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6(PA6)/5-(钠代磺基)间苯二甲酸(5-SSIPA)复合材料.红外及变温红外研究显示:5-SSIPA与PA6的酰胺基团之间有分子间氢键形成,其热稳定性好于PA6中酰胺基团之间的氢键,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差热分析(DSC)显示:与PA6相比,PA6/5-SSIPA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熔融焓和结晶焓也更高.5-SSIPA的加入提高了PA6的拉伸、弯曲强度及模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金属间化合物Rh3Ta的热弹性、硬度和热力学性质.通过总能量与晶胞体积的关系得到了Rh3Ta的平衡晶格参数.获得了优化的晶格常数a0、体积V0,此外,0GPa下的内聚能Ec、焓H和密度ρ也通过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的理论结果一致.计算了该化合物的弹性参数Cij、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B/G、泊松比υ、各向异性因子A、硬度H、压缩率K.除此之外,通过准谐德拜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广泛压力(0~60GPa)和温度(0~1 800K)范围下的热力学性质,如热膨胀系数α、热容CV、CP、熵S、吉布斯能G、内能U、德拜温度Θ.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应变率对泡沫镍拉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泡沫镍分别在四种不同应变率和四种不同温度下的单轴拉伸行为,结果表明:泡沫镍的力学性能(强度和模量)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时,还给出了泡沫镍的强度和模量随相对密度、温度和应变率变化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金属间化合物Rh3Ta的热弹性、硬度和热力学性质.通过总能量与晶胞体积的关系得到了Rh3Ta的平衡晶格参数.获得了优化的晶格常数a0、体积V0,此外,0GPa下的内聚能Ec、焓H和密度ρ也通过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其他的理论结果一致.计算了该化合物的弹性参数Cij、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B/G、泊松比υ、各向异性因子A、硬度H、压缩率K.除此之外,通过准谐德拜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广泛压力(0~60GPa)和温度(0~1 800K)范围下的热力学性质,如热膨胀系数α、热容CV、CP、熵S、吉布斯能G、内能U、德拜温度Θ.  相似文献   

5.
用DSC分析不同条件下PA66/TLCP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热致液晶共聚酯(HTH-6)和尼龙66(PA-66)共混物,用DSC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以及HTH-6的加入对PA-66的影响。DSC结果表明,HTH-6的加入影响了PA-66的熔融与结晶行为,少量的HTH-6有利于PA-66的结晶,HTH-6掺入到PA-66的结晶过程;HTH-6的含量为75%时,两种条件下获得的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PA6/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备了PA6/SiO2 纳米复合材料及纯PA6,并对其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复合材料γ、β松弛峰峰值往高温方向移动.用改进方法制备的PA6/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明显高于纯PA6及其它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这对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PA—66/HTH—6热致液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端羟基热致性液晶共聚酯HTH-6和瑞基为酰氯的尼龙-66(PA-66)齐聚物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含PA-66与HTH-6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POM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热行为和结晶行为.POM和DSC证实,嵌段共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是热致性向列型液晶,在较低温度为无微观相分离,在较高温度为两相结构,共聚物熔体冷却时出现PA-66晶相和HTH-6晶相的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8.
应用CaCO_3/SiO_2纳米复合技术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高性能、低成本的汽车保险杠专用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CO3/SiO2纳米复合粒子,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aCO3/SiO2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把制得的CaCO3/SiO2纳米复合粒子填充在聚丙烯(PP)中,对其弯曲强度(σw)、弯曲模量(Ew)、冲击强度(I)、拉伸强度(σf)、拉伸模量(Ef)以及硬度(HD)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粒子的加入使聚丙烯材料的邵氏硬度从49增加到58,当纳米复合粒子的质量含量在5%时,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提高,而对材料的冲击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应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对POM增韧改性进行了研究,对POM/TP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和形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PU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I)和断裂伸长率(ψ)随之增加,即韧性增加,而拉伸强度(σ)、弯曲强度(σw)、弯曲模量(Ew)和硬度(H)随之降低,即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多壁碳纳米管在低密度聚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SEM、电子拉力机和电阻计对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此材料的渗流阈值在10wt%~15wt%之间,其电阻率下降。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随纳米碳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