文坛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所有的英国学者都觉得他是个谜.对于他的研究被搁置几十年之久后,在后殖民主义话语下又热乎起来.吉卜林本人的特殊经历和他的作品是其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契合的主要原因;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中心是对"东方"的界定,而吉卜林笔下的东方形象与这个界定不相吻合,甚至是背离的;同时,后殖民主义话语本身具有过于浓厚的政治批评色彩,基于这些,后殖民主义框架下的吉卜林研究仍是激进的和缺失的,对他的全面评析仍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姓名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姓名,与该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该民族社会、文化的映象。英语姓名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各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全貌,忠实地记录着英国社会的历史,是研究英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说是研究英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创造与复制     
今天,东方与西方虽已相遇多时,东方也已大量采用了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生活方式,但东方社会的神秘传统仍干扰着它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汲收、消化,那种比较切实的复制式思想、行动理念仍没有在东方真正扎根确立,东方人的创造才能还经常被浪费在凭空臆造上。引进包括科学在内的各种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下大力气改造我们的传统,仍旧是东方现代化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