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茯苓中锰、镁、铅元素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草药茯苓中微量元素Mn、Mg、Pb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用0.45μm滤膜将茯苓水煎液分成可溶态和悬浮态,将其中可溶态用LSA-10树脂柱分成有机态和无机态,对茯苓煎渣则用HCl和CCl4进行浸渍和提取,然后用混合酸消化法和悬浮液直接进样法分别测定各微量元素的总量,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种元素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悬浮液直接进样法优于混合酸消化法,Mn、Mg、Pb 3种元素主要以可溶态存在,Mg以有机态为主,Mn、Pb以无机态为主.  相似文献   

2.
水菖蒲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水菖蒲中钙、镉、铬、铜、锌、铁、锰和镁8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水菖蒲中8种元素在可溶态中的总提取率在16.89%~89.60%,浸留比在20.64%~848.5%,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1.36%~33.31%,可溶态中铬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为129.4%,镁、钙、锰、铁、锌、铜、镉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在3.42%~72.82%之间.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3.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51%.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常见的萃取剂EDTA,HNO3和CaCl2,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对永州铅锌矿尾渣土壤进行萃取实验,并采用优化的BCR连续萃取方案对萃取前后的Pb,Zn和Cd进行金属形态分析,研究3种萃取剂对Pb,Zn和Cd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3种萃取剂的萃取效率依次为EDTA>HNO3>CaCl2;EDTA不仅能萃取酸溶解态的金属,还能萃取部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金属;HNO3和CaCl2则主要对酸溶解态的金属有一定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压缩态CO2为溶剂提取除虫菊花中的除虫菊酯.选用L9(34)正交表,以除虫菊酯平均浓度为指标,分别考察有、无夹带剂存在时,温度、压力、CO2流体流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与温度是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水作夹带剂可以提高除虫菊酯萃取效率.实验还表明,用现有小合成氨厂高压设备,开发除虫菊酯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实验发现的协萃混合物[二(2-乙基己基)膦酸和2-乙基已基膦酸的煤油混合物]对于从氯化锌溶液中萃取铁(Ⅲ)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稀释剂、水相酸度、接触时间、温度及反萃剂浓度等参数对铁(Ⅲ)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酸度pH=0.5:萃取和反萃取温度为30~40℃;反萃剂盐酸浓度为6mol/L;萃取和反萃取级数分别为2~3级和3~4级。此外,测定了有机混合物的最大载荷(35.22g/L)及萃取剂的循环使用的效率同题。最后对协萃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协萃图,算出了协萃系数(R=3.82)。  相似文献   

6.
详细研究了混合溶剂的不同配比、萃取剂的选择、氯金酸浓度、盐酸浓度、R([H2O]/[CTMAB])值、鲁米诺浓度、碳酸钠浓度等因素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氯甲烷与环己烷体积比为3:7时发光信号最大,平行性最好;选二氯甲烷为萃取剂;当氯金酸、盐酸、鲁米诺、碳酸钠浓度分别为2.04×10-4,0.05,0.40×10-4,0.3mol/L时,有最稳定的基线,响应最大并且平行性好,故选择这些浓度为最佳实验条件;当R值为17.8(CTMAB浓度为0.125mol/L,水浓度为2.22mol/L)时逆胶束最稳定;用环己烷作为载流能得到稳定基线.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化学发光强度与盐酸氯丙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考察了不同烷烃稀释剂与不同醇类助溶剂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镍的萃取效果及反萃取剂盐酸溶液对镍的反萃取效果.探讨了废水pH、萃取剂质量浓度、助溶荆体积分数、相体积比(废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萃取时间及反萃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与癸醇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的镍萃取效果最佳.在废水pH为9.00,萃取剂质量浓度为35%,助溶剂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时,室温下萃取30min,萃取率可达75.41%;用0.5mol/L盐酸溶液对萃取反应后有机相中的镍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94.50%.  相似文献   

8.
中性磷类萃取剂从卤水中萃取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回收卤水中的金属锂 ,在 Fe Cl3存在的条件下 ,通过实验研究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锂的效果 ,并研究萃取时间、温度、萃取剂浓度、金属盐 (Mg2 ,Na ,K )浓度、酸度对TBP-煤油体系从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萃取锂的影响规律。在实验中向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添加 Fe Cl3,比较了中性磷类萃取剂 TBP、 DBBP和 TOPO萃取锂的效果 ,结果表明 TBP对锂有非常显著的萃取效果 ,而 DBBP和 TOPO的萃取能力则很弱。 TBP-煤油体系萃取锂时较优的萃取条件为 :萃取时间约为 2 0 min,温度为 2 0~ 2 5℃ ,[Fe3 ]/[L i ]为 1.5~ 2 .0 ,TBP体积分数为 5 0 %~ 70 % ,Mg Cl2 浓度大于 3m ol/ L ,p H值约为 2 ,在萃取锂之前应先将钠盐和钾盐分离析出。  相似文献   

9.
 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竹叶兰中铜、锌、铁、镁、钙、铬、锰和镉8种金属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竹叶兰叶中8种元素的总提取率10.27%~58.01%,浸留比11.46%~138.6%,悬浮态颗粒吸附率0.25%~8.47%,可溶态中铁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为322.8%,锌、镉、锰、镁、钙、铬和铜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率40.28%~121.2%.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93.48%~116.3%;相对标准偏差1.21%~3.57%,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胜利油田牛35块油藏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等储层特点,以商品酸、不同浓度盐酸和不同浓度土酸进行酸化效果实验,中等浓度盐酸或中等浓度土酸酸液综合效果最好。并通过实验筛选出以1.5%XFZ-1为铁离子稳定剂、4%CHG为互溶助排剂、1%~2%NH4Cl为防膨添加剂。确定的酸液配方表面张力小、腐蚀速度低,综合性能好。结合液态CO2助排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