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天,爸爸妈妈都要与孩子进行许多对话。这些话,有的是父母精心组织过的,想以此对孩子进行某种教育;有的则是漫不经心的问答。下面列举了常见的有问题的对话,请想一想,你也常这么说吗?事例:儿子同小伙伴玩耍后宣称:“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小明。”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小明是个好孩子。”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或许事实上小明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或许你同小明的妈妈是好友,你希望两个孩子相处愉快。不过在这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喜欢”别人是不对的,这等于是轻易地否认他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后判断人、发展人际…  相似文献   

2.
故事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相似文献   

3.
自卑的孩子在儿保所,一位13岁的男学生智力测试的结果为73(正常90~110)。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来进行智力测试时,男孩低着头,像做错了事似的,用很小的声音答非所问地回答说:“是妈妈带我来检查的。”让人感觉到孩子内心的惴惴不安和自卑情绪,仿佛测试结果就此把这孩子划入了另类。大多数来儿保所进行智力测试的学龄儿童都是因为出现了学习困难、多动等症状。他们有的受到家长的打驾,有的遭遇学校的责令——必须到医院进行智商检测,为的是让医院给学生开出一张“智力低下”的证明,以免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整日提心吊胆,心灵备…  相似文献   

4.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有时这个美好的心愿会因各种原因,而大打折扣,甚至于“变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为人父母者施爱不当,以至于爱心“走串”所致。其表现形式如下: 1.平常心变补偿心。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因为没有某方面的能力而经常吃亏、上当,就希望孩子能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于是逼着孩子补习这方面技能,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这看似让其“艺多不压人”的作法,其实出自一  相似文献   

5.
休闲一刻     
45+45=全场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对小明的父亲说:“你的孩子都二年级了,竟说45+45=全场。”父亲生气地说:“这孩子真欠揍!我经常给他讲这个问题,他还忘记了二种情况。第一忘记了伤停补时的时间;第二,有加时赛时,还要再加30才等于全场。”比幸福三个贪官酒后在一起比谁最幸福。甲局长说:“晚上在家里接待下属最幸福,因为他们走时都要留下一个信封。”乙主任说:“我抱着‘小蜜’亲热的时候,那是真幸福!”丙经理说:“我的幸福比你们都‘最’。那天晚上,纪检委到我家:‘丁先生,今天开始对你双规!’而我告诉他们:‘丁先生住我楼上。’”小偷委屈一小…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6,(21):8-10
小淇畅:出生仅仅13天就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刘静:我就跟疯了一样。已经4岁了,可是这个孩子却刚刚开始呀呀学语。别的孩子说,她是个哑巴,你知道我心里什么感觉……孩子一天天长大,今后的生活将会怎样?那么聪明的孩子,一出生就这样,我都不知道她以后该怎么办。一出生就得了重病2002年11月25日,怀孕已满10个月的刘静住进了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11月29日,医生为刘静做了剖腹产手术。女儿刘淇畅降生了。可是,孩子还没出产房,却又被送入了儿科病房。小淇畅一出生就呛了羊水,便转到小儿科去了,然后一直打针。医生讲,孩子得的是吸入性肺炎,是新…  相似文献   

7.
别以为我不懂儿子3岁,平时住在幼儿园,接回家后,就睡在我与妻子中间。有天晚上,他对我们说“:我们班孙洁说要嫁给我。”我大吃一惊,忙问“:那你怎么办?“”我当然要跟她结婚啦!”儿子响亮地回答“,爸爸、妈妈,咱们赶快买房吧!”“买房干什么呀?”妻问“。我跟她结婚用呗!对了,得给我买个两居室。“”买两居室干什么呀?你们小两口儿住一居室不就行了吗?”我故意逗他。谁知儿子却说:“别以为我不懂,我们的孩子还得住一间呢!我可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睡在你们大人中间。”美眉的关心一次,去学校的开水房打开水,进去才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美眉,我…  相似文献   

8.
一位小朋友染上了很麻烦而且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位小伙伴接触。但有一个小男孩例外,他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这位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的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  相似文献   

9.
正家长可能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在心理上是否受到了虐待,通常遭受精神虐待的孩子长大后,和曾遭受身体虐待的人一样,更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他们缺乏自信心,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自杀几率也较高。"今天我太累,自己去玩儿吧。""你看看人家张家的孩子!""我当年数学那么好,你怎么就那么笨呢,到底遗传谁了?"你常对孩子说类似的话吗?如果是,那么你的孩子正在遭受来自你的精神虐待。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的高中校友田祥匆匆跨进我的诊室,神情紧张地说:“哥儿们,我真有点儿害怕!”我感觉很奇怪:“为啥?”他涨红了脸,环顾左右后神秘而惊慌地说:“你别笑话我,我去嫖过妓女,可能得性病了。”我赶紧安慰他:“戴了避孕套应该没事的,但你以后千万不要再乱搞了!”他仍不放心:“可书上说,戴安全套也不保险呀!最近我总感觉身上有些不对劲,恐怕我真的得性病了!”我给他检查了一下,未发现性病的体征,劝他不要胡思乱想,可他还是不相信我。“我虽然不是性病专家,但是诊治性病的常识还是知道的!”我再三向他保证,他才将信将疑地走了。  相似文献   

11.
当年,一位青年苦恼地对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每天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可结果是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很感兴趣.我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全部用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放大镜,把阳光聚集在一个点上,他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相似文献   

12.
在武汉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孩子认为自己"听话",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的是,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学生们呼吁:"请给我们试错权!" 学生与家长在认知、沟通上的矛盾和差异普遍存在,今年因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而导致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更让这种亲子冲突愈加凸显.向父母喊话索要"试错权",其实质就是要彰显其属有思想和能自主的独立个体,应当得到家长的尊重、认可与理解.这反映出孩子们要求"独立"的心声,也折射出家教中的短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谁瞎     
有个瞎子,什么也看不到。他爸爸就对他说:“孩子,学算命吧!”孩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哭了:“可命运对我一点儿也不公平,别人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可我却只能看到一团黑暗……”  相似文献   

14.
答疑一:性快感消失与生孩子有关吗重庆王××:我生孩子前性生活正常。自前年生了孩子后,过性生活时感觉很难获得性高潮,性快感也很少,渐渐地,我快提不起“性”趣了。这种情况是不是与生孩子有关?我怎样才能恢复?很多女性在生了孩子后,都会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一是哺乳婴儿,感情转移到子女身上,性兴趣减弱;二是有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影响性欲;三是有的生了孩子后,体弱多病,性肌衰退(性肌指尿道、阴道和直肠括约肌)。要恢复性高潮,首先要查明原因。如果是自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那么平时应注意抽出时间与精力,多与丈夫培养感情,…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钻石法则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地去做。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继续抱他。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  相似文献   

16.
尽管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的保健食品的22项功能中,根本就没有“增高”这一项,但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增高”保健食品却“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并不断在大小媒体上宣扬“助长”的神话。疑窦丛生的“高之营养液”暑假期间,广东某报连续刊登了一则保健食品广告:“8月我长高啦!———DCO甲骨成长系统破译长高难题”;该广告同时宣称,9月初会举行大型咨询活动,内容是“对全省10~20岁的青少年进行现场讲解和实地指导,并通过免费检测骨龄找出孩子的生长潜力,为孩子指定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让缓长的孩子加速生长;已经出现停长的孩子只要骨骼未闭合,就能…  相似文献   

17.
智力拼盘     
谋杀犯露马脚检察官温特斯一走进斯塔霍的办公室,巴特就迎上前说:“除了桌子上的电话,我什么也没碰过。我立即就给你打了电话。”斯塔霍的尸体倒在办公桌后面的地毯上,右手旁边有一支法国造手枪。“你快说这是怎么回事?”检察官急切地追问。“斯塔霍叫我到这儿来一下,”巴特说,“我来到之后他立即破口大骂他的妻子和我。”“我告诉他一定是他弄错了。但他在气头上已经变得无法自制。突然,他歇斯底里地大叫,非杀了我不可。说着,他拉开办公桌最上面的抽屉,拿出一支手枪对着我开了枪,幸好没击中。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我不得已只好自卫开枪。这…  相似文献   

18.
周博士说:“作为有独生子女的父母,过度关怀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应该引起家长认识和警惕的。我们所说的“关怀强迫症”既是指一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别人提供人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别人不能独自解决处理问题。而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生驿站     
温柔的陷阱一位母亲为她24岁的儿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教育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上知道的。母亲问:“那我以后该怎么办?”专家说:他要…  相似文献   

20.
失眠的人     
他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老师,一个像你那样的年龄,过60岁的人,偶尔有些失眠,我是理解的。”他转而对我诉苦道:“可我是经常睡不着觉啊!老婆身子弱,每月都要吃药,又下岗在家;眼看着孩子也大了,要上学了,要钱哪;还有家里的水电米油,哪一样不用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