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士绅作为一个地方精英阶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士绅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是士绅研究的佳作,文章以文化权力为核心概念和主线,围绕着士绅文化权力的兴衰来探讨士绅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士绅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将以文化权力为主题,对此书作一个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吉安府是以士绅阶层为主导的地区,由明至清,吉安府上层士绅呈现出由盛到衰的趋势,不过下层士绅的数量却日益增加,士绅阶层的社会构成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士绅的结构变迁与江右王门学派的思想密切相关,不仅导致了士绅价值取向的转变,而且促进了地方秩序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成都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状况进行调查,从经济变迁、生活方式多元化及消费阶层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文中所指的阶层大致分三层,上层包括领导干部、私营老板和有名的知识分子等,中间层包括一般的工薪阶层,下层包括“农民”、“下岗工人”、“民工”等,通过调查可知体育文化消费,不同阶层受不同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影响:上层人员以健身、时尚、休闲、娱乐、社交为取向达到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中层人员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较高,但体育消费的投入却很低;下层人员几乎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体育消费接近零。  相似文献   

4.
评介和发掘新发现的文廷式一篇传记佚文中蕴含的科举文化精神,并从文氏撰写该文的独特经历,传主的人事特色着手,剖析文延式对八股文的态度,与科举制的关系。兼探讨萍乡“右文之乡”诞生文廷式等士绅家族的深厚文化土壤,以纪念废除科举百周年。  相似文献   

5.
杨涛 《科技信息》2010,(17):345-345
本文从繁荣城市文化的角度提出,平民文化对城市文化特色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认为平民阶层的生活环境是形成其文化的重要基础,应重视并保护平民阶层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开放空间在保护平民阶层的文化环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废除前后,士绅阶层的转变,来观察科举制的废除对士绅阶层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变迁所产生的作用。通过查证史料及相关书籍,本文得出以下三种观点:(1)科举制的废除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废除的方法值得商榷;(2)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绅士阶层发生了大的转变;(3)科举的废除,使中国社会结构存在的士绅参与的"双轨形式"管理体系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士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享有的社会特权得到进一步扩张.这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官民中介"角色的强化、经济上少缴赋税和豁免徭役特权的增强,还体现在由"是非"之论带来的文化权力的扩张和地方上教化的主导力量上.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后期,士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享有的社会特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张。这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官民中介"角色的强化、经济上少缴赋税和豁免徭役特权的增强,还体现在由"是非"之论带来的文化权力的扩张和地方上教化的主导力量上。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文化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过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之后进行文化转型。中国文化转型已于2006年全面启动。其特点是:在文化转型中,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起步晚但承载的任务重;通过文化转型使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相得益彰。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政府主持经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成为文化转型过程的新亮点。转型期文化作用于各种主体时将更加彰显先进文化的力量。转型期文化将与其他环境因素共同对主体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更加凸显,促使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更具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有了新的界定;中间阶层在我国具有较强的行业、地域、文化等特点;这一阶层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社会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消费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间阶层的发展受到抑制。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中间阶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从70年代末期起,阶层分化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存在了几十年的刚性阶层结构正逐渐消失,一种新的具有弹性的阶层结构正在产生和形成之中。文章具体分析了农民阶层的变化,以及作为新阶层出现的私营企业主、知识分子和将作为独立阶层的行政官员的阶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环保意识的内容有了很大扩展,他们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而提出限制人类滥垦行为以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同时他们积极应对各种环境问题,更加重视公共环境卫生。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的环保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其环保意识体现于民间碑刻、契约文书和地方志中,是在继承了先民环保传统的基础上,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形成的,与政府环保政策相辅相成,特别注重对人地资源的维持和水土资源的保护。明清时期江南士绅们借助自身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江南士绅的环保意识对当今的环境保护事业具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复兴,商人阶层逐渐兴起,他们摆脱了封建庄园土地的束缚,以其自身的独立性、开拓性,引起各阶层流动,打破社会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封建社会的原始结构和价值观念,为走向新的社会阶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社会转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阶层分化与中间阶层的壮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农村阶层的分化,实现向上流动是壮大我国中间阶层的关键。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阶层分化而又难以实现向上流动、进入中间阶层的困难时期,对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农村阶层的合理分化与发展: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其它管理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城镇建设;普及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正。  相似文献   

15.
明代,齐云山道教信仰世俗化构筑了齐云山信仰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从齐云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随着世俗群体在齐云山的活动 日益频繁,士绅充当了齐云山道教与世俗之间的桥梁,继而推动了齐云山道教信仰的世俗化.士绅在齐云山的活动,对于调节齐云山道教信仰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宗族、科举、士绅这三者有很密切的互动关系,宗族通过科举不断的向上流动,产生了许多拥有功名和官职的士绅。而士绅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后,反过来又加强宗族的建设,帮助族人提高科举能力,将自己的荣誉通过朝廷的封赠制度封赠给自己的父祖辈,使得宗族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当宗族建设完成后,其科举成绩不断提高,宗族逐渐完成士绅化,宗族的士绅化使得家族、宗族制度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王权政治的广泛和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成熟的知识阶层,顺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奋发进取,超越自我,实现了人格的超越、哲学的超越、现实的超越。他们的超越不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更提升了干预时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中,其精华体现在毛泽东的理论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述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9.
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草苗内部分为60苗,40苗和花苗三个支系。在支系内又分为“上层亲(良亲)”、“中层亲”和“下层亲”三个不同的婚姻阶层。草苗存在着严格的族内婚,支系内婚和阶层内婚,这对草苗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权平等等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温州地区的奢侈风气引起了官府和士绅的高度重视。为此,他们以实际行动努力革除这种奢侈风气。对于官府实施禁令来说,禁止奢侈风气中的僭越,建立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是其主要目标;而对于士绅的改革而言,他们直接面对庶民大众,他们的禁奢是从自我到宗族乡村的过程。同时,官方和士绅在禁奢活动中的作用往往是交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